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东师范大学叶谰教授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新基础教育的三性:“未来性”、“生命性”、“社会性”,主张关注学生在教育生活中的生命质量,让课堂生活焕发生命活力,关注学生个体生命本身的生长生成。所以我们若把课堂当作师生生命交互的场域,教师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我想课堂将不会出现死气沉沉或乱成一片的局面。下面就地理课堂为例谈些个人感受和经验。一、建立生命活跃的具有公平秩序的对话课堂师生生命的迸发主要是通过对话的途径来实现的,所以教师不能象过去那样单独主宰话语的霸权优势。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尊重生命,关注人的生命发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俨然已成为最被推崇的教育理念。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而语文又是培养“人”的一门学问,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我从网上搜索“生命教育”的时候,找到的多是台湾关于“生死教育”的文章,后来读到了叶澜教授《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她强调“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肖川教授也说:“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但具体到学科教学,如何“把失落的人找回来”,明确“人是什么”、“怎样做才算是人”却并非易事。于是,生物教学过程就成为我探索生命教育的过程,生物课堂成为探索生命的课堂。数年的实践,我总结出生命的课堂应该包含着三个层面:知识是有生命的;教学过程是生命的浸润过程;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生命化的课堂是指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追求人的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生命化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和情感的交流活动.它既是教师生命活力的展现,也是学生生命活力的激发,更应是教师生命活动与学生生命活动的有效交往.生命化课堂是以师生共同的生命活动和生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我从网上搜索“生命教育”的时候,找到的多是台湾关于“生死教育”的章,后来读到了叶澜教授《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她强调“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肖川教授也说:“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但具体到学科教学,如何“把失落的人找回来”,明确“人是什么”、“怎样做才算是人”却并非易事。于是,生物教学过程就成为我探索生命教育的过程,生物课堂成为探索生命的课堂。数年的实践,我总结出生命的课堂应该包含着三个层面:知识是有生命的;教学过程是生命的浸润过程;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对老年人开展生命教育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在其深层意义上是使人成为人。早在20世纪90年代,教育界对传统教育中忽视师生生命质量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强调生命是教育的基础。生命教育起源于美国的生活学校,后陆续在世界各地得到认可与倡导。本文主要在阐述生命教育的兴起与内涵的基础上,对老年人开展生命教育进行设想。  相似文献   

7.
从生命教育观来看,小学教育课堂应当尊重人个性的生长性、自由性、探究性、完整性,充满对生命的关爱,焕发生命的活力,闪耀生命的光彩,使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而且还是数学智慧的生成和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实现由“智慧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变,即实现数学教学向生命回归。  相似文献   

8.
谢红桃 《考试周刊》2011,(86):223-223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课堂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要增强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意识”,“让生命涌动”。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学力的发挥上,在创造与发现欲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获取最佳效益。专家对“生命意识”的论述启示我们,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针对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的各种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突出一个“活”字。  相似文献   

9.
叶澜教授在她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提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有真正的生活。也就是说:“快乐课堂”其实就是师生双方共同焕发出生命活力的场所。新课标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育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儿的生命我觉得应该是精神生命,也就是精神生活、师生感情。那现实的互动式课堂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学校是师生展示生命活力的绿洲,那么这片绿洲上最靓丽的风景在课堂。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绿地,是师生共同学习与探究、展示与发展、情智相融共生的殿堂。让课堂充满情趣与诗意,充满智慧和生命的活力,一直是教育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从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到卓越课堂,随着实践探索的深入,我们发现,要真正整体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与师生生命质量,仅靠教学模式:之类的外显状态、外部着力是不够的,必须高度重视卓越课堂的文化构建。  相似文献   

12.
“生命课堂”是在以人为本恩想指导下.以尊重学生生命成长为前提.通过师生之间有效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语言、情感和精神交流活动,充分唤醒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让每名学生都自由、充分、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得到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它是“知识课堂”的延伸和发展.是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一种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生命、有活力、有发展的潜能,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兴趣和需求、思考和灵感参与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了其生命价值,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教师应多维度地激活课堂教学要素。为课堂注入活力,使师生双方共享高质量的课堂生活。  相似文献   

15.
柴玲玲 《考试周刊》2011,(91):227-228
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人和发展人的过程中应以提升生命、完善生命为主要目的,遵循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实现师生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生命课堂的研究源自西方国家于20世纪开展的生命教育研究,当时主要是致力于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防治与研究。我国生命教育的研究始于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于1997年发表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文中正式提出了"生命课堂"这一理念。英语生命课堂是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追求以人的发展为根本教育理念的课堂,是生命润泽生命的课堂,是师生用生命激励生命、智慧点燃智慧、心灵感动心灵的和谐课堂,是师生互相尊重、彼此激励的课堂。简言之,"激励+尊重=成功"是英语生命课堂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7.
“课堂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的学习在知识的探索、发现与创造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获得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18.
“生命课堂”是在批判传统的“知识课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的价值诉求与“知识课堂”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生命课堂”价值取向进行研究,使课堂真正成为充满人性魅力、蕴涵生命关怀、富于生命价值的场所。  相似文献   

19.
“生命课堂”是在批判传统的“知识课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的价值诉求与“知识课堂”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生命课堂”价值取向进行研究,使课堂真正成为充满人性魅力、蕴涵生命关怀、富于生命价值的场所。  相似文献   

20.
所谓信息化生态课堂,是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念与多媒体网络技术,遵循课堂的本质和规律,以重建现代课堂生态为旨归,从而焕发师生生命活力,提高课堂效率。“信息化”,其内涵指向现代课堂上作为教与学工具的多媒体网络背景。“生态”这里指师生的生存状态。意在回归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人际与环境、人际与媒体之间“应然”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