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君  钱晨  何梦婷 《情报科学》2018,36(11):150-157
【目的/意义】基于消费地点情境视角,综合探究线上和线下情境因素对在线评论信息分享行为的作用机 制。【方法/过程】使用社会氛围理论和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构建基于消费地点的虚拟社区在线评论信息分 享行为研究模型;通过调查问卷实证研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线上社区凝聚力、社区支 持和线下产品质量、消费地点氛围均显著影响用户涉入度,进而促进用户在虚拟社区进行在线评论信息分享的意 愿。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分别针对线下实体店管理和线上虚拟社交平台推广运营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魏华  高劲松  万辉 《情报科学》2020,38(5):161-168
【目的/意义】在线评论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探索电商平台消费者绿色产品在线评论信息采纳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挖掘在线评论的商业价值、促进绿色产品的消费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TAM和ELM为理论基础,结合社会环境因素和消费者个体特质因素,构建电商平台消费者绿色产品在线评论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评论质量和社会影响均对感知评论有用性产生正向影响,评论源可信度与感知评论有用性的关系不显著,感知评论有用性和社会影响又对评论采纳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产品卷入度会调节消费者评论有用性的感知,而专业知识未能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通过研究社会化电子商务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引导与优化用户信息采纳行为。【方 法/过程】本文以UTAUT模型为基础,引入信息质量、感知风险和信任环境3个变量,构建了社会化电子商务用户 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绩效期望、社会影响、信息质量、 信任环境和努力期望直接正向影响社会化电子商务用户信息采纳意向;感知风险负向影响社会化电子商务用户信 息采纳意向;用户信息采纳意向、促成因素直接正向影响社会化电子商务用户信息采纳行为。  相似文献   

4.
王巍 《情报科学》2021,39(12):126-132
【目的/意义】研究网络用户对于虚假社会新闻的态度,以及不同涉入度条件下的信息行为,分析用户对虚 假信息的接受条件与信任程度,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过程】以文献研究为基础,梳理用户 态度及行为影响因素,以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为研究框架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理论模型。以网络用户相关信息行 为数据作为研究数据来源,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获取 337份有效样本数据,利用 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结 论】用户自身能力和涉入度是影响用户网络虚假社会新闻传播行为的主要因素,能力负向影响用户对社会新闻的 信任态度,在用户涉入度较高的情况下信息环境因素与可靠性因素的影响力度有所增幅,信息差异影响较小。【创 新/局限】从用户态度和行为的视角探讨虚假信息传播的影响要素,提高了虚假信息治理的精确程度,在理论上进 一步丰富了ELM模型的应用;样本的分类选择以及精确性方面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王阳  王伟军  刘智宇 《情报科学》2018,36(10):156-163
【目的/意义】从在线负面评论信息的特征性因素出发,研究其对潜在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作用,并探究 消费者动机性对各个因素的影响路径关系是否具有调节效应。【方法/过程】根据精细处理可能性模型(ELM),依据 潜在消费者涉入度高低分别从外围情境感知路径和核心认知加工路径构建理论研究模型并通过实证方法进行验 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负面评论信息的负面情感倾向,评论时效性,感知风险对潜在消费者购买意愿均有 显著影响作用,其中负面情感倾向效应最大。而消费者动机性只对感知风险和购买意愿间关系调节效应显著,说 明潜在消费者动机性越强,对负面评论信息的感知风险越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从知识共创理论和信息采纳模型出发探究在线健康信息用户依从意愿的影响机制,为改善在 线健康信息服务、提高在线健康信息用户依从有效性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过程】首先,基于信息采纳模型,构建 知识共创视域下的在线健康信息用户依从意愿模型。其次,选取知乎问答社区中的牙齿美白话题为背景材料,设 计 2(治疗方案信息类型:保守与新兴)* 2(信息质量:高与低)* 2(来源可信度:高与低)的析因实验。最后,利用 SmartPLS 3.0软件对收集到的408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以检验模型有效性。【结果/结论】健康信息质量和信息 来源可信度正向影响信息有用性和信息不对称,信息有用性和信息不对称显著影响用户依从意愿,健康治疗方案 类型在信息不对称与用户依从意愿、信息有用性与用户依从意愿,以及用户卷入度的调节作用等路径中发挥权变 效应。【创新/局限】引入信息不对称和用户卷入度两个因素探讨了在线健康信息用户依从意愿的影响机制及其管 理启示,但研究对象局限于在校大学生,后续研究还应关注用户依从在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的框架下,引入涉入度这一新的变量,通过深入探讨涉入度的调节机理,解释了过去研究对单、双面广告信息的说服效果存有争议的内在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与单面信息广告相比,双面信息广告对高涉入者的说服效果明显增强;但对低涉入者,二者的说服效果没有显著差异.论据数量作为边缘线索之一可以提高双面信息广告对低涉入者的说服效果.研究同时证明双面信息广告对高、低涉入者的说服路径不同.研究结论为企业通过广告沟通方式来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建立品牌效应提供了一条经济有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以用户的情感依恋为视角,探究情感驱动下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内容特征与行为规律, 为有效识别用户生成高质量在线评论,积极引导用户生成意愿以及优化社区评论质量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借 鉴。【方法/过程】在梳理已有研究基础上识别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质量特征,深入分析用户情感依恋与高质量在 线评论信息的内在关联。结合依恋理论系统分析情感依恋驱动下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内容特征,并在此基础 上探索用户在线评论信息的生成路径。【结果/结论】情感依恋是用户生成高质量评论重要的动力来源、内容来源与 情感来源。情感依恋驱动下用户生成高质量在线评论信息具有三个“集合特征”。用户在情感依恋的驱动下存在 一条由“情感唤醒形成总体观点”到“心理情境确立评论主题”再到“情感语义表达引导评论内容”的评论信息生成 路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高质量的健康信息传播将有效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而健康信息传播效应最重要的一个评 价标准就是信息受众是否愿意认同健康信息的观点,并采纳其健康建议(即健康信息采纳)。【方法/过程】因此,本 文将从“健康信息采纳”角度出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 K-Means聚类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分析移动社交媒体中 健康信息采纳意图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结果显示,除健康信息质量和来源可信度会对移动社交媒体用户的健 康信息采纳意图产生影响外,不同类型的用户之间健康传播效应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安琪  毕新华 《情报科学》2021,39(8):164-172
【目的/意义】移动网络社群团购作为新兴的电子商务新业态,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本和市场的关注。本研究 从信息生态视角出发,对移动网络社群用户团购信息采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过程】通过扎根理论的研究方 法,对用户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进行编码分析,得出43个初始概念,14个范畴和5个主范畴。【结果/结论】构建了 移动网络社群用户团购信息采纳的影响因素模型,解释了其影响方式,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并针对移动网 络社群用户团购信息采纳动因提供优化策略。【创新/局限】本文基于信息生态视角针对移动网络社群用户的团购 信息采纳动因展开研究,探索电商新业态下的用户对信息采纳的影响因素,对于移动网络社群、团购、信息采纳 等相关领域具有创新性。但未探究影响因素之间的条件组合效应对移动网络社群用户团购信息采纳动因的影响, 未来研究将着眼于影响因素间的组态效应对移动网络社群用户团购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研究从用户节点和网络全局两个视角出发,基于用户相似度与信任度对虚拟学术社区中学者 进行推荐,提高学者推荐的质量。【方法/过程】首先,利用 LDA 主题模型挖掘学者发表的博文主题,计算博文相似 度;通过学者共同好友比例计算好友相似度;然后将博文相似度和好友相似度融合计算用户相似度;最后,融合用 户相似度和信任度进行学者推荐。【结果/结论】提出虚拟学术社区中基于用户相似度与信任度的学者推荐方法,综 合利用用户节点和网络全局信息,为虚拟学术社区用户进行学者推荐。【创新/局限】从用户节点和网络全局两个角 度进行学者信息融合,有效提高了虚拟学术社区中学者推荐的质量。局限在于本文主要考虑的是学者在网络全局 中的信任度,用户节点间的交互信任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软科学》2022,(1):139-144
基于品牌感知理论与产品涉入度理论探究了企业自黑式回应在不同产品涉入度情况下赢得消费者支持的差异。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自黑回应方式产生的影响不同。在低产品涉入度的情况下,迎合型自黑可以赢得更多的消费者支持;在高产品涉入度的情况下,纠偏型自黑可以赢得更多的消费者支持。另外,亲切感知仅在企业采取迎合型自黑方式赢得消费者支持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能力感知在企业采取两种自黑方式(迎合型和纠偏型)赢得消费者支持的过程中均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徐嘉徽  李全喜  张健 《情报科学》2019,37(5):148-154
【目的/意义】通过探究信息视角下共享服务平台消费者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共享经济背景下消费 信息行为研究提供新视角,并在实践层面为共享服务平台信息质量管理和提升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方法/过程】 首先基于已有的文献构建消费者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模型,然后采用问卷调查法,搜集225份有效样本数 据,利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建模方法(PLS-SEM)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平台信息质量、平 台可信度和个体特征都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反应,且平台信息质量的影响大于平台可信度的影响,认知反 应进一步显著正向影响共享服务平台用户信息采纳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分析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其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研究的结论有助 于相关研究者深入理解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信息搜寻的动因和发生机理。【方法/过程】通过梳理和分析前人的研究 成果和相关的理论背景,构建适合本研究情境的信息搜寻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自陈述问卷进行实证调研,并利用 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在社会化问答社区中,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其 信息搜寻的影响是一种间接的过程,信息需求只有依靠问答社区卷入度的中介作用才能影响用户的信息搜寻。  相似文献   

15.
刘春明  郝庆升  周杨  陈旭 《情报科学》2019,37(7):151-157
【目的/意义】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消费者从电子商务平台购买商品已经成为习惯,研究影响绿色农 产品消费者信息采纳行为的因素及其作用关系,对于推动绿色农产品网络消费有着积极的作用。【方法/过程】本文 在绿色农产品电商平台信息采纳行为理论研究基础上,构建信息采纳行为理论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绿色农产品电 商平台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结果/结论】信息感知有用性、信息人满意度、平台环境安全性、平台信 息技术对电商平台中绿色农产品消费者信息采纳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而信息采纳意向对信息采纳行为产生正向 影响,其中信息采纳意愿是信息采纳行为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6.
邓君  胡明乐 《情报科学》2019,37(10):40-45
【目的/意义】基于用户感知理论研究在线医疗社区信息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丰富了在线医疗社区信息服务 质量理论体系,为在线医疗社区增强信息服务能力,提升用户满意度提供借鉴意义。【方法/过程】在用户感知的基 础上,首先利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确立了26个在线医疗社区信息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并构建了假设模型;然后通 过调查问卷收集样本数据,并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验证假设模型。【结果/结论】最终构建了在线医疗社区信息 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模型,包含信息内容质量、医生资源与过程服务、基本服务与界面设计、用户特征、系统运行五个 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软科学》2018,(4):110-114
基于自我表达理论探讨了产品涉入度、自我表达和在线个性化产品定制意向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284份有效样本,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和多重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产品涉入度对在线个性化产品定制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自我建构在产品涉入度与个性化产品定制意向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尽管产品涉入度对个人形象表达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个人形象表达在产品涉入度与个性化产品定制意向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品牌形象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消费者产品涉入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成钺  于洪彦 《软科学》2008,22(2):26-31
从功能性、象征性及经验性这三种不同的品牌形象类型入手,引入产品涉入变量,通过试验设计来探讨品牌形象对品牌延伸评价的作用是否受到产品涉入的调节。发现当品牌延伸到高涉入产品,品牌的功能性形象对延伸评价起到显著的作用,功能性形象对延伸产品感知质量的作用要受到消费者个人涉入程度的调节;而当品牌延伸到低涉入产品时,品牌的象征性形象和经验性形象对延伸评价起到显著作用,经验性形象对延伸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会受到消费者涉入的调节。  相似文献   

19.
徐扬  沈宇飞 《情报科学》2018,36(9):123-128
【目的/意义】社会化问答社区作为一种基于用户生成内容的知识社区发展迅速,为了激励用户持续参与知 识分享,需要对声誉系统与社会化问答平台知识分享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过程】本文从社会化影响理论的视角 研究声誉系统与知识分享的关系,探究社会化影响的两种机制——流行度影响和在线口碑,进而阐述了两者对知 识分享的社会化采纳程度产生影响的若干方面。【结果/结论】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的运营策略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启 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勇男  梅建明 《情报科学》2017,35(9):141-145
【目的/意义】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在海量数据中快速、准确、有效的发现涉恐线索并及时处置是反恐工作的 重要手段之一。【方法/过程】本文研究如何利用频繁模式树对涉恐基础数据进行挖掘,提取涉恐特征的频繁项集。 首先通过对数据库中的涉恐人员信息进行涉恐特征计数排序并建立频繁模式树,然后在树结构中递归遍历发现满 足最小支持度阈值的频繁项集。【结果/结论】文中的方法可以快速发现大量基础数据中的涉恐关联属性,有利于在 系统中自动搜索重点涉恐人员,为反恐预警系统提供决策参考。通过与其他产生关联规则的方法结合使用,还可 以发现暴恐活动中不同因素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