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格斯曾说过:“零比其它一切数都有更丰富的内容。”如果我们在解题中能巧妙地用一用这具有丰富内容的“0”,会使解题思路简捷、明快,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吴国华 《物理教师》2005,26(3):6-57
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习题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的解题方法,如果能正确、巧妙地运用数学定理,则能让学生切实领悟到数学是物理的有力工具,学生在求知的征程上即会植下数理相结合的种子.本文介绍几个数学定理及其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 在解题时,有时需要增设一些辅助元(参数)作为媒介,以利于思考和解题.在解题过程中,并不求出这些辅助元,而是巧妙地将其消去,我们称这种设置辅助元的方法为“设而不求”.  相似文献   

4.
有一类数字计算题,数字较大,直接计算繁琐,甚至无法得出正确结果。这就要求我们解题时,要注意观察,灵活运用知识,寻找规律,化繁为简,巧妙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妙用集合圈     
在小学数学竞赛题中,有些题目由于数据较多,学生不容易抓住题目的关键,找出解题的规律,如果巧妙借助集合图辅助解题,使其形象直观,学生就容易接受掌握了。  相似文献   

6.
解一元一次方程,我们不仅要学会按课本中的五个步骤来解,而且还要善于观察所给方程的特点,灵活、巧妙地变通解题步骤,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举例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7.
数与元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具体地说,在解题时,将常数视为变量,从而达到转化矛盾,巧妙解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数与形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数学问题的本质,用代数方法解题,有时较为繁琐,若能巧妙地借助于图形,既直观又快捷.如果在上课中能经常点拔一下学生,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一定的帮助.近几年的高考题中,考查能力的题目明显增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时不断渗透数学思想,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有一定的好处.合理地采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时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要想巧妙运用有效的数学解题技巧,需要能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并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本课题的研究是基于数形结合视角,引导学生展开数学问题的解答,以使学生能够在解题之中寻求技巧的运用之法,更好地将数学解题技巧灵活、巧妙运用.通过课题内容的分析,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数学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0.
周华 《铜仁师专学报》2001,3(2):76-79,87
数1的三次方根之一ω=-1/2 √3/2i在解题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巧妙地在解题中运用它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1.
考试时最宝贵的是什么?我想很多人会说是时间.如果在解题时我们能找到一种最简单、最巧妙的方法无疑会大大提高解题的效率.但巧妙归巧妙,我们在沾沾自喜之余不妨再问一问自己:这样处理是否无懈可击呢?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强化创新意识的考查,注重能力,强化数学思想与方法,注重知识的交汇,立意新颖、构思巧妙,体现思维的发散性.在数学解题中我们不仅要注重通解通法,而且还要审准题意,善于捕捉有用信息,巧妙解题.这就需要我们平时花大量的工夫去训练.  相似文献   

13.
用面积法解题,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巧妙,也易于学生接受。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4.
在解答小学数学竞赛题时,往往因缺乏某个条件、或计算繁杂、或数量关系不明,而致使思路受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巧妙地设个字母代替一下,让这个字母参与题中的已知条件的推理和计算,往往可以使问题的解决柳暗花明,这种方法,我们通常称为设而不求法。这种解题方法,按字母参数所起的作用来分,有如下四种情况:一、设而不求,直接获得答案这类题,在解题过程中,让所设的未知数参与加减或乘除运算而自然抵消,因而能直接获得结果,使问题化难为易。例1计算(1+12+13+……+11999)×(12+13+……+12000)…  相似文献   

15.
杨敏 《中学理科》2006,(4):19-20
构造法是数学解题中一种思维方法,构造法的指导思想,就是在直接求解某一问题有困难时,根据已知条件设计出“搭桥”“铺垫”性的方案,使原问题获解,或把原问题转化为新问题去求解。应用构造法解题,可以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巧妙地解决问题,它在数学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近几年高考题对应用构造法解题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汪正彦 《新高考》2004,(1):42-43
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几何体.若能在解题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相似文献   

17.
猜想在数学中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解题方法。在解题时,教师巧妙运用猜想,会激发学生的思维,并顺利完成解题,起到意想不到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众多的数学问题具备各自的特殊性,若能充分挖掘隐藏于数学问题之中,或与之相关的特殊点、特殊位置、特殊关系等,就能巧妙地利用这些特殊因素使问题顺利获解.这种利用特殊因素,采取特殊方法,解决特殊问题的思维过程,我们称之为特殊化思想.笔者以近几年的中考题为例谈谈特殊化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构造对偶式的八种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中的对偶法就是指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合理地构造形式相似并具有某种对称关系的一对对偶关系式,然后通过对这对对偶关系式进行适当的和、差、积等运算,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恰当地使用对偶法,往往能使问题得到巧妙的解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有的思考题条件多,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复杂,但只要我们能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巧妙地画出线段图,就能比较容易理顺条件与问题的关系,达到巧妙解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