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馆藏档案数字化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原始馆藏数字化是指将传统档案馆的馆藏转化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和处理的数字化信息,经过整理和组织后,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里,目的是为了快速检索、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和提供远程信息服务。建设数字档案馆时,选择传统档案馆的原始馆藏进行数字化,在理论上主要有以下五种方式:(一)将全部原始馆藏数字化采用这种方式将传统档案馆全部的馆藏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起来的数字档案馆完全继承了传统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原来的档案信息数字化以后,档案馆通过联机公共目录查询可以为用户提供高效的档案信息查询服务,而且用户可以足不出产就…  相似文献   

2.
档案馆作为本地综合档案信息的保管基地和利用中心,其合理的馆藏结构、丰富的馆藏内容是档案馆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目前,从县级档案馆馆藏现状来看,档案馆主要保存的是本地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各种门类的档案,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馆藏结构不尽合理,重复档案多、低价值档案多、公务性档案多、纸质档案多和价值大的档案少、有特色的档案少、私人档案少的现象比较严重。面对上述种种不合理性,加强县级档案馆馆藏建设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李淑春 《兰台世界》2007,(3S):26-2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有关件的规定,县级综合档案馆所保存的是本县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门类的档案。然而由于历史原因,馆藏大多为十年前的书档案,这种“门类单一、信息滞后”的现状,使县级档案馆的现有馆藏很难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馆藏结构存在着很多不合理之处。我认为,县级档案馆的馆藏结构必须调整,优化馆藏势在必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韩叶  陈丽 《四川档案》2013,(5):26-26
档案展览作为档案馆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是档案馆主动向社会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档案信息服务于社会的有效途径。档案馆通过举办档案展览的方式向社会各界展示档案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可以使公众了解档案馆的馆藏资源,有利于公众利用档案资源开展各种研究、查找依据、编纂修志等。因此,档案展览在档案社会化信息服务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耿梅 《上海档案》2007,(11):24-25
档案服务利用工作是档案馆的中心工作,也是档案馆法定的职能。如何做好档案服务利用工作,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馆藏建设,丰富馆藏内容,优化馆藏结构,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同时,还要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广辟利用途径,更新服务手段,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方便查档、用档,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利用者对馆藏档案史料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事关档案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实现档案服务社会的根本保证,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档案馆立身于社会的命脉与基石。依法接收档案是丰富馆藏的一个主渠道,而征集工作则是丰富和充实馆藏的一个重要补充。目前,县级档案馆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馆藏贫乏、门类单调、结构不合理。为此,太仓市档案局围绕丰富优化馆藏这一课题,积极探索,创新档案征集的实现形式,努力把征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优化馆藏通常是指档案馆所珍藏的档案,逐步趋于优化,使馆藏档案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并通过开发利用,提供有效服务。作为县区档案馆,应尽全力优化馆藏,大力开发信息资源,为经济发展建设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
柳瑛 《中国档案》2001,(3):38-39
本文“控制和优化馆藏”中的档案馆指的是县级以上各类档案馆(包括专业,专门档案馆,以下统称档案馆),档案馆目前的馆藏量是多了,还是少了,笔者认为,从其数量上分析,应该说是不少了,一般的档案馆都要有五六万卷以上,而从其质量上(即价值)分析,则可以说是少了,如档案的门类及内容还不够丰富,在许多档案馆中真正有用的档案实在太少,故需加大收集工作的力度,尤需从档案的门类,内容,结构,特色上下功夫,从而达到丰富和优化馆藏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倪慧琴 《天津档案》2006,(10):28-29
档案馆馆藏建设就是建设丰富而又优质的馆藏档案资源,使之能够系统、综合反映一个地区政治、经济、科学、化教育的全貌。社会的发展对档案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绝不是传统意义的馆藏建设理论所反映的围绕为政治服务的系统性、完整性的建设,而是与时俱进和社会同步发展下的与社会和谐的结构,适应公芪服务门类理念建设。  相似文献   

10.
王兰 《档案时空》2005,(4):28-29
县级档案馆是保存本地区综合信息的基地和利用的中心。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档案工作“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根本保证。建立起完整反映历史,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馆藏体系,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工作,目前,县级档案馆藏大多以机关、事业单位形成的文书档案为主,门类、载体单一,结构不尽合理,时效性差,地方特色不浓,  相似文献   

11.
档案是档案馆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档案馆具备数量充分、质量优化、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丰富馆藏,才能适应社会蓬勃发展对档案信息的要求。丰富档案馆藏,有两层含义,一是量的扩张,二是调整结构比例。本文就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如何丰富馆藏方面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丰富馆藏的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档案馆事业焕发生机,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有为数不少的,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综合档案馆,对档案馆的性质、任务、职能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仍然注重为政治服务,忽视为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及其它各项工作的现实…  相似文献   

12.
郝莹 《中国档案》2005,(6):46-47
档案馆藏是档案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而馆藏建设又是衡量档案馆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档案馆馆藏建设问题历来是我国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扩大档案的收集门类,如加大科技档案、照片档案等的收集力度,是目前关于丰富综合性档案馆馆藏研究的主要观点。但就目前综合馆接收工作实际看,各立档单位产生的照片、声像档案数量十分有限,而绝大多数科技档案的最终流向应该是各领域设立的专门档案馆。由此不难得出结论,各综合馆通过上述方式丰富馆藏是难以实施的。  相似文献   

13.
一、优化馆藏结构,是发挥档案馆社会功能的前提面向公众为社会提供服务,必须有丰富的馆藏作为后盾,没有丰富的馆藏,发挥档案馆社会功能就成为一句空话。目前,县级档案馆普遍存在档案结构不合理、门类单一的问题。因此,丰富和优化馆藏问题已迫在眉睫。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以下两  相似文献   

14.
提升档案馆社会功能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科学化事业机构,是保管档案、积累和保存人类科学化财富的基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馆藏档案门类、载体不断增多.内容更加丰富,提升档案馆社会功能是实现档案服务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档案是档案馆工作的物质基础..为了更进一步丰富馆藏内容,增加馆藏门类、改善馆藏结构,尽快把包头市档案馆真正建设成为保管档案的基地.利用档案的中心,为包头市的经济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我们按照《档案法》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大力加强档案征集工作的力度,做了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收集工作,是档案馆工作中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收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馆藏档案利用率的高低,做好收集工作才能使馆藏内容更丰富、门类更齐全。一、档案收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全面发展,我国已初步构建起丰厚的档案资源体系,但在社会信息化的宏观背景下,与档案信息需求渐趋多元、档案意识逐渐增强所引发的档案  相似文献   

17.
档案馆开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颖 《北京档案》2004,(8):25-27
一、"用户至上"--档案馆的馆藏问题 目前我国各级档案馆馆藏的现状:馆藏数量持续增多;但是,从其内容看,反映党政机关工作、政治运动等的档案所占比重过大;从馆藏档案门类看,文书档案占绝对统治地位;从馆藏档案的价值看,价值含量低的档案多,真正值得长久保存的档案少.  相似文献   

18.
李伟 《档案管理》2003,(4):28-28
1拓宽档案馆馆藏建设渠道要使档案馆藏档案信息能够满足社会用户的需要,首先得取之于社会用户。单纯的来源于政府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的公务档案,必然会从客观上制约档案利用率的上升。档案馆必须要有齐全、完整、内容丰富、能从不同层面反映历史全貌的馆藏,才能满足社会用户的各类档案信息的需要。所以,档案馆要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档案信息服务。首先应当使馆藏档案信息从形式到内容的多样化。档案馆除了按规定接收同级政府机构、企业事业单位永久档案和接收个人档案寄存、捐赠外,还应注意征集以下几种档案:一是家谱、族谱档案。它是千家万…  相似文献   

19.
简而言之,档案馆档案咨询服务就是档案馆根据利用者的要求,以馆藏档案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以解答问题的方式指导利用档案,提供档案信息,传播档案知识的服务工作。档案咨询服务是档案馆的一种重要档案服务方式。档案馆档案咨询服务是以档案为依据的专门服务工作,属于专业咨询的范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重视优化档案馆藏,提高馆藏档案的效益和效率,以有限的馆藏,最大限度地提供优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是档案管理部门追求的工作目标,要实现优化档案馆藏的工作目标,认真做好档案鉴定工作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