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研究生品德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环节。档案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实现档案学育人和育德的双重目标,促进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并行。档案学研究生课程中蕴含丰富的思政资源和思政元素,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可行性。文章从提升专业教师思政素养、强化教学目标思政理念、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四方面提出新文科背景下档案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以期为培养档案人才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本文结合文献知识基础及学习特点,融合专业特色,对应信息素养内涵,从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四个方面,挖掘相应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内容、课程知识及专业特色有效融合,使知识传授、技能提高与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过程,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改革,最大发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功效,实现全方位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3.
档案学专业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路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思政”是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与改革的新趋势。通过明晰“课程思政”的理念内涵和政策要求,结合档案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与特点,推动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学好党史国史、增强文化自信、强化国家认同、筑牢思想防线,而且也有利于档案学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新教育教学授课理念、提高人才培育综合素养。进而从队伍建设、元素挖掘、方法改革、评价体系四个层面,提出推动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程丽 《今传媒》2023,(4):136-138
本文旨在探讨《广告效果》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要点和实践方法。通过论述《广告效果》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提出《广告效果》课程思政建设的要点应包括: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广告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广告效果数据造假的危害,自觉树立广告行业诚信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形成文化认同,树立民族自信;培养学生具有科学严谨的评估态度,树立不畏困难的调研精神。还提出应通过深挖课程思政切入点,提高政治站位,创新教学工作方法,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等方式,进行《广告效果》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5.
朱晓莉 《传媒》2021,(7):83-85
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强化"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有必要、有条件、有优势落实思政育人理念.可通过提升教师思政教育能力、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建设经典教学案例库、巧设教学环节等方式,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植入思政教育元素,实现思政元素内化于课堂教学,外显于学生成长,守好一段渠,种好教师自己的责任田,为党和人民培养可靠的新闻舆论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办学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三全育人的有益探索。档案部门“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重要职责指引着档案学高等教育必须全方位思考和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多年来,档案部门一线从业者涌现出大批先进个人和模范事迹,教育部门档案从教者在创新创业教育和课外科技大赛等方面探索出诸多新路径和新方法,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充足养分。课程思政建设有着内在的科学性,需要从转变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建设能力两方面解决档案教书人的善任之道。课程思政建设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资源三方面做好档案学教学的课程规划。  相似文献   

7.
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大背景下,深入挖掘专业与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载体融入项目教学并完善育人评价体系至关重要。结合课程思政背景,分析以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HTML设计商业网站”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运用和育人效果评价机制,对课程思政进行整体设计,并提出存在的不足及努力的方向,以期对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为新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需充分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将思政育人与专业教学巧妙融合。该课程思政元素丰富,但如何让思政有效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思政落地是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新闻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结合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以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为指导,力求解决课程思政与课堂教育融合生硬、实践环节思政落地不明显等痛点问题。在教学中要不断规范思政教学体系,精心设计思政教学内容,以任务为驱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质课堂,实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全过程落地。  相似文献   

9.
魏旭  张晴  荆彦婷 《今传媒》2024,(1):131-134
在数字新闻及智能传播时代,媒介生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相应地,传统新闻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也要随之变革,特别是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效能。《新闻学理论》作为新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以被视为课程思政路径创新的探索样本。对此,本文对《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存问题、《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和《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资源开发及保障体系建设路径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高校通过将乡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将实习实践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以及利用“翻转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等方式,有助于创新《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同时提出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整体性与新闻专业课程体系相结合,持续推动教学改革,有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专业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郭瑾 《兰台世界》2017,(17):99-101
唐代是我国古代最具活力的一个朝代,统治者非常重视文教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其文教举措与科举制度、文学等相结合,以"儒学大地,佛老镶边"的思想文化格局为特点,在确立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基础上,推动了儒释道交流与融合,吸取了众家之长,颁布了《五经正义》,对现代思政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使现代思政教育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通过促进学术交流和多元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促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与社会现实、文化传统相结合,注意思政教才与普及读物相结合,促进思政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和实效性等方式,从而实现现代思政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郑卓  陈莹 《出版广角》2021,(20):93-95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为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育人功能,文章围绕目标设定、元素挖掘、方法选择、评价建构四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探索,以期更好地推进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培养出一批政治坚定、思想过硬、作风优良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12.
在媒体深度融合,媒介生态巨变,舆论环境日益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适应媒体变化需要,成为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作为本科二年级的专业核心课程,必须注重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媒体人才。本文从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建设背景、教学内容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提炼、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设计、课程思政有效评价体系的建立等几方面入手,尝试探索出“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档案学专业导学课程是新时代实施课程思政的新思路与新举措。通过探析档案学专业导学课程思政的内蕴逻辑,结合档案学专业导学课程思政的特点和目标,推动档案学专业导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有利于档案学专业推进立德树人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俞洁 《视听》2022,(5):169-172
深刻把握融媒体时代变革趋势,把思政要素融入专业能力培养中,是当前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进行视听语言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根据培养影视行业高级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目标,挖掘课程育人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体验,完善考核机制,打通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进行全过程教学育人,实现专业知识、技能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一、网络视频课程的演进 计算机网络发展至今,人们不断挖掘其教育功能,网络学习者跨越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进行自主学习.网络课程有效缓解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降低学习的门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国内高等教育普及化,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课堂教学受到教学场地、上课时间、选修专业等的限制,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我学习.大学生自我规范意识较强,又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是网络教育中最高效的学习群体.他们通过网络免费获取课程资源,一方面完善专业知识的学习,扩充专业思维;另一方面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其他课程,建构多元化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为核心,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次质量革命。在诠释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内涵要义的基础上,探索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路径。在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需要明确建设目标、强化顶层设计、凸显专业特色、坚持守正创新、善用巧思政,推动档案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同向同行,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释放知识能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档案事业建设者。  相似文献   

17.
探讨课程思政视域下红色档案文化的传播路径,是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档案学界在研究红色档案文化育人功能问题方面面临的新课题。红色档案文化搭乘课程思政的东风得以广泛、全面的传播,该文从内容、环境、机制三个方面探讨红色档案文化传播的具体路径,以期为推动红色档案文化在课程思政中的传播提供可借鉴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体育新闻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后冬奥时代特征,从服务国家战略出发,将课程思政理念引入体育新闻专业建设以及课程教学,通过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建构体育新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模式,全面提高体育新闻专业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职业素养,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体育新闻教学实践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9.
冯雅清 《新闻前哨》2022,(14):77-78
自课程思政率先被上海市教委提出后,短短几年间,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校教研的热点问题。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这与当前高校育人体系尤其是高校新闻专业的育人目标不谋而合。作为以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因其专业技能的受限性,更要加大在授课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渗透。高职院校新闻传播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可以考虑如下途径: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等科学理论武装教师头脑;以新闻理论课程为着力点,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构建新闻学科专业课程思政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升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以及在教学中如何引导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素养,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达到"课程思政"的理念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