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当下与未来,危机舆情事件频发,传媒要担当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理论探研,<信息公开条例>使"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有了制度保障.媒体要坚持真实性、导向性、客观性、公共利益四项原则,在危机传播中当好耳目喉舌.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信息传播机制的分析,揭示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作为其信息反馈环节的重要性,并论述信息传播逆反馈的概念,进而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的互动式评议网络平台的设想,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多渠道实时互动的社会评议网络。  相似文献   

3.
危机舆情事件中,传媒要担当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理论探研,《信息公开条例》使"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有了制度保障。媒体要坚持真实性、导向性、客观性、公共利益四项原则,在危机传播中当好耳目喉舌。  相似文献   

4.
新的一年,我国新闻传播法制建设将会以限制行政权力为发端,通过强化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维护司法机关的独立审判权,加强对互联网络新兴媒体的法律监督,确保宪法上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落到实处。2013年是中国经济2.0版元年,也是中国法制建设2.0版元年。2014年,我国新闻传播法制建设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呢?问题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否会发生根本性改变?《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既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法规依据,同时也是我国行政主导立法的典型表现。这部行政法规强调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政府信息保密是基本原则,而政府信息公开则成为例外。为了维护自己的知情权,一些公民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政府完善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的要求愈加迫切。在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水平的要求下,政府如何借助媒体的力量,使政务公开更全面、更具有现实意义;媒体如何根据公众需要传播更多的需要了解的政府信息,在与政府互动的过程中使信息公开更具有实际意义,这就需要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思考政府与媒体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凌凌 《今传媒》2015,(3):22-25
本文借中国接入互联网服务20周年之机,总结了互联网技术创新给信息传播业、传媒业、政府治理和民间社会等领域带来的深刻变化,提出信息传播方式的创新是驱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互联网技术创新改变了信息流动的方式,重塑了信息传播的格局。开放式的信息流动促进了传播领域的更新换代,破除了传统传媒业对信息的控制和垄断。传播业的开放倒逼了政府治理的公开透明,信息化建设提高了政府施政的效率。互联网的网状结构培育了强大的自组织能力,释放了民间社会的活力。呼吁进一步破除制度壁垒,促使创新驱动社会发展的正向循环。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环境危机不断加深,需要环保传播的改进和提高.环保传播以环境信息为依托,引发舆论和公共参与,助推公民社会的成长.公民社会作为"第三部门"发挥着公共参与的重要作用,但它们需要传媒带动和协调,与政府一道开展环境治理,并培育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8.
档案馆是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实现公民信息权的理想平台。本文通过对上海地区部分公共档案馆信息利用情况及热点的分析,说明在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在实现公民信息权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档案的社会监督作用与政府信息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府信息公开的社会环境下,依法开放档案是档案馆的职责与义务.开放与利用档案是实现档案监督的前提条件.档案部门应加强与完善其自身建设,为实现档案在社会监督中的作用,创造良好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郭梅 《新闻知识》2012,(2):46-48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立法的逐步完善明确了大众传媒的权利归属,即作为专业化的传播机构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大众传媒传播成本低、信息容量大的特点赋予其作为政府信息公开主渠道的角色.2008年5月1日起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大众传媒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下的功能拓展了空间.大众传媒是政府信息的传播者、解释者、监督者、反馈者,同时还承担着代言公众寻求政府信息,建构政府形象,塑造传媒公信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关于信息社会的社会问题——信息环境污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网络,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着大量的信息,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卓有成效的信息服务,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信息环境污染.对此,一些技术部门试图采取安全手段加以控制,西方学者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我国政府也采取了强制性的措施,以有效控制信息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风险社会危机信息的传播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已进入风险社会,中国无可避免地被裹抉其中且情势更为严峻.本文围绕风险社会危机信息的公开和发布,探索政府、媒体、公众三方基于不同利益诉求展开博弈的根源、理论背景及其现实状态,分析<突发事件应对法>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立法理念、相互关系及其对现实的影响,以期对危机信息的发布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环境建构、媒介形象、传播惯势及公众认知惯势等方面,对社会危机信息传播既存在正功能,也存在负效应,政府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危机信息必须进行策略性选择,要尊重大众传播基本规律,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控制舆论主动权,加强对社会危机的引导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尹帅平 《东南传播》2013,(12):33-36
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成为多数人生活的空间,城市构成主体多样化.与此同时,在以城市为主导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提高社会文明,以城市和城市中的媒介作为传播主体样态的城市传播将作为考察社会文明建构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信息公开度与社会公信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澎潮 《新闻前哨》2003,(10):11-12
自去年底以来,威胁社会公众卫生安全的非典事件,不仅引发社会公众对知情权、政府发布疫情信息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理性思考和法治要求,同时进一步促进了新闻报道在涉及社会公众卫生安全等方面的开放程度。有目共睹的是,在非典事件的整个发生、扩散、有效控制过程中,信息交流及其公开程度与政府的公信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大部分掌握在政府手里。①政府、媒体和公众都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参与者。政府希望更好地公开信息,媒体要求更多地传播信息,而公众要求接受更全面、具体、顺畅的信息。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过程中,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有交合的部分,但同样存在冲突。也就是说,信息公开是有一定界限的,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中国立法史上第一部保障公民知情权、建设“透明政府”的专门法规.标志着我国各级政府将迈向一个信息公开的时代。汶川大地震是我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后.国家发生的第一件重大公共灾难事件。此时,政府信息公开也面临着大考。本文通过对“汶川大地震”中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传播情况的研究.探讨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在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危机事件应对中的作用以及需要改善和握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嘉兴市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不断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上下合力”的公共图书馆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通过“企业出资,民办公助”、“政府投入,公办民助”、“村企联动,冠名资助”、“城乡结对、以城带乡”等方式借助社会力量发展农村基层图书馆事业.其坚持“政府主导”下的建设主体多元化、参助方式灵活多样、以城带乡一体化发展、群众全方位参与的发展思路值得广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在公共危机信息传播中的优劣势和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及时、准确、可靠、系统、全面的信息公开和流传将给社会公众以理和道德秩序,并能减轻社会公众的心理压力.<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彰显了中国建立透明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决心与努力,也为图书馆危机信息传播功能充分发挥奠定了法理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图书馆在公共危机信息传播中的优劣势,并定位好角色.  相似文献   

20.
政府信息公开和档案开放是目前我国信息化战略实施进程中的必然选择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的机构必须向社会提供的两种信息服务。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从政治基础上统一于民主社会的形成,透明政府的构建和人民参政议政的需要;从法律基础上统一于公民知情权、信息权的享有;在实践工作上统一于政府文件及其档案信息的公开、利用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