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质教育理论历经几年发展,其理论建设日益完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个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新的挑战。笔者对素质教育本质内涵和具体实施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认为素质教育从理念到现实的真正转化,离不开“点的突破”,而这个“点”,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机灵点”。一、素质教育内涵的分析:点的突破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素质教育的归宿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经历从一方面的发展开始、最终走向各项素质全面提高的历程。对于素质教育也关注“点”的发展这个问题,教育同仁也进行了专门的…  相似文献   

2.
唐盛昌 《上海教育》2006,(9B):48-49
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然而学校真正要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却是一件十分困难且又必须花大力气去做的事情。学生的发展是多维度的、呈现个体差异的、有生命主体意识的、面向未来的、应着眼于可持续的。学校教育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实现学生的发展,均需要校长、教师有大智慧与勇于变革的勇气。这里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谈谈校长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大智慧。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实现学生的发展,均需要校长、教师有大智慧与勇于变革的勇气。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然而学校真正要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却是一件十分困难且又必须  相似文献   

4.
2009年9月,黄浦、长宁、杨浦、金山四区推出了各自的素质教育新举措。一年过去了,这些新举措是否有序地推进着?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对这些新举措又有何感受?在2010年新学期开始之际,本刊以黄浦区为代表,对其一年间围绕"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开展的工作及其成效进行了深入采访。  相似文献   

5.
“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 ,注重人格、人品、人的个性、知识、技能、良好心理和身体素质。这样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 ,要立足于对学生的“一辈子”负责 ,而这种全面发展是以人的个性发展为前提条件和最终归宿的。因此 ,学生个性的发展就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研究的主要课题。一、素质教育中差异的客观存在性素质教育具有“全员性、整体性、主体性、差异性”这四个主要特征 ,也就是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 ,全面发…  相似文献   

6.
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和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以“能力本位”取代“知识体系本位”的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但同时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包括“善于创新”等八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塘沽区教育局教科室张兆臻实施素质教育,旨在真正落实教育方针,促使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以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塘沽区在深化教育改革中,为按除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在综合治理中,我们首先从招生、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8.
实施和谐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校从1989年开始进行了“实施和谐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整体改革实验。在实验中,以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围绕优化教学过程、德育过程和育人环境进行了全面、系统、深人的研究。一、优化教学过程,坚持“五个突出”。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头戏。为突出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发挥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我校坚持以深化教学过程的研究为重点,以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积极探索构建了“五个突出”…  相似文献   

9.
强化活动课程提高学生素质李芬兰许韶凰新时期的中小学,已逐步开始实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近年来,我们太原市南城区大南关小学在区教委“坚持方向、全面发展、办有特色、提高素质”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以狠抓活动课程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面向全体学...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方法过死 ,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书山题海”、“点灯熬油”更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就必须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两个积极性。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 ,许多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 ,层出不穷。先进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这些好的教学方法有一个共性 ,即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充要条件。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再好的教学方…  相似文献   

11.
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自主、充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初中。我们引导教师确立起“教好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家庭负责”,“学生人人都有发展的权利,个个都能发展”,“学生的差异是一种可以开发的教育资源”等意识,承担了江苏省“九五’立项课题《高质量、高效益的农村初中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从理论与...  相似文献   

12.
2009新学年开学之际,上海市教委再次推出黄浦、长宁、杨浦、金山等四区的素质教育新举措。这些区的改革亮点并非“一时之举”,而是在长期实践探索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精彩纷呈、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主动研究问题的状态中呢?自己经过多年的探索,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作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引发问题、启动思维任何研究、探索都从问题开始,引发了问题也就启动了学生的思维。如果上课只讲,不提问,思维处于被动状态。那么,怎样从课程一开始就引发问题,启动思维,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从学生已学的知识、已有的概念体系中,找出一个引发新问题的“生长点”。现以“原子结构”部分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1.激发求知欲(…  相似文献   

14.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本质的体现,是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系上的统一,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否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在价值观、学生观上的本质区别。因此,牢固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期话题围绕“怎样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讨论,旨在唤起广大中小学教师对传统的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进行再认识,从而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 不破不立,破旧…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作为理论命题,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空间,而它同时又是一个实践问题,要把理论付诸实践,顺利完成认识过程的飞跃,就需要寻求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支点。我认为这个支点就是培养学生个性,所谓学生个性,包括学生思维个性、思想个性、学习个性、情趣个性、审美个性等等。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目前不少教师对素质教育倾注了热情,各种各样的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似乎素质教育仅仅是搞活动而已,产生了一种课内搞“应试”课外搞“活动”抓“素质”的倾向,这实际上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与误解,因为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它既不是一种孤立的理论,也不是某种具体方法。而是以学生个性为特点在弘扬人的主体性中提高和完善学生的种种素质的一种教育思想,有了学生个性这个支点,就可以使素质教育的立意更高,容量更大,从本质上决定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同时亦可防止用简单机械的方法曲解理论。下面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推行素质教育与培养学生个性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首先是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发展学生潜能,原则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  相似文献   

17.
创新素质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单靠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达到目的,在学生社区建设中融入创新素质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创新素质教育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一系列新举措,营造一个适宜培养创新人才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实践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基础教育中的学生发展利益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仍然呈现出“应试教育”的特征,即便是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强势背景下似乎也难以逆转,这当中有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从学校教育自身的角度看,除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作用外,现代学校制度设计和教学具体安排中的伦理缺陷,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被动、弱势的学生地位观,使学生缺乏发展的活力。什么是教育?我国关于古汉字释义比较权威的工具书《说文解字》中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这一经典的解释表明,中国的教师和学生,一个在“上”,一个…  相似文献   

19.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本质的体现,是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系上的统一,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在价值观、学生观上的本质区别。因此,牢固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期话题围绕“怎样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讨论,旨在唤起广大中小学教师对传统的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进行再认识,从而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柳斌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总结讲话时强调,推进素质教育有三个突破口,其中“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是实现全面发展的突破口”。学生负担过重是当前一个普遍存在的、突出的、而又没有解决的老问题。产生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其根源是应试教育。当前对学校教育的总的感觉是累得不得了。校长累、教师累、家长也累、学生更累。其集中表现之一,就是学生负担过重。如增加课时,加班加点;授课超纲,作业加量;考试频繁,资料泛滥;竞争繁多,应付停课;升学指标,成绩挂钩;名次公榜,入人心慌。其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尤为突出,弄得学生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