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学生在校期间,我们应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调适,从而保障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汪颖 《考试周刊》2010,(57):133-134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全面地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不健康的心理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能全面的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能全面地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芳 《考试周刊》2013,(63):134-135
人的身体与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会导致异常甚至患病。作者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学生不良心理现状及其原因来分析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可行性建议,列出一系列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我们要使小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小学生能全面的得到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小小学生不良心理现状及其原因来分析体育活动对小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全面实施"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全面地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步认识到健康教育是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当今健康教育和传统学科有很大差别,它不仅关注学生躯体疾病的防治和学生卫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问题,而且更多地关注教育过程中的健康教育知晓问题,关注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发展。学校应更注重健康  相似文献   

10.
朱志永 《成才之路》2012,(10):68-68
正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以及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  相似文献   

11.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 ,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 ,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通过有计划的课内外教学 ,掌握身体保健的技能和方法 ,同时 ,还要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保障学生的身心素质能全面地得到健康发展。一、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地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有一正确的认识 ,从而能针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其心理健康的标…  相似文献   

12.
王彦 《新课程研究》2009,(3):174-175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属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学生在校期间,应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他们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重视心理健康的研究,是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正>科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健康的心理离不开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也离不开健康的心理。对于高中体育教学来讲,体育课堂是高中教学中放松学生身心、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主要场所,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是有着重要作用。要想实现有效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必须从问题出发,寻求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学时期是人在生理、心理发育形成的重要时期。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生理方面的健康教育,而忽视了心理方面的健康培养,从而不能全面发挥体育育人的作用。心理卫生学研究指出,人的身体和心理密切相关,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反之,心理上的长期严重的不健康状态,又会导致身体上的异常和病态。因此,在体育中必须有机渗透心理教育,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学生的心理问题总趋势是随年龄增加而递增的.据调查在校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低年级小学生约为7%,高年级约为16%。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社会、家庭、校园等成长环境灌输给孩子的信息偏颇.导致孩子形成多疑、焦虑、冷漠、狭隘与狂妄等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16.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教师担负着培养教育学生的职责。当前我们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其全面发展。一个健康的人,是身体和心理双重健康,并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所以,在健康问题上不应只重视身体的健康,而更应重视心理的健康。这就对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学有信心,学有所得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人的身体和心理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又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在新世纪,心理健康做为21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其意义与价值已日益深入人心。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包含身心两个方面,不仅要注意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更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本文从体育与心理健康两方面的联系,探讨体育如何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促进作用。让学生理性地认识心理健康标准。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状况,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调整。心理健康的标  相似文献   

18.
学校在注重学生学习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只有具有了健康了身体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对学生的健康教育需要我们校医的大力支持,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健康加以正确指导。我们不仅要做好健康教育,还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形成正确的健康心理。笔者从实际工作出发,对如何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做了一些研究。一、心理环境的营造所谓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学校在校园建设中为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健康呢?许多人立刻就会脱口而出:健康不就是身体没有病吗?或者反过来,没有病不就是健康吗?从传统的角度来说,这种回答不能算完全错,但就现在的观念来看,这种回答就不能算对了。我认为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能全面地健康发展。一、利用课堂教学氛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在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往,交往时每个个体本身都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个体之间的情绪互相交流,互相感染,造成心理上的共鸣,情绪上的共鸣,个体的情绪趋向一致,从而形成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