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胡塞尔是现象学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胡塞尔通过批判心理主义,萌发了现象学的思想,逐步提出了现象学的还原、悬搁、意向性理论、本质直观、先验还原、生活世界等内蕴丰富的现象学方法和原则,这些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的根源也是养育它的土壤。传统德育模式与生活世界相剥离,使得德育陷入了困境。在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发现德育工作只有回归生活世界,才能找回它的价值,发挥它的有效性。从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必然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构建一种基于生活世界的体验式德育模式和建立面向生活世界的综合性德育网络,为高职德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需要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一块基石,同时也是分析全部历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逻辑起点。它为人提供安身立命之所,回归生活世界,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把握生产和需要的关系,肯定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能动源泉。  相似文献   

4.
根据扎根理论的思想特征与民俗体育的基本性质,结合实际研究案例,探讨了扎根理论在民俗体育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扎根理论对民俗体育研究的方法论意义主要由建构民俗体育本土理论、实证主义与规范主义的综合应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二重性"互动、重视文化持有者研究四个方面构成.扎根理论方法可以成为民俗体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关系问题存在颇多的争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应是全球化理论的源头,对当代正确认识和理解全球化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或生活化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方法论原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启示意义,也就是要求教学理念原生态化、理论传授人文化以及语言表达时代化。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剧烈的转型期,这一背景下的学校体育话语呈现出了多元多变的特征,体现为:充塞着强烈的"改革"意识、挥之难去的"政治化"话语惯习、"生活世界"话语的缺失、理论话语与实践日益疏离等,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暴露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困顿与迷失.  相似文献   

8.
休谟为了找到确定的知识,彻底地贯彻了经验论,将知识奠基于经验之上。他将知觉分为印象和观念,感觉印象是直接呈现于我们心灵中的,"观念"来自于感觉印象。这样他就找到了最确定、最基本的能够作为一切知识之基础的东西。不仅如此,他还悬置一切实体,将认识从关注外部实在回到自我意识中来。胡塞尔现象学倡导"面向事情本身",要求面向直观呈现现象,回到纯粹意识。于是,休谟拒绝在现象之外看到非现象的态度与胡塞尔"面向事情本身"的纯粹意识,产生了理念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科学假说产生的原因,科学假说的特征、形式;阐述了科学理论的本质规定和一般特征;揭示了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的内在联系,以及相互转化的条件;论证了科学假说在科学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人们探索客现世界的未知领域,发现新的客观规律,推动科学不断发展过程中的方法论意义.正确认识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对外部事件还是对自我的把握,理解至关紧要。现象主义和心理主义过分强调内知觉,从而有陷入唯我论的危险;现象学讲究移情和亲知,但如果这些都脱离了外部世界,理解也必然是一种空谈和幻想。当胡塞尔最终祭出主体间性和生活世界的理念时,实际上他已看出意向性和回到事实本身的艰难,也更加明确了理解的复杂性和相关性。维特根斯坦通过摒弃私人语言和转入日常生活语言研究,用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forms of life)阐释了这一难度,同时他也在新的立场和维度上解释了理解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李淑霞对王安忆哲学思想的分析,笔者认为不能把"中庸"庸俗化地理解为"不偏不倚、调和折中",而应以一种现代的眼光重新审视王安忆的创作历程、创作思想、创作主题,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把握王安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2.
调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有着"东方经验"之美称。在司法实践中法院调解制度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日益加快,法院调解制度的诸多弊端日益凸显,如法官出于绩效考核的考虑,会将个人意志强加给当事人,出现"和稀泥"、"以压促调"、"以判压调"、"以拖促调"等异化现象。为此,必须进一步规范法院调解程序,对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进行一些新的尝试,让法院调解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更加符合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为突出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特点,积极探索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精细化学品小试技术》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及过程性评价方式,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在与主观主义的不断斗争中,形成了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丰富而又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观。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对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作品中总是存在着一种困惑,就是为什么任何的主题表达在他那里都有沉郁的力量,使人惊叹和着迷,而当想一探究竟的时候,又会觉得深不可测。《铸剑》也同样,一般认为它的主题是复仇,但作品开头对老鼠虐杀的描写是解释主题并探析鲁迅内心的非常重要的环节:老鼠在小说中是人物本我的形象化表述,眉间尺对老鼠的虐杀也就是代表了超我对本我的压制过程,既是鲁迅的关于精神虐杀主题的真正含义,也是关于生存与死亡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通过分析艾柯的阐释约束性理论来论述阐释的界限和标准问题。艾柯通过作者意图、标准读者和文本意图为文本的阐释设界,从而规定阐释有效性的最低标准。而连贯性是最明显,最普遍承认的标准。有效的阐释必须符合文本的内在连贯性,同一文本各种不同阐释间的连贯性及相关文本阐释间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17.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成为了我国的战略任务。但是,在当今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越轨行为,如自杀事件、犯罪行为、吸毒案件等,此类越轨行为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危害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缺乏生命关怀是造成这些越轨行为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加强生命关怀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生命关怀,致力于减少越轨行为的发生,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艮是一个充满斗争精神的人。面对腐败的政治,王艮敢于仗义执言,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他从"万物一体"的观念出发,热切地希望改变政治制度,救民于水火。他敢于向传统理论挑战,大胆创立自己的学说。在理论战线上,王艮应该说是一个特别具有"叛逆"精神和敢于斗争的人。但是王艮的斗争是很有策略的。他强调"身"的价值,主张一切活动以保身为前提,反对盲目的"杀身成仁"。他反对运用极端的手段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秩序。他强调"智处",避免风险,避免对抗。王艮的斗争策略为其理论创新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追溯歌词发展历史,以为自唐至北宋“涵养百馀年”,均呈“乐府声诗并著”局面。她批评“宋子京兄弟”,“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考宋祁创作,有声诗,亦有“乐府”。宋祁是仁宗朝雅乐建设的骨干,他“乐府声诗并著”的创作,正是宋初礼乐文化建设中“士大夫之词”创作的典型表现,也反映出“旧声”、“新声”竞相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教学内容分布不均、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上区别较大、对授课教师的专业背景要求不一致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应该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重新分立为《思想道德修养》课与《法律基础》课的现实原因,并对分立后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与《法律基础》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模式的改革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期能对该门课程的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