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最近,笔者听了两位教师上的两节《故乡》课。在课堂上,两位教师对同一个问题处理方法不同,致使教学效果大相径庭,这值得大家深思。下面是两位教师的教学片断。片断1师:重返离别了20余年的故乡,“我”的感受如何?生:“我”感到故乡衰败、冷漠。生:“我”感到故乡很萧索。生“我”感到故乡变了。  相似文献   

2.
字词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课文《怀念母亲》中第2自然段为例,谈谈笔者是如何开发字词教学资源,并将之融于言语教学当中的.一、抓“奔丧”的字音师:“我”以前两次回到故乡,为了什么?生:奔丧.师:这两个字,该怎么读?读第几声?生:都读第一声.师:同学们,这两个字,有个共同点,都是什么字?  相似文献   

3.
时雪梅  曹丽 《山东教育》2002,(10):32-33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荷花吗?生:(齐答)见过。师: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你都收集了哪些描写荷花的名篇佳句呢?生:这学期我们学过的《小池》这首诗就是描写荷花的。(生背)生:我找的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师:这两句诗描绘了我们济南的秀丽景色。生:我找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中的诗句。师:同学们收集了那么多赞美荷花的名篇佳句,可见从古至今荷花就受到人们的喜爱,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也很喜欢荷花,他也写了一篇文章来赞美荷花,这就…  相似文献   

4.
14·《松鼠》片断实录师:(出示“松鼠”挂图)同学们,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生:松鼠。师你怎么知道是松鼠?为什么不说它是一只老鼠?生:老鼠的尾巴又细又长,不像这样毛绒绒的;老鼠的面容没有这么好看;老鼠的身体没有这么大,四肢也没有这么强健。师:可见,同学们很善于观察。下面请大家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圈出描写松鼠特点的词语。师:(找一位眉清目秀的学生L台)现在,我要大家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个同学的面容,可用哪个词?生:清秀!师:“清秀”经常用来写人,杨老师也是人,能用“清秀”形容吗?为什么?生:(笑)不能。…  相似文献   

5.
【教学片断】师:天塌下来之后,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人们呢?谁来读一读描写人们的句子?生:“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师:请同学们用心读一读这句话。哪个词语带给你强烈的震撼?它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我找到的是“许多”这个词语。师:是的,许多,许多。同学们,都有哪些人啊?  相似文献   

6.
30.《琥珀》片断实录师:默读课文,请在文中找出描写太阳的句子。生:“……太阳暖暖地照着……”生:“……太阳照得火执……”.,,生:“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的照射着整个树林。”师:课文为什么要描写太阳,而且要写出阳光一次比一次强烈?生:如果没有强烈的阳光,松树就不会渗出松脂,也就不会有松脂球。师:对!强烈的阳光是形成松脂球的必要条件,再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形成松脂球还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找出来,填在表格中。(教师出示预先制作的表格。)(学生动手练习。)师:松脂球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请用“如果没有……就…  相似文献   

7.
李颺 《湖南教育》2006,(4):26-27
【片段1】 师:诗中怎样描写“五岭”? 生:五岭逶迤腾细浪。 师:对,“逶迤”是什么意思? 生: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断的样子。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我为一所中学的初三学生上了一堂记叙文写作指导课──《<一件小事>──记叙文写作的范例》,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一上课,我与学生们通过问答形式温习了关于记叙文写作的一些基础知识。 师:“什么是记叙文?” 生:“记叙文就是以真人真事为主要内容,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方法的文章。” 师:“回答完全正确。那么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 师:“回答正确。记叙文的记叙顺序有哪些?” 生:“顺叙、倒叙和插叙,插叙有时也叫补叙。” 师:“好!要写好记叙文,还需要哪…  相似文献   

9.
师:老师在它的一蝗面上写了字,写的是什么呢?生:“我”“们”“爱”。师:这三个字,它们在同一个平面上吗?  相似文献   

10.
看图写话是低中年级的常见作文形式。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一位教师这样教学看图写话-- 师:同学们,你们能在教室里找到词语吗?比如老师找到了“门”“窗子”,你们能找到吗? 生:我能找到“窗帘”“桌子”“凳子”。生:“老师”“电脑”。生:我能找到“作业本”“文具盒”。生:我能找到“举手”“发言”师:我能找到“勇敢”“自信”。生:我能找到“专心”。  相似文献   

11.
<正>课堂实录一、看图猜字,情境引入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一起看大屏幕,(出示“秋”字的甲骨文)这是什么?生:(自由应答)蟋蟀!师:我要告诉大家,这其实是一个字。猜猜是什么字?生:秋。师:秋。你想猜什么?生:它好像是个“蟀”字。师:同学们一起来看,这究竟是什么字呢?(出示“秋”字)  相似文献   

12.
一课前预热师:第一次见面,相互介绍一下吧!我来自长江和大海的汇合地——江苏海门。你们呢?生:我们是浙江淳安县千岛湖镇第三小学五(5)班的学生。师:大家互相熟悉了,同学们有没有问题想问我?生:吴老师有多重?师:我75公斤。这是私密问题,一般情况下我是不说的。生:吴老师多大了?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流程】师:你们知道“看见”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生:就是用眼睛看。师:要由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仅用眼睛看是不够的,还得——(生:用心去想。)师:是的。“看”表示动作,而“见”呢,已包含了结果。师:请大家看屏幕上的“梅花”两个字,你看见了什么呢?生:我看见梅花开得很鲜艳。生:我感受到梅花不怕严寒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正>师:下面,我们通过“张良留谢”这一语言片段,以小处入手的读史方法,去品味语言背后的深层意蕴。(PPT展示)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师:上面这段文字仅仅是一段送礼的描写吗?生:沛公带了两份不同的礼物,我估摸着“白璧”“玉斗”有不同的寓意。  相似文献   

15.
[教学片断]师:文中直接描写“我”怎样挑煤的是哪一句?生:“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  相似文献   

16.
片段1:师:谁来读一读写“我”摸海星的句子?其他同学注意听。生:(读)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师:能告诉大家“我”是怎样抓海星的吗?(生再读,读得和刚才差不多)师:你觉得抓海星容易吗?生:很不容易。师:那你再读一读这句话。  相似文献   

17.
引言:看到这样的一次对话: 师:“成绩单有没有给父母看?” 生:“有。” 师:“那为什么家长没有盖章?” 生卷起袖子露出伤痕累累的手臂:“盖在这里?”  相似文献   

18.
郑百苗 《江西教育》2002,(18):30-30
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片段为:师:请同学们读最后两句。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孤帆”是什么意思?生:孤单单的一只船。师:“碧空”呢?生:晴朗的天空。师:“尽”怎么解释?生:消失了。师:“唯见”什么意思?生:只见。师:“天际”呢?生:天边。师:那么这两句诗该怎么理解?生:孤单单的一只船远去了,帆影在晴朗的天空尽头消失了,只见长江水向天边流去。生:当时,老朋友(孟浩然)乘坐的船渐渐地远去了,帆影消失在碧水蓝天相连的地方,“我”望不见老朋友了,…  相似文献   

19.
“赞叹”一词教学例析(第五册《曼谷的小象》)□叶妙婕师:“赞叹”是什么意思?生:称赞。生:夸奖。师:对。“我心中暗暗赞叹”的是什么?生:小象不仅善解人意,而且本领真令人赞叹!师:所有的小象都这样吗?值得赞叹的只有小象吗?生:阿玲将小象训练得如此乖巧,...  相似文献   

20.
<正>一、回忆单元主题,梳理单元内容(课前板书:表里的生物)1.聚焦单元主题师:孩子们,一起看大屏幕!这是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一起读——(出示)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生齐读)师:大家觉得,这个单元主题的关键词是什么?生:我觉得是“好奇”和“爱思考”。师:你找到了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生:好奇。师:第二个是——生:爱思考。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生:我认为是“科学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