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状元一词,源自于古代科举考试,那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入仕的唯一途径。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这592个状元中,亦各有千秋。在中国历史上,历经千年的科举制度,造就了数百名状元。这其中有摔交摔出来的状元,有驸马状元,皇子状元,亦有仅仅当了二十天状元的短命状元。历史上的状元千奇百怪,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2.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入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服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这592个状元,亦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3.
黄炎培从旧式读书人转变为新文化教育者、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奠基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坚定盟友的人生经历,为中国爱国知识分子树立了典范,因而值得后人学习和纪念。  相似文献   

4.
陈华文 《生活教育》2012,(11):88-90
在中国现代史上,大概没有哪一所大学能像西南联大那样,引起海内外无数知识分子的注目。这所大学在抗日战争中诞生,在战火纷飞的岁月成长,在中华民族生死危亡时刻铭记国耻、全体师生奋发图强,用读书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书写中国教育的神  相似文献   

5.
时下。当你徜徉在校园内,每天都能看到一些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启事”,它们亦庄亦谐,让你捧腹,让你莞尔、当然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你。“重金”诱惑式。重赏之下,还物必速。“启事”者对此深信不疑。“愿以原物十倍之价钱重谢”、“重金酬谢”之类的“悬赏”,他们乐得写在“启事”末尾,并以朱笔圈点。其实这“重金”亦不过是花拳绣腿,糊弄人而已。读书人身上本无几文大钱,何况分文不进的学生。但寻物心切,不得已而为之,有时也能“歪打工着”。运气好时,他们的感激涕零,还会使还物者觉得于心不忍而羞提“重金”。以情感人式。…  相似文献   

6.
黄炎培从旧式读书人转变为新文化教育者、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奠基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坚定盟友的人生经历,为中国爱国知识分子树立了典范,因而值得后人学习和纪念。  相似文献   

7.
许锡良 《师道》2011,(1):16-17
中国人历来有状元情结,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状元意味着读书人的最高理想与最大前途,封建帝王对状元也格外重视,作为重要的智能人才,委以重任。可惜的是,中国古代的状元虽多,但在人类文明的贡献上,有所建树与创见者除了文天祥、王维等广为人知外,实在历历可数,远逊于庞大的状元队伍。这是中国科举制度的悲哀,也是中国文化与中国教育的悲哀。  相似文献   

8.
范进和孔乙己分别是《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中的主要人物。他们都是五十多岁的老童生,都是在科举考试道上的下等读书人,他们亦痴亦狂,不断追逐功名,都想爬上“人上人”的地位,他们都是科场上的疯子,最终落得个悲哀下场。  相似文献   

9.
学者黄山谷曾说过一句让人久久都无法忘怀的话。原文我记不清了,大意是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黄山谷的话形象、准确、传神地说明了读书是读书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读书已经像血液一样,融化到读书人的生命中去了。生命不息,读书不止.大概是所有读书人的宿命。  相似文献   

10.
高觉新与方鸿渐同是从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落的封建家庭走出来的读书人,有共性,亦有差异。文章切入分析他们的双重性格,并从他们在大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对矛盾的处理和对待婚恋的态度上,剖析这对重压下的病态灵魂。  相似文献   

11.
冯至 《快乐阅读》2011,(15):4-5
读书人与书的关系,不像人们想的那样单纯。有人买书成癖,琳琅满架,若是你问他:"这些书都读过吗?"他将难以回答,或者说:"哪里能读这么多。"或者说:"先买下来,以备不时之需。"与此相反,有人身边只有少量  相似文献   

12.
娄氏兄弟是《儒林外史》第八至十三回里出现的人物。吴敬梓塑造娄氏兄弟的形象,是为那些科举考试中所谓的怀才不遇者画像,并对读书人因科举不第而生出怀才不遇的心态进行嘲谑和调侃。写娄氏兄弟与写周进、范进、严监生以及马二先生一样,都是为了烛照科举考试制度下读书人的精神与心态。吴敬梓是在通过他们反复告诫读书人:不能让举业功名迷了心窍,读书人应当生活得不失尊严,读书人有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应该去做。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关于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渐成繁盛之势。某一道德教育思潮的专题研究者有之,系统归列、整理多个道德教育模式者有之;单篇论述者有之,著述详解者亦有之。  相似文献   

14.
作为道德品质的感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中国传统感恩文化重视受恩者对施恩者的感恩,轻视受恩者向施恩者之外的其他人施恩;而西方感恩文化既重视狭义的感恩又强调受恩者对施恩者之外的其他人施恩.感恩教育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感恩教育具有培养施恩品质的必然性,并且在施恩教育效果方面分段式优于渗透式.  相似文献   

15.
律诗不叫古体诗中国有悠久的诗歌传统,从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开始,诗歌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两千多年来,作诗几乎是每一个中国读书人必须具备的修养,就连引车卖浆者也能说几句"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来。  相似文献   

16.
科举制实行以来,中国的读书人大多以科举及第、出仕为官作为其终极目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有一些幸运儿能够顺利实现自己的理想,跻身仕途,光耀门楣,但很多士人仍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这种情况在清代亦不少见.在清代士人的择业观及其择业行为之间既有趋同的一面亦有背离的倾向,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7.
<正>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入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瞩目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3)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这592个状元中,亦各有千秋。现摘录其中10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读书与读人     
读书和读人,是一个优秀教师一生的事业。太炎先生曾说:“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他的意思很明白,平生学问,得之于师长的,远不及得之于社会阅历以及人生忧患的多。看来,对读书人来说,除了读书本,还要读人生,读社会。书本和人生其实是密切相关的。没有自家的生活体验做底色,这样的读书很容易变成死读书;忙碌的人生如果没有书本的温润,人的心地就会变得浮躁、狰狞。前人曾讥讽“刘项原来不读书”,虽然贵为帝王,但胸无点墨,刘邦是历代读书人从心底里最瞧不起的。还是黄庭坚说得生动:“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有人说读书人是社会的良心,这话其实是读书人自己对自己的过高评价,有很多人并不买读书人的账。不过,人总归要读点书,只有“书卷气”,才能让人远离“铜臭气”和“市侩气”。有一个问题已经争论很久了:读什么书,怎么读。我的主张是,读书不要划框框,定界限。兴之所至,随心所欲,想读什么就可以读什么。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搞专业研究的,即使教语文,也不意味着我们要成为语法专家或语言学专家,更不一定要成为作家。我自己的读书路数就是比较驳杂的。这种“杂”,对我大有好处,课堂上信手拈来的妙语,...  相似文献   

19.
读点原著     
或许是由于中国的语言文字过于艰深,自古以来,我们的"注释业"显得特别发达。且不说那些一直就被读书人奉若经典,被干禄者敬若神明的四书、五经之类,各个朝代各种版本的注疏、评传、卷帙浩繁,多如牛毛,即  相似文献   

20.
人说:“士为知已者死”。“士”大约相当于今日之读书人,即读书人愿意为真正了解理解自己而情谊深切的人做事,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由此可见,一是读书人非常重视情谊,二是知己之作用何其大也。于是,我想,作为校长,领导的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读书人群体,如果能使自己成为每一位教师的“知己”,还愁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不出来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