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与国际地理教学接轨,我国的高中地理的课程标准不断修改更新,教材也随之在改变,力图向地理教育较发达、较成熟的国家学习。笔者仔细阅读了我国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和美国科学发现者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Geology,the Environment and Universe)教材,以洋流这一节内容为例,主要从两种地理教材的知识呈现体系、地理图示的科学理性方面来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高中地理教材知识体系的特点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决定了普通高中地理教材的特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编写要全面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中地理实验教科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3.
秦超 《课程教学研究》2020,(2):16-20,36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使地理教科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内容结构体系意识"。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地球的运动"为例,借助ISM分析法将初中地理教材知识要素关联可视化,试图从量化层面分析地理教材,以期为科学化的教学次序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张子君  崔徐甲 《地理教育》2024,(S1):222-226
<正>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也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呈现[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颁布后,普通高中地理五版教材(人教版、湘教版、沪教版、鲁教版、中图版)都是以课标规定的内容为基础,采用不同的编制思路和素材,是众多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2]。地理新高考强调以真实情境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以及地理过程的掌握情况,从简单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转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指导,对香港版《综合科学》(第二版)教材中的知识呈现方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科学教材的编写与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教材的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课标要求,从而更好地实施教学.文章以四年级“平行四边形”内容为例,对2001版、2022版两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进行比较,首先比较三版课程标准对平行四边形内容要求的变化,其次比较两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平行四边形内容的知识体系和呈现形式,对两版教材中平行四边形内容的编排、内容呈现形式进行思考,发现教材发展变化:更加重视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发展;知识间隔缩短,注重培养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注重与实际相联系;习题形式多样化、灵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7.
李阳  卢竞 《物理教学探讨》2024,(2):18-21+25
HPS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高度契合。人类关于运动量度的探索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的相关内容。以“动量及动量定理”内容为例,对新人教版和新粤教版教材HPS的呈现方式与内容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版教材将HPS的相关内容都集中在“科学漫步”“资料活页”特色栏目中。科学史的渗透方面,新粤教版的叙述更加完整丰富;科学哲学方面,两版教材均引导学生对现有理论进行思辨;科学社会学方面,新粤教版着重陈述实验结果的数据,没有很好地结合具体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致使科学社会学内容不够全面。经对比后提出相应的备课建议,给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白雪  宋健 《学周刊C版》2014,(6):80-81
本文主要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例,通过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所处地位、与新课程标准之间的契合度、具体内容组织结构与表述结构等来解读教材,这不仅有利于我们能够了解如何进行地理教材分析,也有利于提升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9.
隐性知识指教材中没有明示、但与教材紧密相关的内容,是教材内容的变式和延伸;隐性知识通常是对地理现象和本质更深层的反映,多属教学难点;有些隐性知识反映出某些重要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成为各类检测中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10.
张家璐  方凤满 《地理教育》2024,(4):19-23+28
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编制的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和地图上海版新教材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更充分、高效地发挥教材作用,有必要对各版本新教材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本文以“地球的演化过程”为例,从情境设计、概念界定、内容结构、教材活动及课后作业五个方面对五版本新教材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各版本新教材均契合课标且各有优势,中图版的情境设计联系现实生活,人教版的概念界定科学严谨,鲁教版的内容编排角度新颖,地图上海版的活动实操性强,湘教版的课后作业聚焦社会热点。针对比较结果,提出了教材使用的系列建议,以期帮助教师全面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更好地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教材难度是衡量教材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难度定量比较有利于促进新一轮教学改革。文章以“地貌”内容为例,运用课程难度模型和“二维度四指标”模型对中日两国主流教材的难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日本2016年文部科学省审定的东京书籍版《地理A》的难度大于201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一册》,后者的整合广度和表征深度较前者低,质性评价表明两版教材的表征形式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教材作为重要课程资源,其难度变化深刻影响着地理教学效果。文章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高中地理必修1与2019年出版的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为研究对象,运用知识难度模型、探究难度模型、拓展难度模型对两版教材第一章的知识部分、探究部分、拓展部分进行比较,分析两版教材的难度差异,为教师分析教材难度变化,更好地使用新教材提供参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和传承发展。文章研究对比了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中图版四个版本的必修与选择性必修共20本教材(2019年版)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地理联系密切;传统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形式;“问题导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的核心栏目;同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侧重“因材而异”,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往往蕴含自身的价值内涵与精神理念。最后,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总结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地理融合的路径,可潜移默化地实现“培根铸魂”。  相似文献   

14.
课改背景下的教材编写体制倡导“一标多本”,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群体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在此背景下,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编写起着指挥棒的作用,课改颁布的课程标准在“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明确指出:“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应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在课程标准里增加“活动建议”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也是课改理念的重要体现之处。所以,  相似文献   

15.
“历史地理材料”是指教材正文以外含有历史时期地理事象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等时间信息的课程素材。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历史地理材料”的意义首先进行了阐述,然后以必修第二册教材为例,对人教版等三个版本教材中的“历史地理材料”进行了汇总比较,从内容分布、呈现形式上进行了数量统计,分析了三个版本教材中“历史地理材料”采用上的差异和优缺点,对今后“历史地理材料”的采用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数字教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材发展的新方向,是因应数字时代知识观念变革与学习方式转变的必然举措。进入数字时代,人类知识从“内容”向“管道”转变,知识的流动性、自组织、索引性要求教材形态从“纸本呈现”转向“在线编织”,彰显知识空间意蕴、突出知识互文关系、注重知识非连续性。突破单学科体系,以资源整合建构知识空间、聚焦关键性概念,以节点凸显编制知识网络、注重导航式学习,以索引导向推进知识探险是数字教材编制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图像,具有信息容量大、类型多元化、形象鲜明、知识内容丰富等特点。这些图像在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占据着关键的作用,是教材知识的主要载体。为此,笔者以湘教版地理教材为例,对地理课程中的图像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案例教学是将某些概念、原理、观念和事实等学习内容置于一定的实际情境中开展教学的方式,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将案例学习列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根据新课标编制高中地理实验教材时,如何实现在教材与案例教学的互动过程中使地理教材的编写不断创新,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编写地理教材就是就此问题的一个新尝试、新探索。“案例分析”式教材不仅可以将案例研究的学习方式融入高中地理教材,而且这种教材的出现又可以促进案例教学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教材(以下简称“苏人版教材”)以成长中的我为主线,有机地整合了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等相关知识,以主题模块的方式呈现课程标准内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探究、感悟和体验,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与好评。  相似文献   

20.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图像,具有信息容量大、类型多元化、形象鲜明、知识内容丰富等特点.这些图像在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占据着关键的作用,是教材知识的主要载体.为此,笔者以湘教版地理教材为例,对地理课程中的图像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