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和实地考察方法,以山西大院文化为出发点,寻找山西大院文化与山西武术的关系,对中国明清时期山西大院文化与山西武术的发展,及山西大院文化对山西武术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经济基础对社会文化的基础作用和对武术发展的影响,进而说明明清时期大院文化与山西武术发展的关系,以及阐明山西传统大院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汾河在山西文化史上的意义非同一般,汾河流域是山西乃至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由此形成的"汾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区域特色鲜明。唐诗中关于汾河意象的描写众多,而这些汾河意象反映并构成了独特的山西"汾河文化"。唐诗中的"汾河文化"作为山西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乡情符号""离别符号""漫游符号"这三个文化符号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人的生存环境,人们的生活无不受着文化的影响,面对山西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传统,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影响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互动关系中,正确认识和把握山西文化的特质与内涵,本着推动山西经济为目的,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多方面论述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以及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丽媛 《科教导刊》2023,(26):89-92
山西红色文化是山西革命传统的结晶,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来源。把山西红色文化与晋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是发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由之路,不仅丰富了山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而且能够让学生沉浸式领略山西红色文化内涵,坚定理想信念,推动革命事业薪火相传。文章通过调研晋地各高校关于山西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现状,分析融合困境,探索性提出政府、高校、文化主体部门三位一体的协同合作对策,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习总书记曾数次在重要场合发表有关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这对于我们如何继承和发扬山西省地域文化、探索山西声乐未来发展以及增强山西声乐文化自信心等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山西是中国鼓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鼓乐品种繁多、艺术水平发展较高的地区之一。山西鼓是中国鼓文化的杰出代表,其中花鼓和锣鼓是山西鼓舞中最具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鼓"是山西民间舞蹈的一个象征,在山西民间舞的道具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山西号称“民歌的海洋”,由于地理条件和诸多的历史因素,世代相传所积淀的民间歌谣丰富多彩、风格独特,具体表现在题材、曲式结构方面。山西民歌生动地反映了山西这块土地上的民情、民生、民俗,是黄河乡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由于特殊历史背景,使山西人口大规模外流.山西移民,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栽体,将山西晋文化带到了迁徙地,并且将晋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山西戏曲艺术扩展到其他地区,促进了山西戏曲艺术的传播,并时其他地方戏曲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各地都有着不同风格的民歌.文章中主要论述了我国山西地区民歌的发展历程、题材、体裁、及各地分布情况和地区色彩.介绍了山西民歌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山西文化资源得天独厚,长城就是典型代表。山西的长城均位于山西北部,集中在忻州、朔州和大同三市之内。长城旅游资源一直为市场所欢迎,对山西长城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和开发是促进山西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推动山西经济转型升级,帮助北部山区人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保护不可移动性文物、传承长城精神、塑造山西美好形象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传统意义上的晋商已不复存在,但其留存下来的文化财富,特别是晋商文化之精髓——诚、信,对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乃至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文章主要分析了晋商文化精髓的文化观、价值观,认为,坚守“诚”、“信”理念可以营造现代企业文化,可以完善“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可以永葆现代企业青春。  相似文献   

12.
山西是戏曲的滥觞之地,自古就有在民俗信仰活动中演出戏曲的传统。山西信仰民俗中的戏曲演出种类繁多,可分为春祈秋报、迎神赛社、集市庙会、公私祭祀等形式。对山西信仰民俗中的戏曲深入研究是山西民俗文化的重要领域,在民俗文化日渐式微的时代,需进一步发掘传统民俗文化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论陕北庙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庙会文化是以庙会为依托,以祭祀活动为动因,以集市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民间自发性群体性的信仰活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庙会活动由于其仪式古老而复杂,加上文化的原始性、多元性以及地理环境形成的"保护机制",使之形成并保留了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4.
晋菜翻译除了传达菜肴基本信息之外,还可弘扬山西饮食文化。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晋菜英译应以译语读者为目标,顺从译语读者的文化习惯和接受能力,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历史沉积起来的动态概念,是一个多元素结合起来由简单到复杂的系统结构。西北地域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由经学到关中理学的演变过程中,积淀了丰厚的学术内涵,在历史发展中曾起到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人类的本质显现 ,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总和 ,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人化、人文化。从这个角度出发 ,文化的特征有五个方面 :文化的人类共同性、文化的特殊阶级性、文化的时代性、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地域性。三秦文化属于地域性文化 ,它是指在三秦大地 (即陕西地区 )历史上形成发展起来的有其价值与特色的区域性传统文化。三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明史上与西方文化相并立的一座高原。黄河贯流古代中国,秦岭将古代中国分为南北,山西高原将古代中国分为东西。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历史的现实发展相结合,造就了山西文化小高原,使山西文化高原具有阳刚、桥梁和独立几个特点,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正所谓"中国五千年文化看山西"。从现代旅游的角度而言,山西文化高原本身就是一个人类文明的高合成性景点,山西高原曾经演绎过的历史文化、军事文化、政治文化、心灵文化等厚重、博大、细腻、壮观,充满了神奇的文化魅力,看历史中国必看山西。  相似文献   

18.
傅山是晋阳文化孕育出的历史文化名人。傅山的故里太原阳曲县(今太原市尖草坪区)西村,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与三晋文脉为一体的"风水"宝地,故乡的晋阳文化人文氛围对他的一生影响至深。傅氏家族,世代传承书画经文,为太原乃至三晋有名的书香门第。这样具有浓郁晋阳文化色彩和深厚国学功底的家庭环境,为傅山日后的品德修养和读书治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多处显现出家乡美丽自然风光的独特历史文化对其创作灵感的激发,这些集中体现在他的诗歌、绘画、书法、戏剧和饮食文化等方面,反映了晋阳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因其独特的地理地貌和气候条件,为面食种类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加之山西人特有的粗犷与细致性格,更使得山西面食独具特色。要广泛推广山西面食文化,首先,要将它打造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其次,加大面食文化的宣传效应及保护力度;最后,要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来推动面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乔家大院的成功促销,近年来,晋商大院地域文化得以深度挖掘,晋商大院旅游风生水起。然而,由于受到地域经济权柄的分割,晋商大院开发存在明显的同质化现象,开发模式缺乏创新,只注重门票的当前收入,忽略了晋商大院在不同地域品牌的塑造。晋商大院其实是晋商文化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域文化的一种载体。晋商大院的文化内涵需要与产生它的不同地域文化相融合,才能彰显出其真正旅游品牌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