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75):107-108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衡阳师范学院学生中长跑锻炼的焦虑心理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了解衡阳师范学院学生中长跑锻炼产生焦虑心理的原因,并针对焦虑成因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从而对相关问题进行预防,解决大学生中长跑焦虑的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健康学习与成长。  相似文献   

2.
焦虑心理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较大的影响。探寻大学生产生焦虑心理的因素并加以分析,能解决大学生焦虑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本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宝鸡一高校1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的学生中,焦虑人数占42.1%,其中轻度焦虑有53人(29.8%),中度焦虑有17人(9.6%),中度焦虑有5人(2.8%)。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焦虑情绪,需要根据影响因素制定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阅读疗法在焦虑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疗法是将阅读图书与治疗疾病相结合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设计一套阅读疗法干预方案,弄清何种文献对解决大学生焦虑心理问题有帮助,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从而缓解并降低大学生的焦虑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心理,分析了毕业生就业焦虑心理的成因,并提出了化解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策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某高校4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最后通过SPSS13.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400份调查问卷中,有效问卷数为397份,其有效率为99.25%.该校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53.40%,在不同性别以及年级之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发生情况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且影响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抑郁、焦虑、敌对、人际关系以及强迫症状等.结论:高校有关部门应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并进一步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探讨在SARS流行时期 ,疫区大学生由SARS事件所引起的焦虑状况以及应付方式和人格特征对焦虑的影响。方法 :以河北师范大学 40 6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采用应付方式调查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焦虑自评量表以及主观压力自评问卷 ,对他们的应付方式、人格特征、焦虑水平以及主观压力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1 )主观压力与焦虑相关显著。 (2 )疫区大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常模。 (3 )不同应付方式之间的焦虑水平差异显著。 (4 )心理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在应付方式的采用和焦虑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5 )人格特征与焦虑有显著相关。结论 :通过调查可以认为 ,SARS确实是引起疫区大学生焦虑的应激事件 ,但成熟的应付方式、丰富的心理知识以及外向、随和、平缓的人格特征都可以降低心理的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7.
运用自制问卷,对昭通学院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女大学生的就业认知心理总体上是客观积极的,但也存在着职业选择单一以及面对就业"性别门槛"的自卑的心理倾向,且本科学生与专科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我校大学生晨读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方法:通过对我校大一到大三的学生晨读的调查。结果:我校大学生晨读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不理想。结论:有待于加强我校大学生晨读的管理,组织形式、方式方法有待于改进。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总结了我校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学业、就业、恋爱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自卑、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考试焦虑是大学生的一种常见心理障碍。从一名学生考试焦虑的案例入手,分析考试焦虑的产生原因,针对原因进行心理疏导及帮扶,解决考试焦虑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职业素质及管理能力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焦虑情绪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采用了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对某大学的240名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对调查数据从年级、性别和学科三个方面做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各个年级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针对学生的焦虑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养老类专业学生实习前心理状态.方法:采用SAS及自设焦虑因素问卷对养老类专业105名学生进行调查,同时对部分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17.3%的学生存在实习前焦虑,访谈得出喜忧参半的复杂心态、前途发展的不确定性、渴望学习与支持3个主题.结论:养老类专业学生实习前焦虑来源于对自身能力及就业前景的担忧,应该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常态防疫背景下省属大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手段.方法: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443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抑郁、孤独感、社交焦虑和自尊作为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的测量指标,分析了常态防疫背景下,大学生所面临的主要情绪情感问题以及形成的原因.结果:有60%以上的大学生经过疫情后自尊水...  相似文献   

14.
针对贫困大学生生活上的自卑依赖心理、学习上的无力和厌烦心理、人际自我封闭心理和焦虑心理,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强化自主、自尊和自强意识,同时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方式应以支持其自立为主.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学生职业期望、应对方式、就业焦虑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山西省160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就业焦虑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大学生就业焦虑存在年级差异;职业期望在应对方式与就业焦虑间起调节作用。根据这一结果,本文提出应从两个方面完善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完善学校就业指导教育;加强大学生自身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低年级高职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为学校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出建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表对四川职业技术学院496名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同年龄组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职业学院一年级学生各因子及总分皆高于国内青年常模,在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上显著高于国内青年常模.结论:应在高职学院大学生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入学新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天津师范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我于2009年3月随机选取了天津师范大学500名学生,参考台湾心理辅导专家金树人教授的<大学生生涯规划问卷>,编制了<天津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调查问卷>,对我校学生的生涯规划水平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放矢地进行,基础工作是做好调查测评。根据测评发现,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方面。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受学生自身素质特点的制约,心理健康知识贫乏与心理调控能力较差,大学的心理咨询机构不健全、工作不到位。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完善心理咨询机构,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有效措施,是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通过对河北工业大学2012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1、6820名学生中共计699名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占总人数的10.25%;2、男生的躯体化、焦虑、抑郁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性障碍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男生;3、非独生子女的躯体化、焦虑、抑郁等10项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非独生子女;4、农村学生焦虑、抑郁、自卑等10项因子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农村学生。总体上,2012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常,但仍需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心理健康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以中职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外语学习焦虑问卷(FLCAS)对146名中职学生英语课堂焦虑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学生存在较高水平的英语学习焦虑,其焦虑程度甚至高于大学生和高中生群体.笔者就此对如何减轻和克服英语学习焦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