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八年制与美国4+4医学博士招生与培养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已经建成了成功的现代医学教育体系,其4+4医学博士教育和完善的毕业后教育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医学人才。我国八年制医学博士教育是医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改革举措,类似于美国的医学博士教育。笔者对我国八年制医学博士与美国(4+4)医学博士的招生和培养过程进行比较分析,为改进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八年制医学博士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改革举措,属于医学精英教育,对学生的临床能力要求较高,笔者对我国八年制与美国八年制(4+4培养模式)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培养现况及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以借鉴美国的成功之处,为改进我国八年制临床能力培养模式,提高八年制临床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八年制医学教育备受学校和学生的青睐,但其培养模式的构建却形式多样、争议颇多,引发了人们对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质量的质疑。本文通过文献和近3年的访谈调查,对截至2011年年底教育部批准12所院校试办的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培养模式进行分类比较,分析各类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改革建议,希望能为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医学教育关涉医疗人才培养和国民健康,各国都有一套适合本国国情政策举措和运行模式。我国人口众多,对医生的需求量远远多于其他国家。我国医学高等教育实行多轨并行,有三年制大专、五年制本科、七年制硕士、八年制博士等。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医生采用八年制的培养模式,分为两个阶段实施即4+4模式,先在一般院校学习4年,获得学士学位,再参加医学院的入学考试,进入医学院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八年制目前为止是我国培养医学生的最高等级医学教育制度,但随着这些医学生的的就业,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临床与基础结合不紧密。转化医学则是连接临床与基础的桥梁。本文首先介绍转化医学与八年制临床医学的现状,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课程改革,本文以收集的大量有关资料为依据,首先详细介绍了美国哈佛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课程计划,然后以国内较早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课程体系为例同上述两所医学院课程计划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应更加充分地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需要并针对这种需要遵循学习、认知规律来设计相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医学博士学位)的基础上,教育部从今年起新增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五校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今秋,七校共有700余名新生将进入“八年制”轨道。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结束的“中国八年制高等医学教育峰会”上,来自教育部、卫生部及七所院校的相关领导就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模式进行了研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韩启德院士指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既要强调整体素质、人文素质的培养,也要考虑中国国情,注重临床能力的培…  相似文献   

8.
数字     
《教育》2006,(17)
8年第三届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峰会透露,迄今包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大等在内的9所地方院校和3所部队院校试办了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学生从大学本科到研究生连续读8年,最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其教育过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临床实践和创新能力等。按目前国情,我国医学学制在相当长时间内  相似文献   

9.
八年制医学教育是一种"精英"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采用科学的临床教学方法,探索适宜的临床科研训练模式,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跨世纪的挑战,国家教委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在理顺高等医学教育学制的基础上,决定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简称七年制)。七年制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确立什么样的教育模式?这是试办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同济医科大学从1988年起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大胆改革,勇于实践,探索出多途径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新模式。这一模式的要点是:强化师生的目标意识,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培养。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经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This design experiment in prayer education for Jewish students was motivated by a current educational concern: educating for spirituality and religious practice. Educators are tasked with formally nurturing spirituality (Wright 2001). It is known that attitude to religious observance may change during adolescence (Hyde 1963), thus attitude to prayer needs attention. The effects/consequences of prayer understanding reach beyond religious practice itself, to encompass issues of faith, identity, spiritu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Sigel 2009). Her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is used to measure the effects of a tefillah (prayer and its understanding) course on student attitudes to pray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