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采用不同的提取溶剂对不同产地红景天进行提取,对其有效成分红景天苷的提取率进行比较,以筛选出对红景天苷较为有效的提取溶剂.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红景天苷含量.结果:不同提取溶剂提取红景天苷的提取率为60%乙醇>90%乙醇>甲醇>30%乙醇>水提.结论:不同产地红景天其红景天苷提取率随溶剂极性的战小而升高,并在60%乙醇提取下达到最高,而后呈下降趋势,这说明60%乙醇能够比较完全的提取红景天苷.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制药工业得到的乙醇废液中回收无水乙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醋酸钾、氯化钙、碳酸钾及醋酸钾-氯化钙混合盐与乙二醇组成的萃取体系对乙醇-水体系分离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溶剂比以及萃取剂和乙醇流速等操作参数对乙醇-水体系精馏分离效果的影响,开发了乙醇废水精馏制备恒沸乙醇、加盐萃取精馏制备无水乙醇和萃取剂回收为一体的无水乙醇回收体系.结果表明:采用乙二醇-醋酸钾-氯化钙三元体系组成的萃取剂,当醋酸钾的浓度为0.025 g/mL,氯化钙的浓度为0.025 g/mL,溶剂比1.2,回流比1.5,乙二醇的流速1.0 mL/min,恒沸乙醇的流速1.2 mL/min时,可以从塔顶得到质量分数大于99.8%的无水乙醇.与文献[4]相比,回流比由2.0降低为1.5,从而大大降低了乙醇回收成本.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八角茴香粉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八角茴香油?分别以95%乙醇?丙酮?石油醚为溶剂,八角茴香质量(g)与溶剂体积(ml)比选取1:6?1:8?1:10作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是2小时?3小时?4小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的方法,探讨不同溶剂,不同料液比,不同提取时间对八角茴香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选出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实验表明:当提取剂为乙醇,提取时间为3h,料液比为1:8(g/ml)时,产物得率最高,达到35.37%?三种溶剂作为提取剂蒸馏得到的精油折光率大小相同n D201.5582?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提取溶剂对黄芩苷提取率的影响。使用超声波法从干燥的黄芩根中提取黄芩苷,提取过程分别采用水、60%乙醇和60%甲醇为提取溶剂。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对三种不同溶剂所提取黄芩苷含量的比较,确定乙醇为提取黄芩苷的最佳提取溶剂。  相似文献   

5.
武夷岩茶中茶多糖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论文以武夷岩茶为研究对象,按醇析水提法,研究了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次数、液固比、乙醇浓度五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茶多糖(TPS)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时间45min,温度60℃,液固比20:1,4倍无水乙醇,浸提次数2次。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热浸提法提取立顿绿茶中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乙醇为溶剂,选取液固比、溶剂浓度、浸提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指标为影响因素,以茶多酚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表L16(45)设计试验条件,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液固比>溶剂浓度>浸提温度>提取时间,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液固比120∶1、提取温度80℃、浸提时间30 min、乙醇浓度75%,在该条件下茶多酚的提取率可达茶叶质量的17.23%.  相似文献   

7.
为了开发特异性的蟑螂引诱剂,以饲养德国小蠊的废弃物为材料,以水、乙醇、丙酮作为提取溶剂,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提取物对德国小蠊的引诱活性.结果表明:用乙醇、丙酮作为提取溶剂时提取物引诱到的德国小蠊数量高于用水作提取溶剂时提取物引诱到的虫数,且与CK差异显著,说明用乙醇和丙酮作为提取溶剂优于用水作为提取溶剂.在提取新鲜的废弃物时,对德国小蠊引诱活性最强的提取溶剂是乙醇,其最佳作用质量浓度为1 g/L;在提取干燥的废弃物时,对德国小蠊引诱活性最强的提取溶剂是丙酮,最佳作用质量浓度为10 g/L.  相似文献   

8.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分别对甘薯中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两类活性物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甘薯中清除羟自由基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水作为提取溶剂,提取剂用量45 mL/g,提取温度为45℃,提取时间2.5 h;甘薯中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剂用量35 mL/g,提取温度为45℃,提取时间3.0 h。在以水作为提取溶剂的条件下,各提取因素对活性物质羟自由基清除效果的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剂用量,各因素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在以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的条件下,各提取因素对活性物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效果的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剂用量、提取时间,各因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竹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用醇提法提取竹叶中黄酮类成分的最佳工艺,为竹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竹叶为试材,以乙醇为溶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竹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试。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再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表明:影响黄酮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是: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实验条件为料液比1:20,60%的乙醇,60℃提取4h,竹叶中黄酮的含量为7.88mg.g-1。  相似文献   

10.
Se^4+沉淀法提取茶多酚及制备工艺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水、乙醇、丙酮作提取剂,用Ca^2 、Ar^3 、Zn^2 等金属离子作沉淀剂,分别提取绿茶中的茶多酚,对其得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Se^4 作沉淀剂,茶多酚的提取率达29.5%,茶多酚硒盐在强酸中最佳转溶条件为料酸比为1:10(v/v),反应时间30min,条件易于控制,且得率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优化工艺条件,从红树林植物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 Dryand.〕树叶中提取具有抗癌生物活性的黄酮。采用传统的溶剂提取法,用乙醇为溶剂,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最佳吸收波长为510 nm处对提取液中黄酮含量进行测定,考察了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这4个单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条件基础上,建立L9(34)正交实验对黄酮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70℃、料液比1 g∶30 mL、提取时间2h,该条件下黄酮的提取率达6.68%。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对有机溶剂浸提干茉莉花浸膏进行研究.就溶剂种类、时间、温度、料液比4个单因素对浸膏提取率的影响进行比对;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温度,料液比,时间;以乙醇作为溶剂最佳提取条件为:时间4h,温度50℃,料液比1:10.  相似文献   

13.
以漳州血柚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以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并测定总黄酮含量,分别对乙醇浓度、超声温度、超声功率、料液比、超声时间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并通过极差、方差及多重比较对提取过程显著影响提取率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固定超声时间为20 min 时,血柚皮超声波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5%,超声温度为55℃,超声功率为200 W,料液比为1:20,该工艺条件下血柚皮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41%,该工艺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操作简单且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14.
《商洛学院学报》2017,(4):62-65
为优选山茱萸果核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以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时的温度、处理时间、料液比以及提取所用乙醇的浓度等条件变化造成实验结果变化。结果表明,处理温度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其次为处理时间、乙醇浓度,影响最小的是料液比;得到的最适提取条件为:以40%乙醇为提取溶剂,在料液比为1:25、温度50℃条件下超声提取40 min,重复提取2次,得山茱萸果核多酚的提取率为8.359%。  相似文献   

15.
Se4+沉淀法提取茶多酚及制备工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乙醇、丙酮作提取剂,用Ca2 、Al3 、Zn2 等金属离子作沉淀剂,分别提取绿茶中的茶多酚,对其得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Se4 作沉淀剂,茶多酚的提取率达29.5%,茶多酚硒盐在强酸中最佳转溶条件为料酸比为110(v/v),反应时间30min,条件易于控制,且得率高。  相似文献   

16.
以山葡萄籽为原料,使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溶剂萃取法两种方法提取原花青素,并实验探讨了不同的溶剂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通过盐酸-香草醛法对得到的原花青素进行了含量测定.对比两种方法得出结论:在25℃下,以乙醇为溶剂,使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的原花青素的提取率较高,而且纯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17.
以工业下脚料大豆胚芽为原料,经烘干、粉碎、过筛后,以乙醇为溶剂水浴振荡提取胚芽中的黄酮,对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液料比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通过4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实验优化大豆胚芽中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和液料比对黄酮的提取率有一定的影响,各因素的影响次序为:液料比>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用乙醇-碱液法提取红橘果皮中的橙皮苷并对其分析.通过正交试验,探究出红橘果皮中橙皮苷的最优提取工艺:采用95%乙醇(p H=12)的混合液,温度65℃,回流提取4 h,在p H=4的条件下酸析,提取率最高,为3.63%.紫外图谱显示在289 nm处有显著吸收峰,红外图谱显示其与标准谱图吻合度高,证明是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以臭牡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考察目标,利用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溴([bmim]Br)离子液体水溶液为提取剂,提取臭牡丹中黄酮类化合物.分别考察了离子液体浓度、料液比、微波功率、p H值、提取温度和时间对臭牡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臭牡丹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离子液体浓度为1.0 mol/L,料液比为1∶30,微波功率为500 W,p H值为8.0,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4.318%.与传统乙醇提取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溶剂使用量少、绿色环保、提取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甲醇、水-乙醇、水-丙酮3种混合溶剂溶胀不同交联密度的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钠4个吸水树脂样品。假定混合溶剂的Huggins参数"1与混合溶剂中劣溶剂的体积分数F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正比例关系,即"1=k F,将溶胀倍率与混合溶剂体积分数F关联作图求得交联点间分子量。实验结果证明该假设正确,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测定吸水树脂的交联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