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今年,教育部将结合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启动“高校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的重点是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工程实施中,中央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高校将充分利用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契机,整合资源,加大国家实验室、国家科学中心、大学研究院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力度,组建高校国家实验室,加强学科交叉,完善区域布局,进一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今年,教育部还将启动“高层次创新性人才计划”,把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吸引和创新团队的建设作为高校发展战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高校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起,教育部启动“高校科技创新计划”,并委托科技委组织专家研究“高校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实施创新计划必须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特别是体现国家意志和目标的多学科交叉的大科学战略。本期刊发的三篇文章即是有关人员对高校科技发展战略框架、建设创新体系及研究型大学提出的建议。随着《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怎样革新高校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其科技优势;如何建立公正、科学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对整体科技实力、科技成果水平、创新人才的评价等等,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符合人才培养发展要求的辅导员队伍是每所高校都要面对的课题.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高校,江苏科技大学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创新了辅导员工作模式,不但为“卓越计划”实施注入了活力,也为学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培养行业卓越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当前高校实施第二课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首先阐述了“卓越计划”实施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的建设内容,然后以天津科技大学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第二课堂建设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资源建设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分析了第二课堂建设对行业卓越人才个性化培养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3、促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2004年将全面启动“985工程”二期建设,对“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进行中期评估;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高校科技创新计划、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等,形成全方位促进高水平大学和重  相似文献   

6.
高校尤其是“双一流”建设大学必须勇担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必须主动参与到产学研深度融合中,为有效衔接、贯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良性循环探索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加强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永恒课题。近年来,各高校以“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载体,培养了一批创新型本科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校全体师生的共识,高校通过营造浓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建立完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课程教育体系、夯实校院两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全面推进各层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等工作,开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高校应立足优势学科,依托学科和专业建设,做好项层设计,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开展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发展高等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形势决定了发展西部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当前 ,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同建国以来国家通过“一五”、“二五”计划、“三线建设”对西部的重点支持建设有着明显的区别。西部大开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并按照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指导下实施的战略决策。在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实施的我国西部大开发 ,一靠政策 ,二靠人才 ,三靠科技。政策创造环境 ,人才改变世界 ,科技推动发展 ,科技以人为本 ,人才的源泉在高校 ,因此 ,西部高校应成为西部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高科技产业的孵…  相似文献   

9.
建设研究生创新中心 打造研究生创新团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全面实施,如何聚集高校优秀的科研力量,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在优势学科和重点领域做出相关的创新成果,是研究生创新计划走向纵深的一个重点。在科研活动“社会化集体协作”的背景下,作为高校最具活力、最为活跃的研究生创新团队,不仅是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力量,也是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的一个主要生长点,更是繁荣学术科研、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力量。而打造结构合理、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的研究生创新团队,促成一些针对各学术领域中的前沿、现实社会中的重点热点以…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985”工程之后第三个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2011计划”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至今,虽然历时仅仅一年,但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只有真正明确“2011计划”的实施宗旨,创新体制机制的思路,以科技体制改革带动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能力全面提升的模式,才能真正将计划落到实处,起到更好的协同创新和聚集效应,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1.
月度扫描     
《留学生》2010,(12):4-7
深圳开始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 [经济日报]深圳市日前决定组织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孔雀计划”重点围绕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战略目标.以推动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等支柱产业.培育新能源、互联网、生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聚集一大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  相似文献   

12.
“人才强教”是新时期首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是北京市教育大会确定的重要任务之一。为加强北京市属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首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2004年,北京市教育大会提出实施“人才强教”战略;2005年,市属高校“人才强教计划”正式启动,市财政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建设;2008年,第二期“人才强教深化计划”出炉,市教委在一期基础上加大了对杰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资助力度,健全人才管理制度,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与政策。为了梳理“人才强教(深化)计划”的实践历程,总结先进经验并启迪未来,从本期开始,本刊和北京市教委人事处以及各市属高校联合推出首都人才强教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13.
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服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8年 1 2月教育部颁布的《面向 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研究型大学体现国家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 ,是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来源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重点建设高校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 ,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方面 ,责无旁贷。为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 ,改变教育观念 ,改革教育体制和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其中学生课外 (第二课堂 )的创新实践环节的重要作用也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本文着重探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研究型大学创造性人才培…  相似文献   

14.
资讯     
教育部等出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决定联合实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111计划”以建设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手段,加大成建制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引进国外智力的层次,促进引进海外人才与国内科研骨干的融合,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共同培养博士研究生,在高等学校汇聚一批世界一流人才,率先建立起一批具有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全面提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教育部:高校资助工作评估…  相似文献   

15.
高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作为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以及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主力军,应该把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应有贡献当作使命,同时利用学科、人才集成优势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西北大学作为地处西部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近年来牢固确立了“科学研究是强校之本”的办学理念,按照“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水平大学建设重中之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又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转变思想,建立适应学校自身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我校引进优秀人才“百人计划”的实旌情况的论述,阐述了我校在引进人才工作中的新思路,重点突出了“百人计划”实施几年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高等理科教育》2014,(2):F0002-F000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l”工程重点建设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18.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现代大学的使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的使命在于求真、创新。大学要弘扬实事求是精神,追求真理,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学要准确把握世界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和高校自身的需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大学要坚持“以变应变”之理念,努力推进大学的观念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我国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中的一次成功的制度创新,对全国高校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四川大学于1998年实施此计划以来,将崭新的思路逐步运用在高层次人才及教职工的人事管理上,先后开展了“引进人才计划”和“985平台工程”、“214重点人才工程计划”,尤其是2005年开展的新一轮的人事改革,重在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将灵活、创新的机制引入到全校教职工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当中,从教职工的筛选聘用、升等晋级、考核奖惩等环节,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白瑜 《神州学人》2002,(9):20-20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有别于其他的人才计划,是集选才、引才、奖励及支持四个层次为一体的人才引进计划。这一计划的实施有力带动了高校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养,目前已成为高校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服务的主渠道。同时,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打破了高校以往“大锅饭”的分配方式,为高校人事及分配制度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机制,为普遍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带了个好头。可以说,没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10万元津贴的大胆创新,就没有现今全国高校普遍实行的岗位津贴制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在学科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是在传统学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