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尊重民意表达,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维护广大群众合法权益的现实需要,也是改进社会治理模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长远需要。虽然近年来三峡(重庆)库区在民意表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体制机制、特殊区情以及群众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当前民意表达状况仍与时代要求、民众期盼不相适应,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才能实现民意表达的制度化、法治化、有序化。  相似文献   

2.
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三方作为社会力量介入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它既是协同治理理论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应用,也是对社会矛盾新特征和价值诉求的深刻把握。它以专业性、中立性、开放性契合社会矛盾的可调节性质,拓展了社会治理的效能,弥补了政府全能性管理的不足。然而,第三方介入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仍面临诸多挑战,亟需大力培育第三方组织,完善第三方介入的工作制度,加强第三方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法治建设,使第三方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中更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基层治理实践中推动了自上而下的党政任务驱动向自下而上的市民诉求驱动的逻辑转变,形成了全域中心工作的治理逻辑。基于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的实践研究发现,以市民诉求驱动的全域中心工作的工作范围具有全域性与外部性特点,工作时限具有全时性和紧急性特点,动员范围具有全员性与整体性特点,考核形式具有全程性和双重性特点。以市民诉求驱动的全域中心工作的治理逻辑得以可能,主要依赖于市民诉求为先导的社会动员机制、技术平台为支撑的数字治理机制,以及政治统合为协调的整体性治理机制。这些机制有效衔接市民诉求、上级政府与基层组织之间的关系,克服全域与领导注意力有限之间的张力与矛盾,使一套快捷响应民众诉求的治理体系得以建立,但也仍面临群众诉求不规则与群众评价主观化的问题,从而对基层治理秩序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的中国处于危机的频发期。有效治理危机至关重要,更是社会的呼唤。当前中国危机管理的困境,究其本质在于陷入了“政府主导的非常态应急”的窠臼。要走出困境,就必须跳出传统的危机管理,而代之以现代危机管理的思路: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常态的危机管理机制,实现政府危机治理逐渐走向危机善治,实现从传统单一的强势国家、政府单一主体的、单向度的管理向多主体的、双向度的、开放式的社会整体危机治理网络转变。  相似文献   

5.
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路线贯穿于我国政府治理的始终,治理的民主化则是善治的根本。"公民"与"公民参与"作为善治与群众路线的连接点,从善治的角度阐述在农村乡镇政府治理过程中,将群众路线与政府治理相结合,从民主意识、民意表达和民意落实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农村乡镇政府治理中的非民主问题的对策,以提高乡镇政府治理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6.
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是矛盾的多发期,一些矛盾处理不当会导致群体性公共危机。本研究总结了公共危机产生的种类与原因,归纳了政府积极传播对化解公共危机的作用。通过对公共危机中有害信息传播规律的分析,并联系我国当前的传播现状—传播理念、方法、方式滞后。因此,要加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实行政府信息公开网络管理,增强政府议程设置能力,重视意见领袖的引导力。提出改善公共危机中的政府传播需要改造传统的"政务流程",完善危机政府传播机制,构建政府传播的电子政务平台。  相似文献   

7.
参与视角下大学生社会公益困境的分析与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治理理论的发展和公民社会的兴起,从外部环境上促进了中国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公共参与的扩大,中国非政府组织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不断呼唤第三方力量,公民参与意识的提升的同时,环顾不断涌起的高校公益组织,它们作为NGO的雏形,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也遭遇着发展的困境。通过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不仅要从高校公益组织自身而更要从社会公益整体发展瓶颈的突破需求角度对参与各方提出更高的诉求。  相似文献   

8.
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有效",不仅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制度设计要求,也是回应城乡社会各种诉求的政策实施目标.基于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70年来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内容分析,可以发现:既有研究呈现出从宏观的理论建构到微观的个案分析、从内涵解释到多维度拓展、从抽象化主题论述到具体化逻辑演进...  相似文献   

9.
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作为提升治理水平的创新方式,发挥着政治引领、服务导向、矛盾协调及文化塑造等重要作用.但在治理实践中,治理理念陈旧、内源性矛盾凸显、体制机制构建欠佳、资源利用低效等问题成为社区治理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升社区治理实效,应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创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工作方法,筑造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全球推广和不合理的社会政策的影响,西方当代社会危机更加突出,与此相伴随的新社会运动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和走势。其表现在区域性分布广泛,政治性诉求更加突出,参与面更大,组织性也更强。西方国家未来新社会运动的发展频率将更高,范围将更广,政治诉求也将更加突出,反映出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所蕴含的危机认识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全球社会治理方式的趋势已经由传统官僚式性构型,逐渐转向社会化、民主化的横向网络治理模式,而这种模式主要表现为社会性构型的治理模式。通过分析4种构型下的体育治理模式、特征,探讨不同社会构型的治理方式和其背后所支撑的政策思考。以协同治理和多中心治理理论为依据,对社会性构型下体育治理的社会关系网络和指标关系网络进行分析,旨在为体育治理研究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英国率先建立了公共服务体系,并对公共服务进行了多次改革。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的公共服务改革具有了示范作用,各国政府纷纷效仿。总结英国的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经验对中国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有借鉴意义。英国的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共治的基础是分权;英国的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模式是共治。而中国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治理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包括:体育场地配置不平衡、不充分制约了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不充分;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市场机制不健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碎片化。得出启示:促进中国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平衡发展;构建中国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的"强政府-强社会"模式;建立健全中国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的市场机制;加快中国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治理从碎片化向协同性的转向。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时代,体育社会组织被赋予了新的定位。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已成为历史必然。但由于政社不分的结构性弊端、行政化治理趋向依然存在,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结构不完善、资源过度依赖、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加之公民社会发育不良、民众认同度低,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还存在诸多障碍。为此,应优化制度环境,提升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与服务能力,增强社会认同度与参与度,鼓励和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  相似文献   

14.
以国家治理为视角,采用文献参考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困境,提出了新的发展路径。现实困境是:由于传统的体制机制束缚,政府主体的强势与非政府主体的弱势,导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社会化程度不高;由于相关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渠道狭窄、合作机制缺失,导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偏低;由于纵向层级化整合机制与横向网络化协调机制矛盾交织,造成体育公共服务治理机制运行不畅;由于技术落后、人才匮乏,造成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的专业性不强。发展路径是: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化治理格局,优化有法可依必依的法治化环境,建构运转高效有序的智能化机制,提升体育公共服务专业化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摘要:体育类社会服务机构是体育社会组织中的一种,具有公益性、实体性、民间性、服务性的特征,在政府转变职能的背景下,其是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但是,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对体育类社会服务机构都少有关注,相关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基于此,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治理的角度,提出通过构建体育类社会服务机构内外部治理结构,完善体育类社会服务机构的治理,进而尝试寻求解决体育类社会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的路径,填补研究的空白。研究认为:1)体育类社会服务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以理事会为核心,理事会代表组织各利益相关方行使决策职能,共同对组织进行治理。监事制度是组织内部自律的体现,通过监督理事会和执行机构负责人,防止内部出现违背组织使命的情况。2)体育类社会服务机构的外部治理包括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监督。  相似文献   

16.
应用逻辑思维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探索了公共体育“多中心治理”结构优化问题。从公共管理学多中心治理结构理论维度,对体育部门、体育社会组织、体育志愿者、公民的结构职能进行分析,为建立公共体育多中心治理结构及模式,将发挥体育利益主体驱动力,形成高效运转机制,促进公共治理结构创新发展,推动公平公正透明的体育治理构造机制建设,这不仅促进了体育供给结构和水平提升,而且成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以善治理论为视阈,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进行研究.解读了善治理论的产生渊源,分析了“善治”引入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价值,最后指出了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善治”路径: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实现公共体育权利中心由体育行政部门向社会主体的转移;建立互补协调的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供给机制;建立有效的公共体育服务回应机制及其社会监管机制;建立公共体育服务的多元绩效评估机制;建立政府间、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主体间及其与其他公共部门间的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赛事安全风险防控对体育竞赛表演业的规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实践指导价值。在我国体育赛事审批权取消背景下,群众性和商业性赛 事规模急剧增加,而赛事安全风险防控相关的理论研究却有所不足,尚缺乏体育赛事安全风险防控治理模式。为此,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英国里奇韦挑战赛和美国硬石100英里耐力跑的安全风险防控治理经验,发现英、美越野跑赛事的安全风险防控治理以政府规制和依法治赛为治理理念,坚持相互协作、互相制衡的治理原则,总体呈现出规范化、法制化、流程化及科技化的治理特色,形成了社会政府型和社会主导型的治理模式。基于案例分析,提出我国体育赛事安全风险防控治理应加强政府规制,营造体育赛事安全监管环境;制定执行标准,强化体育竞赛表演业行业自律能力;鼓励社会参与,制定体育赛事安全风险应对方案;塑造安全认同,筑牢全域人员职业素养根基。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在社会企业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之间建立一种学术联系,基于社会企业的视角探寻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能力建设的路径,为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能力建设提供新视角。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及理论分析法。研究结论为:社会企业作为一种运用市场的理念和模式实现公益目标的创新型社会组织,能为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能力建设提供启示。基于社会企业的视角,分别从内部治理能力、组织发展能力、外部拓展能力、公益开展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能力建设的路径。内部治理能力建设,就是要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组织发展能力建设,就是要实施市场营销策略和培育社会资本;外部拓展能力建设,就是要强化信用意识和承担社会责任;公益开展能力建设,就是要提高体育发展能力和健康促进能力。  相似文献   

20.
摘要:在社会老龄化和城镇居民迁居的时代语境下,广场舞不仅仅是一个关注全民体质健康的话题,更是一个聚焦民生,传递社会正能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科赛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为基础,对广场舞现象进行研究。认为:广场舞现象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和觉醒,以及对当代生活的文化诉求。广场舞兴盛的根源是人口老龄化视角下,中老年群体对体质健康的担忧,对养老支持和公共医疗保障的呐喊。同时,也是城镇化建设和城市迁居背景下,中老年群体对构建新邻里关系的渴望。广场舞引发的社会冲突,是为了让我们更加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供给与规划,更加关注民生健康需求、人权利益诉求以及公共道德的培育。并进一步从政府公共治理、公民自治以及社会协同治理3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广场舞现象的社会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