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带领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完成历史任务和取得伟大成就所形成的一系列精神的集合。在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中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把握其助推“德技并修”人才培育、拓展“大思政课”建设资源、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等当代价值,审视其融入现实境遇,用“大格局”协同育人、使“大先生”教师提质、让“大课程”教学增效、以“大资源”平台优化,系统探索实践路径,真正实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承与弘扬,提高高职院校“大思政课”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红色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牢记党的理想信念,成为党和国家未来的担当者和历史使命的继承者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体现、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三方面,探讨伟大建党精神如何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标识,作为党的精神谱系的源头,生发于党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百年生动实践,生动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内蕴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人的时代要求,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现实需要,是激励大学生勇担历史使命的有效路径。从党史学习教育的角度探索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需要以深化课堂教学为立足点,以网络教学为重要补充,以第二课堂为着力点,以加强社会实践为落脚点,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将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课,构建立体化教学体系,引导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有效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渗透力、震撼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立德树人成效、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党史观、厚植崇高理想信念,要有机融入伟大建党实践故事、伟大建党精神内涵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要发挥思政课教师关键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用好红色资源开展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5.
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创造实践,指导着百年大党的奋斗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和高度凝练。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现实需要,也是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应从提高政治站位、优化教学内容、探索多元方式等路径入手,实现育人目标与精神传承同向同行,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为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部署,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由福州大学、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福州大学研究基地主办,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省团校、福建省青少年研究会承办,《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等协办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论坛”于2023年5月20日在福州召开。  相似文献   

7.
邹勤  张震 《教育探索》2023,(3):64-67
伟大建党精神深刻揭示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创造辉煌史诗的精神密码,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学理依据在于二者价值导向贯通、思想来向互通、内容倾向融通、行动指向共通。伟大建党精神以其执着精神、担当精神、无畏精神和无私精神为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提供价值引领。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中“讲准”“讲清”“讲实”“讲活”,须坚持教学目标与顶层设计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鲜活史料与活化教法相统一。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被列入大会的主题,“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则是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最早生成和最为重要的精神形态,具有其鲜明特征、科学内涵和丰富样态,进而也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精神谱系,亦即建党精神谱系。建党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子级谱系形态和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一体三层五面”的内在结构,绘就了宏大而有序的精神图谱。从价值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对建党精神谱系进行多维考察,从学理层面对其本然依据、实然逻辑和应然规范进行深入探究,对于厘清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特别是科学统筹、协调推进建党精神谱系的研究和宣传,大力推动建党精神谱系的时代化、具体化、大众化,使之内化为全体党员的政治思想自觉,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激发学生使命担当意识、锤炼学生艰苦奋斗品格、树立为民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诉求在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有待拓展、载体有待扩展、实践方式有待创新。基于此,开设“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相关选修课程,建设红色展馆和网络公众号,常规化开展红色主题活动,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张立双  杨淑艳 《教书育人》2023,(36):102-10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同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也为高校思政课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提供了生动丰富的素材和营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融入使思政课教学目标更鲜明、理论教学内容更生动、实践教学形式更多样。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进一步凸显了精神谱系的历史意蕴和当代价值,并直接助力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1.
将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对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立德树人根本性任务的推进和实现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年前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包含理论根基、实践特质、行动品格与价值目标等四维逻辑构成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精神。这一精神的理论、实践、行为、价值等四维逻辑内涵紧密联结、相互作用、辩证统一,是其自身得以发挥作用和彰显优势的重要机理所在。立足新时代,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向学生讲好伟大建党精神,需要把握思政课所具有的思想性和理论性特点,在思政课教学中立足和着眼伟大建党精神的四维逻辑构成进行内容方面的设计安排,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尤其是坚定对党的领导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从而有效推进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为党、国家和人民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2.
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首先需要明晰两者构成契合关系的前提,即解决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什么能融入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在理论根基、育人价值、现实需要上高度契合,为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可行性、合理性、必要性。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本要点,以其生成逻辑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以其精髓要义融通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在实践上,要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实践转化,推动教学方法创新,丰富教学方式,保障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高效融入。  相似文献   

13.
100多年前毛泽东等人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的岁月创造了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时代将这一精神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继承和发扬光大,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使命。伟大建党精神充分融入高校思政课中是新时代的根本要求,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选择,是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路径。大力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包括应以坚定“四个自信”为基点阐释伟大建党精神、以阐释伟大建党精神为抓手引领学生的理想和信念、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帮助学生感悟伟大建党精神、有效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媒体永续承载和弘扬这一伟大建党精神,从而不断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4.
伟大抗疫精神作为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取向、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对进一步培养新时代青年家国情怀、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可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线上网络教学”等形式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彰显课程本质属性功能、推动课程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契合课程政治育人价值目标。在思政课教学中,要重点把握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内在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规划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意义等内容,并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教学内容设计,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课堂。  相似文献   

16.
闫姝羽 《科教导刊》2023,(18):98-100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精神基石,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教育资源。伟大建党精神具有显著的思想政治价值,文章简要分析了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提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现实路径,旨在为后续高职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近代以来激励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晶。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正确理解红色基因的核心内涵,把伟大建党精神孕育红色基因及革命精神谱系与时代相互融合促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神特质。把伟大建党精神孕育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规划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学的系统布局,抓住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学的主体课堂,激活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学的实践课堂,引领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学的网络课堂,用好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学的社会课堂。  相似文献   

18.
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丰富深厚的发展逻辑,中国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艰苦历程是其历史逻辑,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伟大建党实践是其实践逻辑,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精髓是其理论逻辑。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航向标”,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命线”,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强基石”,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定盘星”。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培育时代新人的现实要求,是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实践需要,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有效路径。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在“深化”上持续下功夫,要在“融入”上持续下功夫,要在“善讲”上持续下功夫,要在“分工”上持续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讲好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讲好伟大建党精神是提升课程理论性与思想性,有效实现课程立德树人成效的关键所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需要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精神的关系,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以及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间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坚持课程特色与学科支撑、深耕学理与讲好故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生成的伟大精神,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关键组成。基于此,以厘清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承意涵、挖掘优质资源与把握资源特性为切入点,探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的实践路径,进而针对性地制定思政课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法,旨在深化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认知与认同,引导其传承红色基因,在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中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