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王情 《江西教育》2024,(19):87-89
幼儿园劳动教育是指幼儿在亲历实践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体力和智力改造外部世界,从而获得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方面的发展,并在劳动中获得各领域学习与核心经验的一种教育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三全育人”,培养幼儿崇尚劳动的品德,使其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本文结合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从“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角度,对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邹竑 《上海教育》2022,(19):30-31
<正>“开门办劳动教育,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上海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从20世纪80年代起,坚持所有高二学生进行为期一周时间开展农村劳动实践,近40年从未间断。近年来,上海以承担教育综合改革、高考综合改革、“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基础教育改革等试点任务为契机,于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教育改革方案》中就提出了“构建校内外合力育人共同体”的理念,把协同育人体系建设作为办高质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自2020年以来,高校劳动教育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相关社会实践及学术研究活动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但现有研究也发现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不足是政策落地过程中的普遍问题,阻碍着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为梳理相关政策精神的落地情况及具体实施中的困境,从“三全育人”工作理念的视角,探索高校劳动教育中观体系构建路径,通过思辨研究,发现以“三全育人”理念指导劳动教育体系构建具有理论可能性和现实操作性。从全员协同、全过程融通、全方位集成的视角,劳动教育中观体系可从统筹规划、主体协同、多元集成、纵向贯通、优化评价等五个维度构建。  相似文献   

4.
“五育”融合作为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五育”融合视域下,以初中生劳动教育为中心环节,探索以班级为单位,协调各方,为学生提供劳动教育机会,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劳动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的实践路径。实践表明,初中生劳动教育实践应加强学科融合,构建班级劳动课程体系;健全评价制度,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建立“四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创设劳动情境,增强学生体验。  相似文献   

5.
陈玲萍 《科教导刊》2023,(23):85-88
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拥有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将劳动教育融入新工科的实践教学中,构建基于真实劳动实践场景的“两结合、三实际、四维度”的“劳动+”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用劳动教育赋能实践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习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劳动态度、劳动观念以及劳动精神,在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水平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构建及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培养德学兼修、爱岗敬业的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6.
“五育融合”是当前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命题,劳动教育在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地位、纽带作用和综合育人功能。落实“以劳促全”育人成效,化解“劳育分离”困境,需要从内容、特征两个方面厘清劳动教育的内涵,从回归人的本质、回归教育本质和回应社会发展三个层面理解其价值意蕴,基于教育生态理论,从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支持保障和评价反馈四个体系探索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在构建中国特色劳动教育体系中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育是通过向学生传递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使学生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辅导员作为高校劳动教育的主力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在工作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导,以日常管理为依托,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和就业指导为载体,以资助育人工作为抓手,构建“两融三助、五位一体”的实施路径,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立德树人体系,推动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培养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周海峰  王迅  华宏斌 《科教导刊》2023,(20):133-135
高校后勤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是职责所在、安全所需,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为改善高校后勤安全教育,文章首先阐述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对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三全育人”视角,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后勤安全教育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仍存在育人主体单一、育人过程不连续、育人模式不完备的现实困境。“三全育人”理念为高校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指明了行动方向,高校在明确劳动教育价值意蕴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统筹学生发展全过程、增强劳动教育立体化渗透,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正向功能,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相关文件。乡村小学如何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加强学生劳动教育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城西小学基于实际,构建了“劳以致远:新时代乡村小学劳动教育模式”,并进行了实践探究。学校研制“三维”目标体系,指向新时代新思想;构建“三级”教育内容,指向新时代新使命;创设“三条”劳动教育途径,指向新时代新能力;创建“三展”教育评价,指向新时代新希望。学校的劳动教育循序渐进式推进,教学质量实现螺旋式上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劳动品质得到了跟进式培养,取得了理想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邵爽 《辽宁教育》2023,(10):66-69
劳动教育是生命成长教育,是全人教育。沈阳市浑南区实验小学在“儒雅教育”哲学思想的指引下,以“尊重友善、团结奋斗、求实创新”为学生行为标准,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三园一区”劳动育人体系,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创新劳动教育评价,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促新的综合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2.
劳动是获取真知的实践活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时代新人的过程中不可或缺。学校作为劳动教育的主阵地,要给学生搭建劳动实践的平台、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提供参与劳动的机会。学校结合实际,积极推行“三主三辅三基地”劳动教育模式,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联动机制,使劳动教育常态化。文章从劳动教育育人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特色文化几个方面阐述农村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谷颖 《教师》2024,(9):3-5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高职院校一项紧迫而复杂的任务。在这一背景下,“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应运而生,“三全育人”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然而,要将理念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教育实践,并非简单之举。高职院校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大力推进德育实践,这一过程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德育实践中同质化倾向较高、实效性不足、师生情感互动缺乏。因此高职院校德育实践必须关注重要节点,实现因材施教、坚持实践导向,精准施策、以学校育人为主,关注师生双向互动,加强德育全过程管理,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成为热点。根据国家关于开展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和总体目标,地方高校应加强劳动精神学习宣传,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分类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探索具有可行性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在劳动教育中要努力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社会的支持作用,真正在劳动教育中贯穿“三全育人”理念,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使得教育效果最优化。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参与社区劳动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更能让学生积极融入社会。以社区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阵地,加强劳动教育内涵建设,推动“劳育”与其他“四育”的一体协同,将“劳育”融入教学改革和实践育人环节,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立德树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三全育人"是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后勤工作在高校"三全育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方面具有广泛性、全人性、长效性和渗透性的独特优势.高校后勤如何通过育人功能来发挥育人效应,与教学部门协同构建有效的"三全育人"体系是高校后勤服务思考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后勤服务实践经验,探讨高校后勤参与"三...  相似文献   

17.
章振霖  李情 《林区教学》2023,(12):101-104
以传统维度劳动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引出元宇宙视域下劳动教育的变与不变,并展望以元宇宙为育人框架,劳动教育为育人内容,“三全育人”体系为育人纽带的全新元宇宙劳动教育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8.
覃燕 《广西教育》2023,(4):25-28
本文论述柳州市雀儿山路小学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以实践体验、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为主要活动方式,建立“小雀娃爱劳动”争章的评价机制,整体构建学校“小种子”劳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落实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根据义教生物学课标要求,探索在我校智慧农业基地中开展“玉米的栽培”跨学科教学实践。通过农耕中的实践活动,实现对学生劳动素养和探究实践素养的双提升。  相似文献   

20.
“五育并举”“三全育人”是我国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在教育不断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教师要把握学科特征,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读懂题目,体会题目内涵,剖析题目的隐藏条件,提高解题效率与正确率。文章就“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理念下创新高中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