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游戏的时间又到了,像往常一样,孩子们在草地上开心地玩着。有的钻山洞,有的爬攀登架,还有的滑滑梯、过小桥……忽然小桥边传来熊炯宇、谭几个小朋友的叫声:“不好了,杨雳快要掉下去了。”我跑去一看,可不是,杨雳一只脚踩空了,正用手使劲抓住桥栏杆。旁边的小朋友一嚷,杨雳吓得快哭了。其实,以前也经常有小朋友踩空,遇到这种情况,老师总是马上跑去把他  相似文献   

2.
这里有好多猴子在玩耍,请你数数山上有几只,地上有几只,攀登架上有几只,比比哪儿的猴子多,哪儿的猴子少。然后,再数数大猴子有几只,小猴子有几只,小猴子比大猴子多几只。  相似文献   

3.
在轻快的音乐中,幼儿任意玩起了纸棒,有的在舞小棒,有的在玩“赶小猪”游戏,有的在玩“轿抬子”游戏……教师:瞧!这两位好朋友在说悄悄话呢。大家能听到她们在说些什么吗?幼儿:听不到!教师转向那对好朋友:你愿意把你听到的话告诉大家吗?一幼儿:她说星期天妈妈带她去公园玩了!一幼儿:她说今天早上老师表扬她了!正是由于纸棒的神奇——可以听到好朋友的悄悄话,幼儿已迫不及待地俩俩合作玩起了“说悄悄话”的游戏。有的幼儿在神秘地说,有的幼儿边听边笑,有的幼儿边听边点头......当幼儿玩意正浓时,教师及时发挥引导作用,向更深层次推进,把刚才…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要使他们增长智慧。例如,在进行一年级“加减法口述应用题”的教学时,我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出示如下一幅图,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学生:“图上画的是猴子。”老师:“这些猴子都呆在什么地方?”学生:“有的猴子在树上,有的猴子在地上。”老师:“树上有几只猴子?地上有几只猴子?”学生:“树上有4只猴子。地上有3只猴子。”老师:“你们比较一下,这些猴子都一样吗?”学生:“有大猴  相似文献   

5.
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常会发现:一个班里总有几个“淘气包”,上课时坐立不安,吵吵闹闹。怎么办?有的教师的绝招便是将宝押在“奖励”这张王牌上——“小朋友,别吵了,好不好?认真听课的话,阿姨给你一朵红花”,“好好画画,如果听话,等一会给你玩冲锋枪”……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从而遵守纪律,认真学习了。果能如此?  相似文献   

6.
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灵川县大圩镇雄村初中 王志超  曾听人谈起这样一件事 :在某幼儿园的教室里 ,老师在黑板上画着一棵树、一条河和一块草地 ,在讲台上摆有一只玩具白兔、一只猴子和一只鸭子 ,要求小朋友为它们找“对象”。一个小女孩走上讲台 ,她把小白兔放在草地上 ,把小鸭子放在河里 ,小猴子放在树上。另一个小男孩走上讲台 ,他把小白兔放在河里 ,小鸭子放在草地上 ,小猴子在半空中……此时 ,台下的小朋友都说 :小女孩正确 ,小男孩错误。老师没有表态 ,让小男孩陈述理由。小男孩说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 ,小白兔在草地上玩得浑…  相似文献   

7.
“刘露露,去大一班老师那里拿盒磁带来。”教师边整理插线板边吩咐着。几分钟后,刘露露拿着磁带回来了,教师表扬她:“露露真能干,真聪明。”刘露露转身跑回自己的座位。教师接着说:“我现在要请聪明的小朋友当仙女,让她请休息好的小朋友一起在宇宙飞翔。”很多孩子都举了手。但是,教师又说道:“刘露露,你去请乖的小朋友一起玩。”于是其他幼儿都不说话了,期待着她来请自己。刘露露一边做飞的动作四处跑,一边不时指着一个幼儿说:“我不请你,你笨得很。”结果,10分钟她只请了三个幼儿。自由活动时间,刘露露和两个幼儿想玩游戏“老鹰抓小鸡”,…  相似文献   

8.
教师:(另一位教师抱着兔子在门外敲门)“听!谁来了?”(教师开门)“喔,客人来了,小朋友你们看是谁?”众幼儿:“小白兔。”“兔子。”“小兔子。”“兔儿。”教师:“是兔子。”(先请三位幼儿学说,然后请全体学说。) [评:教师注意动物名称的规范化。] 教师:[兔子想走,教师用手托在怀里,另一手顺毛抚摸免子的背部,然后让它蹲在桌子上。)“你们看,兔子头上长着什么?”幼儿:“长着两个耳朵。”“有着长长的耳朵。”教师:“对!兔子头上长着两只长长的耳朵。”(教师请未举手幼儿回答)。未举手幼儿:(边做手势)“兔子头上长着两只长长的耳朵。”教师:“小朋友,看看兔子头上还长着什么?”幼儿:“有两只眼睛。”“兔子头上有两只红红的眼睛。”  相似文献   

9.
安静的教室内响起了优美动听的乐曲。随着乐曲声,教师朗诵道:“早晨,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欢欢来到草地上……”一个绒毛玩具小熊猫出现在“草地上”。教师说:“小朋友,来给欢欢找朋友吧!你们给它找什么明友呢?”“我纷欢欢找小松鼠”,“我给欢欢找小白兔”,“我给欢欢找猴子”,“我给欢欢找大象”,“我给欢欢……”教师接着问:“你给欢欢找的朋友准备同欢欢一道去什么地方玩呢?”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我在组织幼儿玩“谁的飞机飞得高”游戏时,开始我只是示范几次,就让幼儿自由玩,我在一旁看。我发现有几个幼儿玩了一会,就不玩了,他们还走到我身边说:“老师 ,我不玩了。”我请他们去和大家一起玩,可他们还是不愿意。这时,我拿起一架纸折飞机,一边向空中丢 ,一边说:“我的飞机飞得好高。”小朋友听见了高兴地围过来,一边玩 ,一边说:“老师,我的飞机也很高。”“我的飞机会转弯。”“我的飞机飞得远 !”那几个说不玩的小朋友也玩起来了,一边玩一边说:“老师,看我的飞到哪里去了 ?”这说明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极易受…  相似文献   

11.
导入新课后,揭示摩托车实物(个别幼儿情不自禁地说出了车的名称。) 教师:对!大家一起跟我说,这是一辆摩托车(正音:辆,读liang;托,读tuo)。教师:大家仔细看看摩托车是什么样儿的,摩托车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下面还有什么? 幼儿:摩托车的前面有只灯,有扶的把手,还有那个象箭样的东西。教师(边指部件边说):摩托车的前面有一盏灯,  相似文献   

12.
运用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我根据教学目的来设计数学游戏形式和内容。例如让每个幼儿手持一根尼龙绳(绳的长短不一),让幼儿自由结伴,边念儿歌“尼龙绳,真漂亮,有的短,有的长,找朋友,比一比,谁的短,谁的长”,边比较绳子的长短,在玩中懂得物体的长短是比出来的,只有两样东西或更多的东西放在一起时才可比较长短。我还常和小朋友一起做《找椅子》游戏。请几个小朋友听琴声唱歌绕着小椅走(椅子数比小朋友数少1),琴声一停就立即找椅子坐下,结果总要有一个小朋友坐不到椅子。通过这一欢快的游戏,巩固了幼儿对“几比几多1,几比几少1,几和几一样多”的认识。我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设计和安排  相似文献   

13.
今天下午我带小朋友进行户外活动,教幼儿玩“贴人”的游戏。可孩子们到了场地上后,有两个小朋友在墙角边发现了两条蚯蚓,并一下子喊了起来,接着许多小朋友也都围了过去,有的叫,有的喊,有的直拍手,还有的要用脚去踩,吵了起来。我忽了,连忙大声说:“小朋友,我们要玩游戏了,快来排好队。”可是他们理也不理,我去拉他们,可谁也不听我的。我急得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时,指导老师陈老师来了,她了解情况后,到办公室里拿来了一个小盒子,把两条蚯蚓装进了小盒子,并对小朋友说:“这是蚯蚓,等玩过游戏后,老师再给你们看,还要告诉小朋友,蚯蚓有什么本领。”这下小朋友可高兴了,很快排好队,玩“贴人”的游戏  相似文献   

14.
<正>设计意图大班下学期,幼儿即将进入小学,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留意各个活动环节的时间安排。比如,每天12点进餐时提醒幼儿:"到午餐时间了,你们知道几点了吗?"最近,有的幼儿会主动问:"老师,现在几点了,我妈妈怎么还没来接我?"有的幼儿问得令人忍俊不禁:"老师,她玩那个布娃娃好久了,是不是有1个小时了?"实际上,"她"只玩了10分钟。看来,多数幼儿已经感知到时间在自己生活中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要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还要主动地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幼儿积极参加游戏。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提示性问题。小班的幼儿对玩什么怎么玩,在游戏前没有明确的想法,在游戏中他们边玩边想,有时还会出现不知道玩什么的现象。如玩《娃娃家》游戏时,孙玲小朋友手里拿着小锅东张西望。我问她:“你在干什么?”她一个劲地“嗯”,嗯了半天也没说出个什么,我又问她:“你手里拿的小锅是干什么用的?”并随手拿起一条塑料小鱼在她面前  相似文献   

16.
教学准备: 各种姿态的熊猫照片。每人备有两枝毛笔、墨汁、少许绿色颜料、一瓶清水、一只调色盘。教学过程: 教师:前几天我们到动物园里去看了可爱的熊猫,小朋友还学会跳熊猫舞,今天老师带了许多有趣的熊猫照片,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的熊猫在吃嫩竹叶,有的熊猫在推着小车,还有的熊猫在做各种游戏。小朋友,你最喜欢哪只熊猫? (幼儿纷纷举手,情绪活跃。) 评:通过回忆参观活动点出课题,使幼儿头脑  相似文献   

17.
教学要求: 1.初步理解一个再多一个是两个,学习点数2以内的实物. 2.通过听觉感知2以内的数,并能找到2数量的物体. 教学准备: 贴绒教具小猫、小鸡各两只;碰铃一副;给每个幼儿备二只盘子,内放两朵塑料小花,一朵红色,一朵黄色。教学过程: 一、运用贴绒教具,学习2的数数. 教师:今天,有几位小客人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小朋友听听它们是谁?(学猫叫)妙呜……幼儿:小花猫来了. 教师:(出示一只小花猫贴在绒布上。)来了几只小花猫? 幼儿:一只小花猫.  相似文献   

18.
在应用题教学中,我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多种形式让幼儿练习,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及发散性思维能力。一、创设情境,让幼儿自己表演,提出问题编应用题。如给小朋友戴上小白兔头饰,让他们表演小白兔拔青菜,先拔了三棵,后来又拔了两棵,让幼儿编出应用题来。又如请幼儿在大花瓶里插上四朵花,小花瓶里插上一朵花后,再编出应用题。有的说:“大花瓶里有四朵花,小花瓶里有一朵花,一共有几朵花?”有的说:“两只花瓶里共有五朵花,小花瓶里有一朵,  相似文献   

19.
太阳出来了     
离园时,晚走的几个小朋友在玩积木,而我正和陆续来接孩子的家长进行简单的交流。忽然,只听哗啦一声响,循声望去,只见强强兴奋地把桌子的雪花片积木往空中边抛边说:“下雨啦,下雨啦!”另外几个小朋友也跟着“下起雨”来。我一看,桌上、地上到处都是红红绿绿的雪花片积木,有的掉在椅子上,有的滚到墙角处,还有的落在了小朋友的头上、衣服上,活动室内一片狼藉。这可怎么办?看着孩子们兴奋地沉浸在游戏里,我想:如果硬是让他们停止游戏把积木捡起来,一是挫伤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二是他们很可能不合作,不愿把积木捡起来,而和他们…  相似文献   

20.
每当我看见幼儿园草地上的蜗牛时,便不由得想起十年前发生的一件事。 那年我刚走上工作岗位。在一个雨过天晴的下午,幼儿园的草地上、冬青树里、墙脚下、操场边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蜗牛。我带着小二班的孩子在户外观察蜗牛。有的幼儿用树叶托着蜗牛,在高谈、嬉笑;有的幼儿在给蜗牛喂食;有的幼儿在玩蜗牛赛跑的游戏……活动结束时,我对小朋友们说:“今天我们的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