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体验作为人的一种精神实在,它是现象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体验则赋予了它教育意义上的规范性。教育世界中传统认识方式往往强调抽象的逻辑理性,但它并不是对事物本身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它还是一种单向度的静态认识,遗漏了教育的意义,也失去了教育特有的规范性。教育现象学为此所作出的改变是直接以教育体验为研究对象。研究者首先应悬置各种感性表象和逻辑理性,直面个体的教育体验;在对现场体验的重构中,挖掘出丰富的教育意义;所提炼的研究主题要贯穿教育的规范性,促进学生良好教育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教育现象学有两种涵义,一种是现象学教育学,它是现象学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这类研究试图通过现象学还原和现象学直观的方法研究教育实践中的个体体验,解释其中的本质意义。我们通过分析现象学方法自身的缺陷,论证了现象学教育学研究不可能是现象学的。教育实践需要另一种涵义的教育现象学,它是一门以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内容的科学。这里教育系统被定义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多个主体之间的信息流动网络;教育现象被界定为教育系统内部的信息流及其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3.
马克斯·舍勒的现象学态度直观的价值理论、教育理论,不仅对哲学伦理学具有奠基作用,而且也为教育价值及其评价理论提供了现象学审视的全新视角.舍勒认为价值分为感官价值、生命价值、精神价值、神圣价值;相应地,作为存在范畴的教育的价值也可分为教育感官价值、教育活力价值、教育实用价值和教育神圣价值;教育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教育的生命价值这一较低的层级,因为人是生命和精神的同构的在者,因此,教育评价应基于人和教育本身,对教育进行生命和精神同构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4.
教育现象学追问生活世界中具体的教育现象,是对教育问题的直观和审视.高等教育研究在形成多学科研究观点的过程中,其研究方法也可以从教育现象学中吸取养料.在高等教育研究中,从教育现象学的视角,应注重研究回到实事本身,回到生活世界,进行问题反思.  相似文献   

5.
价值教育是对人的价值的实现与提升的教育,高中历史教学中价值教育要围绕"丰富人生、完善人格,充盈人生意义、增进人的生活品质"这一核心目标进行。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工具价值"主导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价值教育存在价值扭曲和价值偏离的现象,冷落了人的精神世界。在高中历史教学价值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形成价值认识的能力;以现代性的视角审视高中历史教育的价值立意;弘扬传统历史文化,引领学生以全球眼光和关注人类未来发展的视角思考历史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琳 《现代语文》2011,(2):51-51
“美感的本质在于:是人在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指欣赏者和人类)所获得的精神愉悦。”就是人们在立美欣赏过程中,“通过美的对象而直观自身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愉悦”。美学家叶朗认为审美教育目标是“个体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探究现象学的实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教育现象学在行动研究中的适用性、可能性、价值与意义,并对深入到教育现象学的应用中的教育现象学写作与研究的方法、特征与意义做出了区分与描述。现象学不仅以其独特的价值与使命,为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提供汲养,其实证的科学之光亦照亮了真实的人的生活之路,为教育学研究真实的人做出了重要的方法论引导。教育现象学以生活体验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扎根于教育情境、面向实事本身、关注教育现象的意义等等方面,为教育行动研究的实践性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于进入到实践层面的教育现象学的反思以及教师自身发展中的反思性文本的写作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本质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要触及人的灵魂,激发人们的精神信仰,实现个体和共同体在意义世界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所激发的人的精神信仰,它构成的是一种价值追求、理论自觉和人生体悟。在这种精神信仰的指导下还原给人的是两个世界,一个是社会世界,一个是自我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所做的事情实际上是将这两个世界统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不再有割裂的感觉。它的终极目标是引导人们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象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学由胡塞尔创立,经海德格尔、萨特、范梅南及庞蒂等人的发展,成为西方重要思潮之一。现象学提出的许多主张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象学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培养企业家,而在于培养企业家精神;大学生创业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应关注全体大学生;大学生创业教育不应是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而应采取"苏格拉底式""个性化""对话式"教学;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不仅要注重显性知识,而且更要重视隐形知识,同时让学生成为知识和教材的支配者。  相似文献   

10.
教育现象学是立足于现象学精神的教育追问。通达现象学精神的教育现象学有理论教育现象学和实践教育现象学两种范式。理论教育现象学旨在教育现象学理论与知识的建构,它在汲取、吸纳现象学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超验现象学、存在现象学、解释现象学和伦理现象学四种取向。实践教育现象学则直面现实生活世界提出的问题,它并非现象学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简单运用,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范式,有其独特的认识论、方法论、意义来源、研究方法与程序。理论教育现象学与实践教育现象学共同构成了教育现象学的整体取向。  相似文献   

11.
论有意义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研究不是一种学院化的职业,本质上不是为了一种知识体系而完成、实现自己。有意义的教育研究是指以教育的方式来研究教育。为此,应该意识到教育研究本身所蕴涵的实践本性,教育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生活世界是教育研究的家,是教育研究的生命所在,应该在教育研究中达成基于这一实践本性基础之上的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12.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根本依据,现实中它通过教育方针体现出来,并指导教育实践。教育目的属于理想的范畴,具有超越性的一面;同时,它又不得不受到社会客观现实的制约,具有现实性的一面。通过考察新中国教育实践的历程,探讨教育目的与教育实践的关系,使教育目的对我国教育实践发挥更有效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科学取向是教育研究从自在走向自由的自为存在。它通过认知教育世界、引导教育生活、创造教育理论提升自己的价值;借助于问题转化和主客体互动、逻辑自洽和经验证实建构教育理论和关注教育实践。由于固有的“悟性”特质和社会精神使然,中国传统文化明显缺乏科学意识,特别是科学精神。现代中国的教育研究需要倡导和培育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以应对现代性的挑战。这就要求超越以传统道德理想主义的“天人合一”思想,而借助科学的中介实现教育研究“天人合一”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立足于“关系”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现象是复杂的,我们从复杂性思想、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等方面入手,把教育世界还原到教育中的事件与关系,使教育中的关系成为我们进行教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教育研究应关注教育中的关系:就教育活动本身而言,应关注教育场域;就教育研究者而言,应持一种介入的态度;就教育学科而言,应努力跨越边界,实现学科之间的穿梭。  相似文献   

15.
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公平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等与效率和谐统一的社会公平是促进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公平既有公平的普遍性,又有自身特点,应根据教育公平的本质特点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实现教育公平必须追求和实现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和谐统一,应坚持普及与提高、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免费和强制性原则,积极消除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性和局限性的矛盾,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及其评价模式,坚持教学民主与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6.
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教育机制是教育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包括教育的层次机制、教育的形式机制和教育的功能机制三种基本类型。三类机制以及每类机制中的三种机制各自有着不同的内涵,又有着必然的联系。教育的层次机制主要包括宏观教育机制、中观教育机制和微观教育机制;教育的形式机制主要包括行政—计划式机制、指导—服务式机制和监督—服务式机制;教育的功能机制主要包括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制约机制。教育机制与教育体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它们之间又是紧密相关的。探讨教育机制理论,有助于正确认识教育机制改革的内容,把握教育机制改革的规律,厘清教育机制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开放大学的设立是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确立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开放大学的根本理念在于“开放”,该理念内涵“以人为本”和“教育平等”的精神,使之与一般的开放具有差异性。教育平等权来自于教育平等的理念和意识,是宪法所规定的平等权在教育领域的呈现,为各国法律所肯定。开放大学的开放性,与...  相似文献   

18.
教育异化问题是现代教育反思的奠基性问题。教育的异化可以理解为社会铸就方面的异化与人的精神的自我异化两个方面。社会铸就方面的异化表现为官僚化、技术化和群体化。教育世界异化的精神实质在于人的精神的自我异化即人的生命与人的生命价值的异化。教育异化的精神根源乃机械论教育哲学。超越教育世界的异化必须超越机械论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19.
教育观念是一个精神或态度体系,它既集中反映教育现实的变化,又深刻地影响着现实的存在,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更新教育观念,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推进和深化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效益问题,一直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教育效益的实现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准确地说,不接受教育的人,很难获得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获得的收益;同时,接受了一定教育的人,也不一定就能从教育中获得收益。不同的受教育对象、在不同的阶段,教育效益有着不同的表现。教育效益问题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还需要我们更深一步的探讨,不可妄加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