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对西方国际政治理论中以下四种不同的行为体现进行了分析:现实主义的行为体现,即“国家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从属于国家行为体”;新自由主义的行为体观,即“国家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行为体,其他非国家行为体也发挥作用”;建构主义的行为体观,即“国家是主要行为体,但由文化建构”;“否定主权国家行为体,推崇非国家行为体”的极端的行为体观。笔者认为,对行为体观的多种理论范式的分析比较,有助于全面地认识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体。  相似文献   

2.
言语行为理论中,为奥斯汀、塞尔等人一直青睐的是施事行为,取效行为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无论是奥斯汀的说话行为、施事行为、取效行为三种划分,还是塞尔的说话行为、命题行为、施事行为、取效行为的四种归类,其中任何一方不可偏废。取效行为具有自己独特的复杂性,涉及许多超语言因素,文章通过公交车公益广告词的言语行为分析提出了取效行为的分类:意欲取效和无意取效,考察了取效行为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物权行为理论自其诞生起就褒贬不一,在我国,对该理论本身有许多问题需要澄清。对法律行为的成立,立法应采自由主义,所以登记或交付为物权行为的生效要件。物权行为是法律行为的一种,物权行为可以并应适用法律行为的一系列规则。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相独立而存在是客观事实,但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与无因性并无必然联系,虽然物权行为无因性的缺陷并不存在,可是否采纳物权行为无因性是一国立法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4.
与具体行政行为相比,抽象行政行为具有对象的广泛性,效力的反复适用性,因而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危害性更严重,行政相对人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时。可提起行政诉讼;受到抽象行政行为侵害时,却跨不进诉讼的门槛,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我国目前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主要来自人大和行政机关,但监督不力,有名无实,在实践中抽象行政行为违法还是较严重的,对其进行司法审查实为必要,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都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我国已加入WTO,WTO规则要求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全面的司法审查,我国法律需与国际接轨,因此,我国应适时修改行政诉讼法,将抽象行政行为逐步纳入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5.
周航  申素平 《复旦教育论坛》2022,20(6):25-31,79
“教育(法律)行为”概念的引入有利于促进教育法的体系化与法典化、整合各类教育法上的行为,并弥补现有概念工具的不足。然而,学界对教育行为、教育法律行为的具体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仍缺乏深入讨论。其一,教育行为概念的用法存在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其二,教育法律行为概念的界定系由传统法理学上的法律行为转变而来,过于简单,难以揭示各类教育行为的共同本质,难以承担建构教育法内在体系的功能,也难以彰显教育法的独特价值追求。为构建具有普适性的教育法行为概念,应将教育行为界定为与教育有关的一切活动,包括教育法律行为与教育事实行为。对于教育法律行为来说,“直接产生法律效果”是其法律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性)”则是其根本目标。因此,可以将教育法律行为界定为:教育法律规范调整的,法律主体基于教育性目的所作出的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妨碍课堂教学的行为,对于初中英语课堂中的问题行为的处理一直是教师比较棘手的事。一般而言,初中英语课堂的问题行为可以分为认知类问题行为、品德类问题行为和情感类问题行为三大类。本文试对这三类问题行为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一、认识类问题行为在英语学习活动中,有的学生往往会出现认知问题,认知活动要么无法进行,要么效率低。1.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认知类问题行为的表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认知类问题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认知迟缓,有此类问题行为的学生认知特别缓慢,跟不上大多数同学的认知速…  相似文献   

7.
课堂问题行为:归因及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是教师经常遇到而又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损害师生关系,破坏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率,所以,我们应该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一、课堂问题行为的分类及表现课堂问题行为有多种多样的外在表现,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一般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向性问题行为,即攻击型的;一类是内向性问题行为,即退缩型的。外向性问题行为主要包括:作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交头接…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相关因素分析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主要包括意外伤害行为、吸烟行为、饮酒和药物使用行为、性行为、饮食和锻炼行为、网络成瘾行为等,主要影响因素有家庭、学校、同伴、社会和个体心理特征,可分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两类,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问题行为理论是最有影响的理论模型,深入地研究危险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美国学者林格伦认为,问题行为是指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干扰学生或班级集体发挥有效的作用),或者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问题行为常常迫使教师把当时的讲解停下来,把注意力集中在出现问题行为的学生身上,并设法解决这些行为,因而干扰了正常的教学行为。因此,作为教师了解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徐默凡 《中文自修》2005,(11):17-17
礼貌 “讲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的一条重要原则。‘礼貌’维护了交际者的自尊,保持了交际关系的融洽,”朱老师娓娓道采,“在言语行为中,礼貌分为两种,一种是礼貌的行为目的,一种是礼貌行为的方式。像祝贺、道谢、恭喜等言语行为,是对说话人有利的,行为目的和行为方式都是礼貌的。像请求、警告、命令等言语行为,为的是让听话人服从自己的意志,行为目的是不礼貌的,但是行为方式可以讲礼貌。采取礼貌的行为方式可以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不礼貌的行为目的。批评也是如此,如果不涉及大是大非问题,礼貌的批评才是最高级的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