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新接任的初一新生是没有参加考试,靠电脑“摇奖”摇中进来的,学生层次差别很大,在分数上有高到一百九十几分的,低的到二十三分,甚至有一位小学测试中数学考了2分;在个人修养方面,有部分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小孩,也有自私自利,脾气暴躁的个性小孩,在父母教育上,有严格要求小孩,科学管理小孩的父母;有认为读书无用的家长,不关注小孩学习、成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佚名 《阅读》2013,(9):11-13
小孩属马.现在6岁零7个月。小孩很忙.因为小孩的妈妈有早自习,每周有3天需要7点10分到校.小孩不论春夏秋冬.每周总有3天是6点多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发了。小孩上学早,5岁多就上一年级了。但小孩很自觉,很乖巧。  相似文献   

3.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借助测试题,对该地区490名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业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红河州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总体表现较好。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一般性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统计知识和能力方面尚好,但是在解决应用性问题和具有现实背景的问题上,学生表现不太好。内地学生的测试成绩要明显好于边疆地区学生测试成绩。  相似文献   

4.
<正>潜能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突出的问题,而产生此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学生的接受能力、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低下的原因。而学生一旦感到学习吃力就会丧失学习的主动性,逐渐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情绪进而拉大与其他学生的距离,导致恶性循环。要改变潜能生的学习现状,最关键的就是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重新建立自信。那么,如何提高潜能生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分析以往复习课的弊端,进行了大胆尝试,在实践探索中逐渐积累了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指出“在生活中挖掘数学、让数学服务于生活、让数学回归生活、回归社会”,作为一个数学教师,我们很有必要在课堂上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充满生活的味道,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使学生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习惯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6.
数学语言是现代社会通用的交流工具,数学语言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在数学教学实际中,学生因为数学语言能力差,造成阅读理解和思维表达的障碍,导致数学学习困难的现象相当普遍。因此,排除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障碍,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要排除这个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了解初中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特点首先,初中学生学习数学语言是一个由机械认识到归纳认识再到理性认识并向直觉认识发展的过程;其次,初中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思维、交流的能力和意识较弱;再次,…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效地学习,并进一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校在92级初一(1)班,进行了青浦经验教学试验。初步结果表明,青浦经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很多小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对数学怀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没多久,兴趣便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们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不懈努力。但师生双方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左右着教学改革和教学进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110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偏爱的数学题型,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了调查,并作了相应的差异和归因分析。结果表明:(1)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较高,但在不同学校、教师间存在显著差异;(2)学生喜欢解答一些可以自己选择方式回答的问题,更愿意自己选择要做的数学题型,但在不同学校、教师间存在显著差异;(3)学生喜欢在学习数学时,向老师寻求帮助,但在不同年级、教师间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喜欢模仿老师所教方法来解数学题,喜欢和同学们在小组中一起解数学题,但在不同教师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368名四、六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来考察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观、数学学习策略的关系及两者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学学习观对学业成绩无显著的直接影响,但数学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直接影响;数学学习观通过影响学习策略从而间接地影响学业成绩;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认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倾向于建构性的学习过程观。  相似文献   

11.
数学游戏对于儿童学习数学的教育价值和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在数学教育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求知需求,精心设计数学游戏,按照游戏规则,指导开展游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色阐述了在高职数学中融入数学建模的必要性,基于教学实践探讨了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及内容融入到高职数学中的方式、方法,以期激发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69名一年级全日制学生为测试对象,研究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和数学自我监控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和数学自我监控能力关系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的相关性.因此,从提到学生思维品质入手,改善学生数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尽管中职院校的重点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现代社会要求人才具备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对于促进中职生的未来发展有重要作用。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时,既要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又要培养具有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人才,这样才能让中职学生的发展与社会需求发展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5.
高中新课改理念的核心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中学教育阶段通过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养成数学的思维习惯,进而培养其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在呼和浩特市市区及旗县的两所普通中学随机抽取高一、高二和高三三个年级588名汉族高中生作为被试,采用修订后的客体—空间视觉化及言语化认知风格自陈量表、三种空间能力测验收集数据,并收集学生期中、期末数学考试成绩的加权分数,通过数据处理分析探讨高中生认知风格、空间能力和数学学习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1)男生更倾向于形成客体视觉型认知风格和空间视觉型认知风格,女生更倾向于形成言语型认知风格.高一年级学生客体视觉型认知风格倾向和言语型认知风格倾向更强,空间型认知风格倾向在三个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市区学生与旗县区学生在认知风格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男生的空间定向能力和空间旋转能力要显著强于女生,而男生的空间视觉化能力稍强于女生,但差异不显著.从高一到高三,学生三种空间能力均随年级的升高而有所增强.市区学生与旗县区学生的空间能力不存在显著差异.(3)典型空间视觉型个体三种空间能力显著强于典型客体视觉型个体和典型言语型个体.(4)空间定向能力、客体视觉型认知风格及空间视觉型认知风格对数学学业成绩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其中空间定向能力对数学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个性化学习对锻炼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这种个性化学习也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而促进小学生数学个性化学习就是要从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在学生生活经验中融入个性发展,在实践活动中自由发展个性,对个性化的学习结果给予肯定和充分尊重,为学生个性化发展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明确指出要增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和锻炼,大学二年级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在提高能力的过程中出现了停滞不前的高原现象。项目组对180名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英语自主学习情况、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满意度的调查,旨在发现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的问题,寻找原因,分析高原现象产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探索克服高原现象、提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实际教学中 ,教学效果的高低 ,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法 ,而且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法 ,其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高低。而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 ,在进入初中后 ,随着课程的增多及学习内容的加深拓宽 ,尤其是数学 ,学习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如果还用小学时的方法对待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有利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