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知识整合能力、效果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战略观点研究知识整合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了知识整合能力、知识整合效果与技术创新各因素相互关系的模型,并以华南地区的219家企业为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知识整合能力中的合作能力需要以知识整合效果为中介,才能对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知识整合效果也并不是企业产品创新的直接影响因素,而是需要工艺创新作为这一过程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2.
FDI嵌入型产业集群中,内外资企业间员工流动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通常内嵌于员工的头脑中,员工流动必然带来知识的跨组织转移。内资企业如何将所转移知识进行整合并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长三角地区FDI嵌入型产业集群中的内资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系统研究了由于员工流动导致内外资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内资企业知识整合机制、知识整合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垂直整合机制、水平整合机制和混合整合机制均对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混合整合机制的影响效果最好,垂直整合机制的影响效果次之,水平整合机制的影响效果最差;内资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是影响知识整合机制与知识转移效果关系的关键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3.
企业自主创新中知识整合机理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伟  张庆普 《预测》2008,27(1):23-28
知识整合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实现企业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核心环节.在较系统地分析企业自主创新中知识整合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的基础上,从适应进化机理、协同旋进机理、择优弃冗机理、互补相容机理对企业自主创新中知识整合机理进行综合剖析,进而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与提升过程中不同阶段、多维度、多层面知识整合演化模式,并对其协调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4.
自主创新是我国在新阶段的国家发展战略,自主产品创新是中国企业开拓新市场的基点。但如何进行产品创新是企业需要思索的问题。自主产品创新依赖于企业所掌握的知识,知识来源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针对企业自身的存量知识,企业在自主产品开发时需要甄别所缺乏的知识。如何获得自身所缺乏的知识?这就需要企业有效利用自身的知识整合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强的企业能充分利用外部的知识资源,从而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取得满意的创新绩效。本文以万向系统为例,详细分析万向系统在开发新产品时各个阶段的模式,指出知识整合的对象和方式在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差异,知识整合的组织模式也随着开发进程而不断演进,从中体现知识整合能力。通过万向的例子,总结说明基于知识整合能力的产品创新模式,该模式对当前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柯航 《科研管理》2015,36(8):60-67
本文从开放式创新的视角,以虚拟整合网络为载体,探究企业的网络能力通过获取知识资源提高创新绩效的内部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195家企业的数据并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来检验所提出的假设。结果表明,网络感知能力对网络整合能力和网络调适能力有显著正影响。网络整合能力和网络调适能力对显性知识资源获取和隐性知识资源获取具有正影响,隐性知识资源获取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研究发现,企业只具有感知能力是不能为企业带来很好的业绩,只有当感知能力与企业的流程、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技术并购整合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并购后的整合管理是一个影响并购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能否提高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并购后技术创新能力整合管理的策略和步骤以及整合管理的三个重点,一是对目标企业知识进行识别和分类管理,二是利用多种管理方式促进知识整合,三是通过有力的激励措施促进知识整合,并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工具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知识整合机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向效整合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实现企业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核心环节.以知识整合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为基础,从标准化建设推动企业整合、以本体建模来建立知识模型和SOA服务框架的建立,对企业知识整合机制构建进行了研究,为企业知识整合机制构建提供了一条整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组织学习、知识整合与核心能力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探讨企业组织学习、知识整合、核心能力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选取我国华南地区的144家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对组织学习、知识整合、核心能力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正确理解企业知识整合在管理实践中的作用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本文构建了技术能力与产业链整合能力的相互关系分析框架,并选取我国先进聚合物材料产业的龙头企业金发科技作为案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①技术能力与产业链整合能力在知识载体、知识流动方面体现出一定的重合性;②技术能力是企业提高产业链整合能力的保障,而产业链整合是企业提升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③企业技术能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存在耦合关系,两者的相互匹配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企业拥有具有异质性的联盟能力有利于从联盟中受益并获得较高的联盟组合绩效。然而,联盟能力实际上是企业积累和共享联盟成员知识而特有的机制,因此知识整合对企业技术创新联盟能力的构建具有促进作用。由此,文章从知识整合视角探讨了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联盟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知识集成能力是企业能力的本质和竞争优势的来源,但当前对于企业知识集成能力的测量还缺乏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实践的发展。论文剖析了企业知识集成能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企业知识集成能力体系结构,参照Churchill的量表开发程序,开发了相应的量表并对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证实了所开发的量表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理论上可为将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测量框架,在实践方面也可作为企业培育和提升知识集成能力的标杆,为企业知识集成实践和能力的评价提供有效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知识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从技术知识基础视角出发,探究知识整合能力在技术知识基础广度、深度和企业成为关键研发者之间的中介机制。实证结果显示,知识整合能力在技术知识基础广度、深度与企业成为关键研发者之间起中介作用,企业基础研究水平在技术知识基础广度、深度与企业成为关键研发者关系发挥有中介的调节作用,这一调节作用通过知识整合能力的中介部分实现。研究结论对企业调整技术知识基础结构,实现研发角色转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知识集成能力及其构成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和界定了知识集成能力的概念,探讨了知识集成能力构成要素:关系资本、知识共享水平和吸收能力,在此基础上,对77家知识型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知识集成能力与关系资本、知识共享水平和吸收能力均成正比例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企业网络和知识资源的理论,以创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对长三角267个创业企业进行实证研究,深入探讨网络嵌入、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的相互影响,认为创业企业的网络嵌入性有利于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的提升,同时,知识管理的创新也将极大地优化企业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研究知识获取与感知适应能力、知识整合与动态学习能力、知识创造与持续创新能力相互作用关系,构建知识流动与企业动态能力的交互作用模型。通过苹果公司案例,证明知识获取是企业动态能力的来源,知识整合是企业动态能力的导向,知识创造是企业动态能力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范群林 《现代情报》2016,36(2):12-19
基于对重庆市文化科技产业创新联盟中企业的问卷调查,实证研究了文化科技融合过程中的外部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吸收能力在外部知识提升创新绩效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但是一旦只考虑文化型企业时,这一结果就不绝对成立了。对于文化型企业,外部知识对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而此时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就显得非常微弱。研究表明,吸收能力的测量还需进一步深化,以便使其在缺乏内部研发的文化型企业中变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IT能力及社会资本对企业知识集成能力的影响,给出了IT能力和社会资本与企业知识集成能力的系统化能力、社会能力、合作化能力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假设.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并以SPSS和AMOS管理统计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工具,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对企业知识集成能力的系统化能力、合作能力、社会化能力三个维度的影响效应依次递增,而IT能力对企业知识集成能力三维度的影响效应依次递减,同时,IT能力对社会资本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郭亮  綦良群  于渤 《科研管理》2019,40(9):211-220
技术集成能力是衡量企业资源配置水平,影响企业集成创新效果的内生动力,其形成方式与成长过程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借鉴企业基因理论,从仿生学视角剖析技术集成能力基因本质,运用实证方法探究技术集成能力基因碱基的具体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构建技术集成能力基因结构模型,揭示其成长“黑箱”。研究表明,技术集成能力基因是由技术链和管理链构成的双螺旋结构,信息监测、组织柔性、系统整合和技术学习是技术集成能力基因碱基要素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技术集成能力成长的驱动要素。技术集成能力基因通过复制、变异和重组的一系列进化过程,实现要素匹配和功能优化,完成能力的适应性演化,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旨在为基因结构模型研究由概念性构建向实证识别提供全新思路和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