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作为国内有影响力的新型综合类日报,《新京报》的评论版一直是其吸引读者的特色版块。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京报》评论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借力用户黏性更强的微信公众平台,《新京报》相继开设了包括"新京报评论"、"沸腾"、"新京报社论"三个评论类公众号。本文试从对"雾霾"这一热点话题的评论文章来比较《新京报》评论部三个微信公众号的评论特点,从而探讨《新京报》评论部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实践特色。  相似文献   

2.
2013年是大数据元年,也在这一年之内,新媒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日益重要的部分,世界各族人民都在感受着新媒体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精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使得新媒体日益成为了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新技术。本文从微信微博的相关界定、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探究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的发展与壮大,带来各种新的传播载体.微博、微信为高校新闻宣传带来了新的信息发布平台与沟通交流渠道.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在更新宣传方法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微博、微信给其宣传工作带来的机遇与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打造一支专业的高校新闻宣传团队、建立长效管控体系、坚持内容为王、传播正能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4.
廖宇飞 《青年记者》2012,(20):85-86
微博时下成为风靡全球、影响人们日常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以微博为载体,对新闻进行评论,是新媒体下新闻评论创新发展的又一个模式.微博新闻评论成为人们思想观点交锋的重要"集散地",有利于实现个人利益的诉求,是舆论监督的重要方式,也是网络问政的重要平台,对社会的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水 《视听界》2013,(1):94-95
微博这一活力十足的新媒体,以其草根性、互动性、即时性,带来了一场媒体的革命。微博摘录、微博精选、微博播报,是微博内容在传统媒体上的二次传播;微新闻、微评论,是微博内容在传统媒体上的二次开发。前些年伴随着民生新闻风生水起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也受到了微博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新媒体蓬勃发展,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因其草根化、社交化的特点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青睐。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对体育新闻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在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的体育新闻改变了传统体育新闻传播模式,拓宽了公众的体育新闻获取渠道。基于此,本文探讨体育新闻传播中微博、微信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异常迅猛.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纷纷投入到了融合媒体的传播大军当中,新媒体平台更是如此.目前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新媒体莫过于微博和微信,为了进一步保障社会稳定,并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新媒体、深入新媒体,近几年,我国各地的传统媒体机构相继开通了自己的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为的就是能够在第一时间传播信息,让更多的受众尽快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微博成为热点事件传播的重要载体,新闻评论的形态在微博平台得以扩展。网站评论、专家评论和网民评论共同推动舆论的形成与走势。本文依据微博热点事件中的网民评论,分析评论客体的泛化现象,发现客体呈现出由新闻事件本身或事件当事人逐渐延伸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微博、微信凭借其庞大的用户群及较高的用户依赖性,成为高校创新档案服务手段的新平台。以"211工程"高校档案馆为例,从开通现状、信息推送量、更新频率、服务内容等方面对微博、微信服务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高校档案馆微博与微信服务的整合策略,以期实现"双微"平台联合运行。  相似文献   

10.
赵前卫 《今传媒》2014,(12):16-17
移动互联时代,微信与微博成为最常用的两大社交应用和信息获取平台,但在微信和微博中谣言传播泛滥,污染传播生态,影响正常信息获取与社会交往。本文从平台属性、用户关系、信息内容、平台开放度、信息甄别机制五个方面,比较了微信与微博的信息传播差异,在此基础上,从谣言的内容、谣言传播效果、辟谣机制三个方面比较微信和微博中的谣言传播。  相似文献   

11.
<正>近两年来,浙江省丽水市档案局将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档案宣传工作的有效抓手,取得了良好效果。开通"丽水档案"微信公众平台是市档案局借助新媒体宣传档案工作、服务社会大众的又一个新举措。丽水档案微信平台集实用性、文化性、互动性及趣味性于一体,广大市民可通过该平台,更多地了解到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已成为重要的公共舆论平台。所谓传统媒体的手机新媒体评论,是指包括报刊、广播电视、新闻通讯社在内的传统媒体机构利用微博、微信等手机新媒体就方针政策、新闻事实、社会问题等发表的评价性意见或意见性信息的统称,其中不包括新闻客户端,因为传统媒体入驻客户端尚属少数且无专门的评论客户端。目前不少传统媒体在微博、微信上开通或设置了专门的评论栏目和账号,比如"@人民日报"开设的《你好,明天》《人民微评》栏目、"@新华视点"的《新华微评》栏目、  相似文献   

13.
对于新媒体平台,传统媒体如果等发展成熟再跟进使用,会失去该平台的黄金成长期,越晚进入门槛越高。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用"狗熊掰棒子"来形容目前传统媒体在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开设媒体公众账号的尝试,"先是微博,然后是微信,微信之后呢?我认为不管是微博也好微信也好,最终都是尘归尘,土归土,而传统媒体还是要回到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作为主要新型社交工具和重要信息发布平台,使用范围广泛。高校利用微博微信进行新闻宣传工作,既带来新的机遇,又带来新的挑战。高校应该清醒而正确地认识到微博微信给自身新闻宣传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善于抢抓机遇,勇于接受挑战,把微博微信建设成为高校对外宣传的坚强阵地和坚实堡垒,让微博微信成为服务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有力武器和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5.
《新京报快评》是《新京报》适应新媒体转型推出的新媒体平台评论栏目,其评论水准得到业界和公众的普遍认可。本文从议题、人员、倾向性、文体结构、标题五个维度展开分析,发现《新京报快评》具有议题广泛,重点关注疫情与民生;彰显法治与人文精神;聚合多领域优质作者;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并重;标题鲜明,文体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微信和微博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人们最喜欢的一种新媒体。想要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充分赢得听众的喜爱,就要在广播节目中不断地利用新媒体对节目进行创新,并在广播节目中巧妙地利用微博和微信,还可以有效丰富节目的精彩程度,也为传统的媒体升级换代以及新时期的媒介融合提供了更好更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当今新媒体在中国迅猛发展,微信、微博作为依托自身资源、平台等,在各自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微信依托社会化关系网络,关系为王;微博依托社会化信息网络,内容为王。本文从关系类型、对于产品的延伸等多角度呈现微信、微博各自的特性,以及在构建各自传播生态上所展现的殊异。  相似文献   

18.
微信公众平台的高速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传统媒体欲在新媒体领域实施战略布局,借力微信平台,进行更为有效的大众传播是必然选择.虽然纸媒是最早抢滩微信公众平台的领域,但运营较好的账号较为稀缺,新京报官方微信则是纸媒优质公众号中的佼佼者.在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2014中国媒体移动指数报告》中,新京报在报纸移动传播百强榜中名列前茅,其成熟的运营模式为微信平台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微博新闻评论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改变了人们获取大量新闻的方式。微博新闻评论打破传统新闻评论的局限性,将各种信息资源重新整合,构建出新的网络舆论场并能完善舆论监督。本文先后对微博新闻评论的特点、重要意义作了简单介绍,并分析了微博新闻评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别选取了2017-2019年的三个社会热点事件为研究案例。通过研究新京报微博针对这三个事件做出的相关报道,来探究融媒体发展过程中,新京报作为主流媒体,通过微博这一新媒体平台以怎样的传播方式进行舆论引导,增强主流媒体公信力。微博作为公布事件进展,反映受众意见,使主流舆论与大众思想进行碰撞与融合的平台,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与社会影响力。本研究通过对相关内容进行内容分析,来发掘新京报微博对于热点事件报道的内容与形式上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