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周彩虹 《学会》2010,(1):9-12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以及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壮大,农村民间组织逐渐成为村民自治的主体之一,在农村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相关学者的关注和重视。该文通过对公民社会理论以及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的研究,试图寻找农村民间组织对村民自治产生作用的合理性基础,同时分析农村民间组织对村民自治各个环节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为实证层面上研究农村民间组织对村民自治产生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国武  李璐 《学会》2011,(9):23-27
利用2007年省级层次的经验数据,本文对中国民间组织的省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的量化研究。研究发现,无论是民间组织的总体规模,还是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的规模,它们的省域分布都表现出高度的不均衡性,民间组织主要集中在少数省份。民间组织的省域分布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份,民间组织越发达;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对特定类型民间组织的省域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学会》2010,(9):18-18,43
<正>李熠煜在《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6期上撰文《文化视野下乡村民间组织转型动因研究》指出,我国乡村民间组织呈现出外生性民间组织发展迅速、内源性民间组织相对萎缩的趋势。中国乡村的民间组织受到传统文化的巨大影  相似文献   

4.
黄浩明 《学会》2008,(4):3-7
国际民间组织与中国民间组织合作,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和项目,更重要的是观念、管理经验,这对中国政府的扶贫管理具有拾遗补阙的作用。中国加入WTO后,民间组织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为应对国际民间组织合作过程中出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政府应为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加强对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事业的研究,逐步建立民间组织支持型机构;处理好国外民间组织进入中国的问题,处理好国外民间组织与我国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加强我国民间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逐步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5.
高镜 《学会》2017,(9):5-12
民间组织制度化是指民间组织在制度环境中规范化和合法化的过程。本文基于对武汉市Q艺术团成长过程的调查研究,发现民间组织在资源交换、合法化需求与精英(即领导者)主导三种逻辑相互作用下逐步实现了制度化。民间组织制度化使其在资源争取、长期稳定发展上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制度化的不断推进,民间组织也面临着依附性增强、自主性退化、体制化严重,自治性受限的危险,因此需要政府明确自身职责范围,采取一定的方式落实服务。民间组织应正视自身社会性身份,以及与政府的行政关系,积极探索与社会其他组织的合作,以防止陷入体制附属品(行政化)和僵死的困境中。  相似文献   

6.
张平  张先科 《学会》2008,(3):22-26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以政府选择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向以社会选择为基础的现代社会转型。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企事业单位社会职能的剥离,大量与公民相关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福利要由各种民间组织来承担。国内学术界认识到民间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研究如何改进、完善民间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促进民间组织积极健康地发展。该文从民间组织的界定、民间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及其优化等方面对学者们的相关研究做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7.
民间组织与专业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浩明 《学会》2010,(2):3-9
民间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应对外界变化,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民间组织专业化建设将接受不同的挑战,这也是民间组织取得成功的有效途径。为此,民间组织需要研究外界环境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从机构内部能力建设着手,开展行之有效的专业化建设。从整体上讲,建立民间组织专业化建设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间组织的理事会或主要负责人需要有长远思考,从基础建设开始。建设内容包括有效的治理结构、机构管理的规范化、资源的多样化、人力资源开发和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化等内容,而机构的透明、问责、开放和公信力的建设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农村民间组织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功能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艳华  万江红 《学会》2006,(10):14-17
本文从农村民间组织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系出发,在理论上分析了农村民间组织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博弈”功能、弥补“农村公共产品”不足的功能、充当农村社会“安全阀”机制的功能,认为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合作经济性组织、农村社会服务性组织、农村社会维权性组织等三类组织,最后提出了应从法律上、从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上、从完善自身组织上加强农村民间组织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论民间组织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光芸  李建华 《学会》2009,(7):10-14,35
民间组织作为当代公共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发挥着作用,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公共治理中的功能与作用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对民间组织的支持,推动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民间组织也应加强自律,以更好地参与公共治理,从而形成政府与民间组织的良好互动,实现公共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胡兵 《学会》2007,(9):9-16
随着民间组织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很多学者开始以民间组织为视角研究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公民社会"和"法团主义"两大理论模式,随着选取民间组织的不同,得出的结论无外乎是,社会对国家有着一定的依附性,或国家和社会之间存在交互关系;一个共同的结论是,国家与社会目前这种关系是不稳定的,需要转变,但怎样转变却莫衷一是。我们知道,在中国,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地分析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结构都不能忽视对党的关注,这里,我们同样以民间组织为视角来考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但引入政党的因素,探讨党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应该起怎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尔平 《学会》2012,(10):43-47,55
非政府组织的欧洲化是欧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动力成为非政府组织话语和政策逻辑的一部分的过程,也是非政府组织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适应与反应过程。欧盟通过提供资助、增加欧盟政策影响力等方式促进非政府组织欧洲化;非政府组织通过争取欧盟资助、参与欧盟层面的活动这两种路径实现欧洲化。欧洲化是一体化不断深化背景下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各组织情况不一,使得非政府组织对欧洲化的反应呈现多样性,但欧洲化的路径比较单一,一些组织难以实现欧洲化。  相似文献   

12.
叶菁菁  曹庆萍 《学会》2013,(3):13-18,34
草根NGO自20世纪8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以后,逐渐成为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为各类社会公益组织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草根NGO如何利用好网络众意这把"双刃剑"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并进而影响政府决策,是未来NGO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通过分析草根NGO在网络众意条件下影响政府决策的可行性,提出了草根NGO通过加强网络监管,改善影响政府决策的外部环境以及不断完善自身,提高内部环境两个措施,希望能够为草根NGO影响政府决策之路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李尔平 《学会》2013,(10):5-10
民主赤字、社会整合度低、欧洲认同弱等问题使欧盟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加大了对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力度.来自政府的重视成为欧盟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重要契机,同时民众参与意识增强、民众对非政府组织认可度的上升也使欧盟非政府组织获得了发展机遇.但非政府组织存在合法性、自主性、代表性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只有非政府组织、欧盟、民众三方加强协调与沟通,才能建设好非政府组织部门.  相似文献   

14.
吴胜  高海虹 《学会》2014,(1):33-37
在公共产品提供过程中,政府是主要的供给主体,但面对多元化的治理趋势,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不足,而非政府组织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公共产品供给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法律体制还不够健全,非政府组织的相关定位还不够明确,对政府部门过度依赖,缺乏自主性。因此,本文试图理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加强非政府组织的自身建设,创造其良性发展的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15.
林典 《学会》2011,(11):19-22
农民工NGO是因应社会需求而成立的服务于农民工群体的公益组织,但由于涉及到"劳工"、"人权"等敏感话题,目前该类组织的发展可谓举步维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农民工NGO发展的制约因素,对于推动该类组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仲超 《学会》2011,(11):23-26
食品安全预警体系过分依赖以政府为主体。本文通过对非政府组织特性的分析,阐明了其特性与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的基础关系,提出非政府组织参与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应规范和标准化,对完善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的建设,促使食品安全预警成为全民的行为,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丽 《学会》2013,(6):24-31
在第三届中国社会管理论坛之"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分论坛上,与会代表从战略、理论、地方实践、建议与思考等方面对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进行热烈探讨。虽然困惑与问题依然存在,但展望未来,我国将有更加宽松的登记体制、更加透明的日常监管、更加常态的政社合作、更加有序的公众参与、更多品牌的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8.
王文娟  何倩 《学会》2009,(10):18-21,6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方面具备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其通过监督与介入、示范与引导、实施与推进等途径参与公共管理,推动了社会民主平等网络的建构,促进了市场公平信用体制的成长,推进了群体道德文化精神的培育。虽然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各项公共项目要求的提高,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空间会不断得到拓展,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海嘉 《学会》2011,(8):24-31
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是现代应急管理的核心特色与重要要求。探索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中作用的有效发挥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分析,发现了现有研究存在着忽视突发事件的差异性和阶段性对非政府组织应急管理作用的需求差异;忽视了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发挥与事件特征的相互关系;忽视了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差异化以及对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中作用机理的深入挖掘的局限性。因此,希望通过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局限性,进一步拓宽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中作用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a set of critical issues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that can be fruitfully explored through the study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NGOs needs to draw more fully on the study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 case study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redit and Empowerment (ACE), a large NGO in Bangladesh that is currently reviewing it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forms the main part of the article. Our analysis identifies contextu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NG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