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说起"普通话"这个话题,我想起了大学时的一个舍友。一次他看了场精彩的武打电影,回来大讲特讲"房飞峰"武艺如何如何高强,我们都没听说过这个人,就听他一个人在那儿讲。当他讲到"十三姨"时,我们几个全乐翻了,原来他一直讲的"房飞峰"就是"黄飞鸿"。  相似文献   

2.
在学生眼中,他是"用心负责的老班";在同事眼中,他是"忘我工作的狂人";在领导眼中,他是"爱岗敬业的典范"。他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以自己的坚韧、执着和信仰谱写了一篇又一篇佳作。——他就是永远带给学生温暖和力量的运城中学"全国优秀教师"阴磊。  相似文献   

3.
沈琦琪 《班主任》2009,(7):29-30
我碰上了一个"大王"。三年级的他,不仅在班里称王称霸,其诡辩才能更是"家喻户晓"。无论哪位老师找他谈话,他都会"巧用辞令""偷换概念",最后把自己的"不白之冤"洗刷得一干二净。  相似文献   

4.
周玲玲 《成才之路》2011,(23):99-I0016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申屠教师的思考是真实的、认真的,他对教育的追求是执著的、坚定的。——朱永新(教育专家)我清晰地感受到:一个中学教师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真实地诠释和实现专业发展的历程。"申屠现象"有力地说明,用"心"教学,用"情"思考,用"行"实践,一定会有精彩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刘光久  李君 《教师》2014,(13):43-43
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有一个人询问古代的"神医"扁鹊,天底下谁的医术最好。结果扁鹊不加思索地回答:"我大哥的医术最好,其次是我二哥,再次才是我自己。"那人大吃一惊,忙问其故。扁鹊告诉他,病在腠理的人去找他大哥,他大哥就用"烫熨热敷"的办法轻而易举就将病人治好了;病入肌肤的人才去找他二哥,他二哥就会用"针刺石击"的办法来治疗;  相似文献   

6.
李峰 《甘肃教育》2011,(16):14-15
打开他的博客,一行字格外醒目:一个走在教育路上的行者。知道他的人都清楚,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的"行走者",低调而不失淡定,平凡而不失果敢,默默地行走在促进教育改革的路上;他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生"局长,既有智者的深沉蕴藉,又有师者的儒雅之气。每次出差回来,他的旅行包里少不了一样东西——"书",考察学习间隙也非要到书店"逛一逛"不可。  相似文献   

7.
博尔赫斯以"作家中的作家"而闻名,但笔者认为他独特的世界观才是他文学世界的根,他更应该是"思想家中的作家"。在《永生》中,我们不仅领略了他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的文学叙述技巧,更折服于他对永生的独特理解和阐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他特殊的人生经历、独特的精神诉求以及由此决定的"宇宙主义"的大世界观和其"卡夫卡式幻想"为特征的文学迷宫。博尔赫斯将我们生活的世界"悬置"了,将我们生活的世界陌生化了。他的文学以独特的观照世界的方式,让我们充分体验了思想的快乐,拥有了超越现实的"精神财富",他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8.
王莽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之一。他以"篡位者"、"阴谋家"、"虚伪阴险"的形象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然而,历史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在这样一个"反面典型"身上,我们却看到了在他身上所闪现的人权思想光辉。无论是在他身为草莽之时,还是在他登极宝殿、君临天下之时,他都是一位人权思想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9.
我在这儿     
许丽 《教师博览》2014,(12):1-1
上着课,突然发现座位上少了一个人,于是停下来惊呼:"瞿旭楠呢?"课桌下面慢慢探出一个脑袋,咧嘴一笑:"我在这儿."看他那么无邪的样子,我和孩子们都笑了:还好,他在这儿.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的一个寺院里,一个师傅教了很多弟子,其中一个弟子认为自己十八般武艺都学会了,就提出要下山。师傅问他:"你什么都学会了吗?"弟子很坦诚地答道:"我什么都学会了。"这时,师傅就对他说:"请你把厨房里那个最大的木桶提出来,装满石头。"  相似文献   

11.
门子的下场     
且说雨村审理完薛冯两家的人命案后,本该轻松愉快了,可他心里总是感到不安。他吃不香,睡不稳,皆因一块心病——门子。雨村想:这小子知道我的出身和底细,又了解"薛冯人命案"的整个过程,这么精明!有朝一日他会不会陷害我?把他留在府里没什么用了。有了"护官符",什么都好说了。哼!应该把他安排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大约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雨村摆了一桌酒宴,请门子叙旧。  相似文献   

12.
梁祖江 《贵州教育》2011,(20):43-44
他,一直生活在大山里。 他,一直是一个普通基层工作者。 当地的人们,却无限的赞美他,羡慕他。有人甚至这样说:"他引领了一个穷乡的教育从困境中崛起。没有他,教育事业定会落后一大截。"  相似文献   

13.
"我要照张相。"我说。 照相师不大起劲地望了望我。他佝偻着腰,身穿一套灰色衣服,眼神迷迷糊糊地像位自然科学家。不必去描写他了,人人都晓得照相师是个什么样子。"坐下等吧。"他说。过了一个钟头,照相师打开里间的门。"进来。"他声色俱厉地说。我走进了摄影棚。"坐下。"照相师说。"我想要是你这张脸有七成圆,  相似文献   

14.
上期回顾:长鼻子巨人变成一个蚊子一样大的小矮人来到夏壳壳家,他要告诉夏壳壳一个秘密。"我可以问你一个私人问题吗?不过,你可不要生气。"其实,这个问题我早就想问他了。"我不生气。"他耸了耸肩。我小心翼翼地斟酌词汇,想尽量把这个问题问得婉转一点:"在我们这里,人跟人结婚,熊跟熊结婚,蝴蝶跟蝴蝶结婚……这里,  相似文献   

15.
宗白华用他的"美学散步"表达了一个完整的人格理想,而他对人格理想的思考不仅与其学术有关还与他的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宗白华的一生是他所建构的人格理想的最好注解。宗白华思想中体现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空灵"与"充实"的张力以及对美的和谐的追求既是其美学人格理想的一部分,也是其美学人格理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清代剧作家李芳桂是我们陕西的一个重要文化资源。他是碗碗腔皮影戏的"祖师爷",一生共写有碗碗腔皮影戏《春秋配》等8部,外加两部折子戏,统称"十大本"。他的剧作"十大本"有着丰富的人民性和相当高的艺术性,对于碗碗腔皮影戏来说,"救活了一个剧种",至少是振兴了一个剧种。李芳桂是清代继洪昇、孔尚任之后的一位杰出的碗碗腔皮影戏剧作家。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应享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吴昊 《现代语文》2010,(4):19-21
本文从拉康的"他者"理论出发,通过"我是一个他者"和"我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来分析意识语言中认知性隐喻和体验性隐喻产生的心理原因,揭示隐喻是无意识的结构,这种无意识结构在意识语言中产生了大量的能指游戏,即隐喻。  相似文献   

18.
破坏大王     
在一个小城市里,有一个十分淘气的孩子。他总是哭着喊着向爸爸妈妈要玩具,可玩具到他手里不到一天,就会变得面目全非。大家都不太喜欢他,管他叫"破坏大王"。 这一天,"破坏大王"的猫咪飞飞,在床下的一个大纸盒里翻出许多缺胳膊少腿的玩具,叼到"破坏大王"的面前。"破坏大王"生气地说:"你这个死猫,从哪里弄来这些破玩具,想气死我...  相似文献   

19.
曾经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位记者到建筑工地采访,分别问了三个建筑工人一个相同的问题。他问第一个工人正在做什么活,那个工人头也不抬地回答:"我正在砌一堵墙。"他问第二个工人同样的问题,第二个工人回答:"我正在盖房子。"记者又问第三个工人,这次他的得到的回答是:"我在为人们建造漂亮的家园。"同样的工作,迥然不同的回答,反映了当事人截然不同的心态。  相似文献   

20.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私塾老先生,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有三篇不同寻常的作文,他分别给他们加上评语。第一篇作文写了标题后,只写了一个"夫"字就没了。他评曰:"大有作文之势。"第二篇仅有标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