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近代著名教育家,潘光旦首先提出教育应重视学生健全人格培养,他要求学生应对自然、社会、人文等都应具有综合的知识,做一个有健全人格的"完人"。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院校育人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并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个性。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面对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危机,许多高校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图书馆阅读治疗服务,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开展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和基本保证。只有了解高职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原因,掌握其个性特点和心理动态,运用有效途径与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帮助学生早日走出心理误区,优化心理品质,形成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具有知识、技能、创新和健全人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而阅读好书则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思维和观念。大学时代作为一生成长中的黄金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将对他们走向社会成就事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读者教育经验的高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高校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提高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加快建设一批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和评价方法,拓展了传统文化与多元社会思潮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健全人格,陶冶大学生情操,厚植爱国情怀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本文 《大观周刊》2011,(26):79-79,78
团体心理咨询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和个案心理咨询相比,它具有提高咨询效率、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以及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等优势,在激发自我潜能、培养健全人格、增强团体凝聚力等方面.比个案咨询具有更高的价值追求。实践中可通过开设心理咨询知识讲座、组织团体讨论、开展团体活动等方式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8.
李红 《大观周刊》2012,(35):30-30,17
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修养教和健全人格教育。纵观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儿童的礼仪教育。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儿童礼仪教育的特点,并借鉴日本礼仪教育的经验,为进一步改善我国礼仪教育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据有关研究证明,目前青少年对于社会的基本认识,甚至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90%以上的影响来自传播媒介。少儿广播作为人民广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呵护少年儿童心灵健康成长及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中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少儿广播如何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生动具体地融入到节目中去呢?笔者认为,应该做的工作很多,但对少年儿童的情感教育应引起特别关注,因为这“对教育和培养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和培养少年儿童塑造远大志向、高尚情操、健全人格、优秀品质,有着极其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7,(12):96-101
面对多少有些"迷失"的新闻教育,《三思新闻教育》立足教育的本原,对新闻教育之正道展开了全方位、历时性的探讨,勇气非凡、意义深远。该书在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两大主题上,关注尤多。在人才培养方面,着重强调了新闻教育的"复位":以"健全人格"为本位,并提出了"健全人格"的四大标准。在师资建设方面,提出了任职院长的条件、留住人才的尝试等重要观点和做法。这些见解,并非空谈,多是经验之谈,对新时代新闻教育的改革创新具有导向性和借鉴性。  相似文献   

11.
赵崇乐 《兰台世界》2012,(33):85-86
先秦时期六艺教育中的体育不仅仅是身体锻炼,而是结合了道德教育与审美教育,其目的也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还包含了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等目的。这对我国古代的体育教育有深远影响,对"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宁 《大观周刊》2012,(3):165-165
政治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法律素质是医学生健全人格缺一不可的构成要素。法律素质是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培养医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意义入手,提出医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方略。  相似文献   

13.
王占波 《大观周刊》2012,(1):119-119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充分利用语文课的优势,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他们积极豁达的人生观,培养他们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4.
马丽 《大观周刊》2013,(4):136-136
语文教学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它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高尚人格的人,是否有爱心、责任心,是否会有坚强勇敢的意志,这个阶段是非常关键的。而语文教学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过程中担负着至关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李龙 《大观周刊》2013,(4):225-225
素质教育关乎民族的前途命运,素质教育之前提就是加强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中学生的责任感教育,这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健全人格、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及振兴我中华民族有着深远意义,然而部分中学生现状令人堪忧,如何应用政治课教学加强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是中学政治教师必须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孔得举 《大观周刊》2012,(40):145-145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作为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基础文化课,不论是在学习其它学科,还是对他们今后的工作、生活和继续学习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吴丽娟 《大观周刊》2012,(24):306-306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骨干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直接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做一位快乐成功、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是我不断努力的目标,而培养学生拥有健全人格、健康的身心、勤奋好学勇于探索以发挥其最大潜力,在掌握知识、方法的同时学会做人,则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认为做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爱学生之心。  相似文献   

18.
秦晋 《兰台世界》2016,(24):98-100
袁敦礼是我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他的体育教育思想奠定了我国体育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内容。他提出的"身心一元"的体育形式观、健全人格的体育宗旨观、"体育即教育"的体育性质观、理论并重与技术的体育师资观、社会与个人兼顾的体育价值观等体育教育思想,不但对我国近现代体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还对当代体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曾绍文 《兰台世界》2016,(10):76-77
在高校图书馆内能够发现大师的精神、平凡的精神和包容并进的精神。通过图书馆精神的弘扬,有助于让图书馆人更好地发展图书馆事业,同时用图书馆精神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健全人格,成长成才,让图书馆成为学生重要的教育和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20.
张伟华 《大观周刊》2011,(52):97-97
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感悟力、鉴赏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崇高的传统美德.体悟博大的文化底蕴,继承凝聚的民族精神,形成深邃的思维体验,为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