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的心理成因与锻炼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司琦  杨新海 《体育科学》2007,27(6):49-55,59
借鉴RPE的评价思想,提出针对高校教师进行亚健康状态主观自评的方法,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91名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的心理成因及相应锻炼对策的提出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超过九成的高校教师自评处于亚健康状态,引发此现象的心理原因主要是工作压力大造成的心情不好、焦虑、睡眠不良等消极心理状态。锻炼对策应从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健康和体育教育、正视工作压力,特别是增强锻炼自我效能着手。自我效能是影响高校教师能否积极参与和坚持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防治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高校教师发生“亚健康状态”的特点及有效的防治方法。结果显示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亚健康状态”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年龄遍布20~60岁各年龄段,且发病者与其自身的学历程度、心理承受能力、工作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治疗上应因人制宜,提倡自我防治的自然疗法,治疗中强调以心理疏导为主、以药物治疗为辅。  相似文献   

3.
休闲体育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休闲体育运动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休闲体育在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改善中能发挥心理治疗效应、促进智力能力发展、促进社交能力发展、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培养坚强意志品质等功能,从而能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并从改善高校体育课设置、改变高校体育教育观念、选择合理的休闲运动形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观察实验等研究方法对心理亚健康学生参加羽毛球教学的研究,得出羽毛球教学可改善心理亚健康状况。本文旨在分析引起兰州城市学院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因素、探讨羽毛球教学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干预效果和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从普通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身心亚健康现状调查入手,探究现阶段研究生亚健康状态形成因素,提出科学体育锻炼等对策,为减轻亚健康对研究生的负面影响,减少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现象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亮  殷雷亮 《体育世界》2007,(7):109-111
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东省高师类院校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现状进行了剖析,即分别从躯体亚健康状态、心理亚健康状态和人际交往亚健康状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的研究方法,对引起新疆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危害,提出如何科学预防和降低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理论依据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前医学院校青年教师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较多,对其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本文通过分析医学院校青年教师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探讨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由“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运动对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状态干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动干预对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康奈尔医学指数(CMI)量表进行心理亚健康人群筛查,对符合心理亚健康诊断标准的40名高校女教师进行健美操运动干预实验,并以CMI量表和SCL-90量表检测、评价干预效果。结果:通过8周的健美操锻炼,受试女教师CMI心身症状均值和SCL-90的测评得分均低于运动干预前,多数因子差异非常显著(P〈0.01)。以健美操为手段的运动干预对心理及生理均具有较好的纠偏作用,对改善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整体效果显著,尤其是对改善情绪效果明显。结论:运动干预是改善心理亚健康人群不良心理状态的有效手段,早期及时实施有效的运动干预有助于加速其向心理健康状态转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武汉市中学教师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提高教师的身体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亚健康状态”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是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体育运动是“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重要手段,对预防和改善“强健康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亚健康人群的调查和研究。提供了亚健康的症状和发生机制与机体运动不足有关,并提出长期雨系统的有氧运动是走出亚健康;走向健康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与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加,亚健康状态已成为现代都市人群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严重影响着生活及生命质量。为了加深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了解积极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对亚健康状态的概念、症状、成因、检测进行阐述,并着重对亚健康状态的自然疗法进行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3.
周际明 《体育世界》2010,(12):99-100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学习与就业压力增大,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营养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并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这一现象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认为经常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对预防和改善现代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学生“亚健康”状态1.1学习环境亚健康。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求胜心切、精神压力过大、注意力难以集中、神经衰弱、抑郁、烦躁,焦虑、失眠等是导致亚健康状态的最重要的因素,大部分学生感到学习负担较重,长期睡眠不足,大脑过度疲劳,整日忧心忡忡,焦虑不安,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则精神压力更重。  相似文献   

15.
熊飞 《体育世界》2014,(12):119-120
青少年亚健康的学术研究主要包括症状学、现患率、病因学、诊断学及干预措施等五个方面。研究显示:青少年亚健康症状大多为精神心理因素造成,表现为烦躁、困倦、情绪低沉;高中生明显高于初中生;大学生60%都处于亚健康状,女生发生率明显高于男生。个体心理行为与家庭因素、学习与就业压力等是青少年亚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音乐疗法、行为干预、心理治疗、推拿疗法及体育活动等方法治疗青少年亚健康,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自然史与发生率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病因学研究比较薄弱,测量工具有待规范,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尚未统一。前瞻性的研究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是青少年亚健康研究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6.
走进亚健康     
张晓 《辽宁体育科技》2009,31(3):109-1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也在日益提高,在劳动力结构向智能化趋势发展的同时,人们也在承受着超负荷的心理和精神压力,这使许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了国民的健康状况。因此,分析亚健康状态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身心亚健康状态进行调查,旨在探究其形成因素,以及采取以健美操为主要运动方式的干预措施,为缓解和预防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做出一定的治疗与纠偏研究。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亚健康"人群现状及对策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运用问卷调查法、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国内部分高校学生的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亚健康人群比例较高(14.72%),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减退,对自己的健康担心,精神不振,多梦等。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心理负荷压力大,饮食起居不规律,不良嗜好,缺乏运动。对如何预防和降低高校学生亚健康人群比例提供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由亚健康带来的生存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由于现代医学在亚健康防治上疗效不够理想,人们试图寻找防治亚健康的有效方法。亚健康的防治在祖国医学上属治未病的范畴,穴位按摩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宝贵遗产,运用穴位按摩的作用机理,采用不同的手法,作用于人体经穴部位,进行针对性的按摩,从而防治和改善亚健康患者不良的“灰色状态”,对提高人体的机能能力,调整积极的心理状态,促进身体健康,都将起到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亚健康”群体的表现和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指出“亚健康”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