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辞源>(修订本)、<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挠"的标音有失误.文章先指出三部字、词典的错误所在,其次从<广韵><集韵>出发,根据古文献中的音义材料论证判断三部字、词典标音失误的依据,并逐项提出参考性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2.
<广韵>是汉语中古音系的代表,也是给历史汉字标注现代读音的语音依据,<汉语大字典>就是以<广韵>为基础标注今音的.然而我们通过<广韵>核检<汉语大字典>注音时,也发现它在注音方面的种种失误,有的涉及到注音的标准与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3.
石歆苑 《文教资料》2008,(36):37-39
自隋陆法言<切韵>出,后<广韵><集韵>的编纂皆以<切韵>音系为基础,中古音系日益大明.众朴学大家皆以<切韵>音系非一时一地之音,且吴语占有一定比重.今谈及<广韵>哈韵中的"赅""晐"二字,根据已有的语音演变的研究成果,就其语音及意义考证其为苏州方言本字.  相似文献   

4.
<汉语大字典>对<诅楚文>"将欲復其(貝兇)迹"一句中的"(貝兇)"的解释不确切,在考察前人对<诅楚文>的研究资料,特别是对"(貝兇)迹"二字的解释之后,认为<诅楚文>中的"(貝兇)"应为"凶"的通假,乃"凶恶"义.  相似文献   

5.
大型辞书<汉语大字典>"僵"条"僵硬;不活动"义下所举<灵枢经>、<红楼梦>两个例证与释义均不相符,二例中"僵"应为古义"倒下",其它一些辞书也存在相关疏失.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王希杰先生的<汉语修辞学>(初版)和<汉语修辞学>(修订版)的对比研究,阐述修订版<汉语修辞学>新特点,分析王希杰先生修辞学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徐时仪 《家教指南》2005,(1):95-102
<玄应音义>各传本之间有着复杂的异同关系,本文在逐词比勘各本异同的基础上就周祖谟先生<校读玄应一切经音义后记>和张金泉、许建平先生<敦煌音义汇考>的一些疏失作有补正,指出<玄应音义>大致可分为高丽藏和碛砂藏两大系列.二者的不同早在开宝藏刊印前的敦煌写本中已存在.敦煌文献中无碛砂藏卷5所脱21部经的写本可能是开宝藏初刻本所据之祖本,后成为碛砂藏本一系;有碛砂藏卷5所脱21部经的写本是契丹藏所据之祖本,后成为高丽藏本一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引证中存在的脱节现象分类举例,指出其错误,并尽量校正,供使用和修订<大字典>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汉语大字典》根据存字、存音、存源的原则,对音义不明的字,常常照引旧字书,以保留汉字的历史面貌。这个原则是好的,态度也审慎。不过,有的缺音、缺义字如果细致考察,是可以补出来的。探索缺音、缺义产生的原因,并设法弥补,对于汉字史研究和解决辞书中的疑难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个是"一词为唐宋诗词中较常见的口语词,"褫斥"和"究质"也是中古至近古时期较常用的词语.唐宋诗词中"个是"在不同语境中分别有"是否,究竟"、"岂是"、"真是,实在是"等含义;"褫斥"即"废黜(官职)"、"革除(功名)"义;"究质"义为"究问"、"追查".<汉语大词典>对以上三词应予补录.<汉语大词典>关于"作问"、"漫腾腾"、"认、识"和"丈"释义或不够确切,或遗漏义项,特予补正."作问"当为"作难","漫腾腾"有"蒸腾、弥漫"义,"认、识"均有"寻觅"义,"丈"有"杖"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许多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的副词"差点儿"是由谓词性结构"差(一)点儿"词汇化演变而来这一观点,从历时语料出发提出新的看法,即"差点儿"的副词用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对"争些儿"、"差些儿"的词汇替代,语法化只是起了阶段性的辅助作用,帮助巩固并完善了新完成的词汇替代用法。  相似文献   

12.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说话”项“语音面貌”归档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应试人的普通话等级。测试实践证明要准确地对“语音面貌”进行归档,就必须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分办法。先对应试人的“语音失误”进行分类记录,然后根据其成系统的“语音错误”和“语音缺陷”的种类,判定“方音成分”的轻重程度。这样就可以根据对量的分析,作出定性的,也比较合乎实际的判断,使“语音面貌”的归档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是基于传统的“价值法”会计理论的通用财务报告,但在信息技术广泛使用的今天,它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作为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的新生事物,事项法日益显示出价值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事项法的应用条件日趋成熟,借助新会计准则的推力,“事项法”必将取代“价值法”,成为末来财务报告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首先要正确认识、全面理解“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其次要身体力行、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三个代表” 既是理论的概括,又是行动的指南。  相似文献   

15.
《朱子语类辑略》中的“般”只有量词词性,“一般”在还没有固化为一个词时是数量短语,在已经固化为一个词时是助词或形容词。由此窥见现代汉语中的“般”和“一般”既继承了近代汉语中的用法,又在语言的发展中有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马玉山同志在《“古音通假”商兑》一文中谈到:从时代上区分“借”与“别”,“盘桓”是后起字“徘徊”的借字。本文认为通假是得到社会公认的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与别字无关。并以此与马文商榷,同时也谈了连绵字的借字和别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不同测试员在"朗读"扣分的标准(语言错误、方言语调、回读等)上有所不同,打出的分数相差也较大。因此,对扣分标准进行探讨,使其明确,测试员之间主观评分的差距就会缩小,从而给应试者的普通话水平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来""去"的位移阐释与"起来""起去"的不对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道锋 《巢湖学院学报》2003,5(6):95-97,123
“来”具有“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靠近”的语义特征,“去”具有“离开说话人所在的位置或者文学作品中某一特定位置向另一地点运动”的语义特征。在“位移变化”的语义特征上,“起来”偏离了“来”,而“起去”与“去”却保持着一致。这种语义上的差异导致了“起来”起去”语法功能的不对称,主要表现为“v起来”和“v起去”中“v”的范围不对等。  相似文献   

19.
朱熹的“理一分殊”作为一种理学的本体论模式,具有多重思想逻辑层次的关系和内涵。从普遍的“理一分殊”本体论模式到一般的“分殊”体认的方法论,到具体的敬知双修的认识论,构成了朱熹的一种独特的东方有机整体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除具有德知合一、修养与认识合一的基本特点外,还具有有机直觉体认、系统整体把握和主客一体这样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唐代以来各家对《管子·形势》篇“抱蜀”一词有六种训释,而释为“抱一”既有词义上的凭据,又切合《形势》篇文旨。“抱蜀”即《老子》所谓“抱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