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薄弱学科教学是农村初中教学质量提升必须做的,农村初中面临的资源、生源和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学校生存及发展的三大困境,要破解难题,走出困境,提升质量,薄弱学科教学是必须加强的。学校通过课程基地建设、校本化推进"三学课堂",形成了实践探究的路径,促进了薄弱学科课程发展,让学生"真学";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推动了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让学生"乐学";促进了教学方法的转变,推动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深学"。  相似文献   

2.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如果不进行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就是一句空话。一流高中"既不在大,也不在全,关键在有特色,并善于把特色发挥到极致"。国防教育是四甲中学的办学特色,2015年6月,学校的"国防教育课程基地"项目以第九名的成绩成功入选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以课程建设引领学校特色发展,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领先一步,高人一筹"的国防教育特色是四甲中学多年来坚持不懈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徐教院附中:课程改革的力量为了调整区域学校结构,缩小区域南北教育质量差距,2000年伊始,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换牌成立。在生源与师资不变、消极文化积淀较深的现状下,作为一所公办初中,十二年来,徐教院附中以课程和课堂为核心,关照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成长,实现了从一所区域薄弱学校到老百姓心中好学校的蜕变,并成长为一所上海市的新优质学校。从管理改革、重建秩序、重塑形象,到系统开发课程、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到整体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再到深化"轻负高质"模式探索,徐教院附中  相似文献   

4.
<正>这里先摘选一份《扬子晚报》2007年7月12日的报道。学校"掐尖"抢生源,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了,一些学校竞相"取悦"家长,花样、手段之多,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前几年只有高中到初中"公关",现在连初中都要到小学"公关"。  相似文献   

5.
林志文 《西藏教育》2014,(10):35-38
<正>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在解释杠杆原理时,说过一句经典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2012年起,江苏省启动薄弱初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旨在围绕初中薄弱课程建设,促进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一所偏远的农村薄弱初中,我校结合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留守儿童多,读写环境资源缺乏等现状,申报初中语文读写课程基地,我们期待着初中语文读写课程基地成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支点,进而促进全校师生素质的提升,促进学校办学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连云港市建国路小学是江苏省首批"小学民间美术课程基地",学校将民间美术课程基地建设列入学校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完善规划、践行方案。学校秉承"高位设计建设理念、精细实施建设规划"的基地建设宗旨,逐步呈现出"以名师经营基地、以基地促进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的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于我院挂牌的基础上,学院2001年成立了师资培训中心。随着师培中心工作的深入开展,"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训中心"、"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广东基地(筹)"又在我院相继设立。教育部职成司王继平副司长观看教育部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自2004年启动了云南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会考以来,我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逐渐步入正轨,课时、师资及教学设施有了保证,高中的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常态课得到了学校及学生的重视。但是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由于没有规范的评价制度的制约,很多学校的课程开得很随意,计算机教室设备数量不足,课时得不到保证,师资数量和质量得不到保障,初中  相似文献   

9.
农村初中小规模学校因生源较差、师资薄弱等因素影响,办学质量下降,陷入生存困境。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村初中小规模学校可发挥自身优势,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从学生文化、教师文化、教学文化、评价文化、管理文化等方面着力进行"生活力"课程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是由厦门英才教育集团投资建设的一所集双语幼儿园、双语小学、初中、高中、剑桥国际中心等为一体的寄宿制学校。学校是"中央教科所实验基地",曾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人民满意十佳民办名校"、"亚洲教育行业十大最具潜力品牌学校"等。  相似文献   

11.
奉化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宁波服装学校)始建于1982年,原名奉化大桥职业技术学校,2004年与奉化师范合并,改名为奉化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壮大,学校已成为一所环境幽雅、师资力量雄厚、设施设备完善的集中专、职高、"3+2"五年一贯制、夜大、成人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学校暨宁波市现代化达纲学校、宁波市特色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和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基地学校。  相似文献   

12.
《新高考》2014,(3)
正范水镇中心初级中学坐落在宝应县范水镇,学校建于1995年,目前学校有34个班,在校生1900多人,教职工171人,专任教师138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本科学历110人,中学高级教师10人,一级教师63人,骨干教师近30人。我校是江苏省示范初中,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江苏省"七巧板智力竞赛"先进集体,扬州市教科研样本校,宝应县教科研先进单位,宝应县课改实验基地,宝应县"科普示范学校",连续15年荣获宝应县"素质教育质量先进校"称号。  相似文献   

13.
细细看了上海市闸北区实验中学从校长到教师写的一组文章,又了解了他们办学的最新进展,我感到特别兴奋。因为这所学校曾经是闸北区公办初中的"四小龙"之一,而且以艺术教育为特色享誉区内外,但是,最近十多年来由于城区改造,该校几经"折腾",成为了一所办学条件十分困难的学校。七年前,校长李广金受命于危难之时,励精图治七年多,终于"修成正果",使学校成为了一所"新优质学校",走出了办学的低谷,重新昂  相似文献   

14.
如皋市实验初中是一所设施先进、师资雄厚、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学校,创办于2002年,现有班级68个、在校生近4000名、教职工200名。校园占地面积75200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36000平方米,总投资8000万元。学校以"诚、勤"为校训,激励师生"诚于待人、勤于学问"。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肇东市第十一中学是一所集小学、初中为一体的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是黑龙江省示范初中。自建校以来,第十一中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师资强校"为建校之本;把"关爱、和谐、平安"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把"课程改革,导学构建"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攻方向;把"创建学习型校园,引领教师  相似文献   

16.
2011年秋季开学时,玉林北流市清湾镇一位姓龙的家长决定把儿子从城区学校转回镇上的初中上学,他说:“现在镇上的初中建起了新校区,比城里的学校还漂亮,而且近年来不少优秀大学毕业生被安排到学校任教,环境好,师资好,所以我要把孩子转回来念书。”  相似文献   

17.
《辅导员》2011,(33):81
新疆昌吉州第二中学创建于1971年,原名"昌吉州延安中学",经过40年的艰苦奋斗,现已成为一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校园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管理井然有序的全疆名校。学校现有初中班26个,高中班44个,在校学生4300多人。在编教师328人,其中,高级教师1 31名,特级教师5名;全国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8.
西部职业院校选送学生通过设立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扶贫基地三个月的培训学习,沿着"熏陶-培训-考证-就业"主线,开通了"甬黔直通车",创新了"政府+学校+企业"三位一体对口帮扶模式,促进了两地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学生技能和师资培训双丰收,探索出一条智力扶贫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无锡市蠡园中学是滨湖区一所普通公办初中。作为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初中校,这里的生源和师资都是未经选拔的"原生态"。但近几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科学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教育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课程"真文化",即以"真"为核心的课程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师生行为规范与教学方式。城市初中学校应以"真文化"作为核心对办学思想进行准确定位,贯穿去伪存真、传承创新的理性思维,促进初中教育向"真教育"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