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优化山楂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探讨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山楂总黄酮最优提取工艺,通过抗氧化试验研究其抗氧化性。结果:山楂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4(g/m L),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75 s,微波功率250 W,在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10.7%。以Vc、芦丁为对照研究其抗氧化性,山楂总黄酮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仅次于Vc,大于芦丁标准品,对自由基DPPH清除率可达81.81%,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可达73.26%。结论:微波辅助提取山楂总黄酮可提高黄酮的提取率,提取的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黑苦荞米黄酮模拟消化前后活性成分含量变化,以及模拟消化对其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的影响。创新点:采用体外模拟消化的方法,更加真实地反应消化对黑苦荞米黄酮含量及活性的影响,同时采用体外抗氧化方法、α-葡萄糖苷酶实验和HepG 2细胞模型,评价其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方法:本文采用体外模拟消化的方法,对黑苦荞米黄酮进行模拟消化,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其消化前后黄酮物质含量变化情况(表1和图1);通过ABTS、DPPH和FRAP等实验研究模拟消化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表2和图2),进一步检测其消化前后对细胞活性氧(ROS)产生的抑制能力(图3);利用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实验(图4)以及细胞葡萄糖消耗和糖原含量实验(图5),评价黑苦荞米黄酮模拟消化前后的降血糖活性。结论:HPLC结果表明,黑苦荞米黄酮中的主要活性物质为芦丁和槲皮苷,经模拟消化后,其活性物质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体外抗氧化实验ABTS、DPPH和FRAP结果均表明,黑苦荞米黄酮具有抗氧化活性,体外模拟消化后,其抗氧化活性有所降低;细胞ROS结果表明,黑苦荞米黄酮模拟消化前后均具有较好的ROS抑制活性。进一步研究表明,黑苦荞米黄酮模拟消化前后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同时可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以及细胞糖原的生成,具有较好的降血糖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海带多酚为研究对象,考察提取温度、料液比和超声时间对海带游离多酚和结合多酚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测定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估其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海带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30(g/mL)、提取温度为40℃、超声时间为3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海带总多酚的提取率为2.74%.当浓度为2.0 mg/mL时,游离多酚和结合多酚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41.72%和19.37%,表明海带多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游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高于结合多酚。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酶解鲭鱼蛋白,制备鲭鱼多肽,探究其抗氧化活性.以酶解液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指标,获得最适蛋白酶并双响应面优化酶解工艺条件,探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为最佳水解酶,最优酶解工艺为pH 6.0、超声时间40 min、温度53℃、料液比1∶3(g/mL)、酶添加量3 000 U/g、酶解时间2 h,所得的酶解液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1.21%,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84.12%;鲭鱼多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半抑制率IC50分别为32.75μg/mL、1.20 mg/mL.该研究结果可为鲭鱼抗氧化肽的大量制备提供工艺参考,为鲭鱼抗氧化多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黄豆、黑豆、黄豆芽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蒸馏水、70%甲醇、70%乙醇、70%丙酮作为提取剂,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豆、黑豆、黄豆芽中总黄酮的含量.并通过测定各样品提取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比较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甲醇对总黄酮提取率较高,其中黄豆的甲醇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392mg/g.同时表明,黄豆的甲醇提取液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对O2·-,·OH清除率分别为54.50%,61.00%.  相似文献   

6.
绿豆衣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高效的抗氧化性。通过研究绿豆衣酵素发酵过程中多酚含量和DPPH清除率的变化情况,测定不同发酵条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料液比、糖含量)下绿豆衣酵素的抗氧化性,以期获得绿豆衣酵素发酵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34h、料液比30%、糖含量5.10g时绿豆衣酵素抗氧化性达到最佳,总多酚含量为6.78ug/mL。绿豆衣酵素发酵工艺的优化对相关产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碱性蛋白酶酶解龙须菜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条件,以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底比([E]/[S])和pH值对制备抗氧化肽工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正交实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龙须菜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65℃、酶解时间150min、[E]/[S]9 000U/g、pH 8.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龙须菜抗氧化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7.44%±0.12%.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抗氧化肽具有一定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还原力,但均弱于同浓度下的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8.
研究长根金星蕨中总黄酮的抗氧化性。采用70%乙醇提取长根金星蕨中总黄酮,用NaNO2-Al(NO3)3-NaOH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用Fenton体系、邻苯三酚体系、普鲁士蓝法研究总黄酮溶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用硫代巴比妥酸(TBA)分光光度法研究其对羟自由基引发DNA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样品中总黄酮含量为1.95%。总黄酮浓度为60μg/mL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30.1%;浓度为67μg/mL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50.2%;浓度为87μg/mL时,对羟自由基引发DNA损伤的抑制率可达95.9%。结果表明长根金星蕨中总黄酮能较为有效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对DNA氧化损伤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滁菊总黄酮(TFCC)和滁菊多糖(PCC)配伍体内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TFCC,大孔树脂进行纯化;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PCC,savage法进行纯化;测定TFCC和PCC含量,观察TFCC和PCC不同比例配伍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ABTS~+·清除率和Fe~(3+)相对还原力的影响,优选TFCC和PCC抗氧化活性最佳配伍比例。将50只老年小鼠随机分为TFCC+PCC组(40 mg/kg+60 mg/kg)、TFCC组(40 mg/kg)、PCC组(60 mg/kg)、维生素E组(200 mg/kg)和正常对照组,采用灌胃方式给药,连续14 d,1次/d,观察TFCC和PCC配伍对老年小鼠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TFCC含量为722.41 mg/g,PCC含量为626.32 mg/g。TFCC和PCC 2∶3配伍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其中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2.13%,羟自由基清除率为86.76%,ABTS~+·清除率88.23%,Fe~(3+)相对还原力为102.73%。TFCC和PCC配伍能显著升高老年小鼠血清和肝脏SOD、GSH-Px活性,降低MDA水平,且活性明显强于单用TFCC或PCC。结论:TFCC和PCC 2∶3配伍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体内实验亦证实该比例配伍抗氧化活性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沙棘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明确其抗氧化性能。方法:以沙棘为研究对象,以沙棘黄酮得率为指标值,使用乙醇溶液作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萃取法,对提取时间(A)、提取温度(B)、乙醇体积分数(V乙醇/V_总)(C)、料液比(D)进行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考察4个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并对沙棘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在提取时间23 min、提取温度80℃、50%乙醇、料液比1∶20条件下沙棘黄酮得率最高,为2.316 mg/g。各因素对沙棘黄酮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体外抗氧化结果表明,沙棘黄酮具有很好的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当沙棘黄酮粗提取物质量浓度达到5 mg/mL时,沙棘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87.5%,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了77.7%。结论:沙棘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研究桂花黄酮抗自由基作用及体内抗氧化功能。通过测定桂花黄酮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抑制率实验,研究桂花黄酮的体外抗氧化作用;通过测定小鼠血清GSH-Px、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研究桂花黄酮体内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桂花黄酮可有效地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桂花黄酮可显著增强小鼠血清GSH-Px、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桂花黄酮具有一定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产地红薯梗、茎、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红薯藤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80%乙醇提取总黄酮,DPPH法测试自由基抑制率.结果:衡阳、连云港产红薯梗、茎、叶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红薯茎的自由基抑制率最高达93.25%,叶、梗次之;红薯叶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两地的红薯梗、茎、叶中茎的清除自由基能力最强,红薯梗、茎、叶的自由基抑制率与总黄酮含量相关系数为0.1729,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萌芽苦荞功能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期为苦荞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萌芽苦荞为原料,研究晒干、阴干、热风干燥、冷冻干燥、真空干燥5种干燥方式对其功能成分(黄酮、总酚、γ-氨基丁酸)和抗氧化活性(对DPPH·、ABTS+·和·OH清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干燥方式对萌芽苦荞的功能成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冷冻干燥处理后,萌芽苦荞中的黄酮、总酚、γ-氨基丁酸含量最高,分别为49.66 mg/g、16.82 mg/g和64.14 mg/g,显著高于其他干燥方式,100℃热风干燥含量次之,60℃热风干燥含量最低。冷冻干燥处理的萌芽苦荞对DPPH·、ABTS+·和·OH的清除能力最高,分别为75.40%、98.25%和65.62%,100℃热风干燥次之,晒干处理最低。因此,冷冻干燥和100℃热风干燥较好地保留了萌芽苦荞中的功能成分且抗氧化活性较强,与冷冻干燥相比,100℃热风干燥具有时间短和成本低的优势,是实际生产中保留较多黄酮、总酚和γ-氨基丁酸的优先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真菌固态发酵对丹参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及探索丹酚酸富集的途径。创新点:该研究发现真菌G.luteus固态发酵可增加丹参的抗氧化活性及有效地富集丹酚酸B,为丹参更有效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方法:采用20种真菌对丹参进行固态发酵,以两种抗氧化模型(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和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测定发酵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Folin-Ciocaltea比色法测定发酵物的总酚含量;以多种波谱学方法(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表征发酵前后丹参化学成分的变化。结论:抗氧化活性测试和总酚测定结果表明,G.luteus发酵可有效地增加丹参的抗氧化活性和总酚含量。UV、IR及NMR等波谱表征发现,在丹参经G.luteus发酵后,丹酚酸类化合物的含量提高了;同时HPLC测定也发现,丹酚酸B含量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表明,G.luteus发酵可实现丹酚酸B的富集。  相似文献   

15.
以苦瓜为原料,水作为提取溶剂,探讨液料比、微波功率和提取时间对苦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苦瓜多糖微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并通过研究苦瓜多糖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探讨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确定微波辅助提取苦瓜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为50:1(m L/g),微波功率60 W,提取时间2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微波辅助提取苦瓜多糖的提取率为10.05%.苦瓜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羟基自由、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作用,且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清除作用不断增加,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当苦瓜浓度达到2.5 mg/m L时,对羟基自由、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3.68%、59.24%和42.54%.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制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功能性紫薯浸泡酒。方法:以紫薯为原料,浓香型蒸馏白酒为基酒,利用超声波浸提技术,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料液比、超声波时间、超声功率、浸泡时间对紫薯浸泡酒感官品质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带皮切块紫薯与基酒料液比为1∶5,超声波70 W,处理35 min,浸泡2 d,蔗糖添加量0.12 g/100 m L,得到的紫薯浸泡酒品质营养价值及其抗氧化活性和风味最佳,紫薯浸泡酒花青素含量达到677.71 mg/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5.35%,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83.14%,还原能力为红葡萄酒的1.26倍,白酒的9.47倍。结论:研制的紫薯浸泡酒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功能,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马马鞭草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对马鞭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鞭草中总黄酮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固液比1∶40(g/mL)、超声功率500 W、超声辅助提取温度70℃条件下提取2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2.87%.影响马鞭草中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固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马鞭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其清除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黄酮类化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8.
《商洛学院学报》2016,(4):44-48
为了深入研究商洛核桃青皮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在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以及总还原力等体外抗氧化体系上测定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核桃青皮不同溶剂提取物均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能力呈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其中水提物、95%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高于乙醚与氯仿提取物。总体而言,核桃青皮乙酸乙酯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寻氏肌蛤为原料制备抗氧化肽,研究木瓜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双酶法酶解寻氏肌蛤的工艺条件。以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测定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双酶法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pH6.0,酶比例1∶1,[E]/[S]8%,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6.5h为最佳酶解条件。验证试验表明,在此条件下,抗氧化肽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8.70%。  相似文献   

20.
以生姜多糖的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实验研究生姜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邻菲罗啉法、DPPH.法研究评价生姜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生姜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固比20:1、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5 h,此工艺条件下生姜多糖的得率为5.82%。生姜多糖对.OH和DPPH.两种自由基均有清除效果,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当生姜多糖提取液浓度达到1.0 mg/mL时,对.OH和DPPH.的清除率分别可达48%和56%,清除DPPH.的IC50为0.93mg/mL。本试验结果可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生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