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2页例1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与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感悟数概念在本质上的一致性。2.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进一步积累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活动经验,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2~53页。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经历单位“1”、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抽象、概括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量感,培养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3.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0~32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1~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进一步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2.使学生在建构小数概念的过程中感悟计数单位的意义,进一步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3.使学生在应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运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0页~第64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猜测、归纳、评价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意义.2.让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3~54页例2、例3,随后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5~8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真实的问题情境,在操作中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用分数表示除法运算的商的道理,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初步感知除以一个整数与乘这个数倒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六年制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73~74页 教学要求: 1.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在理解“平均分”、单位“1”的基础上,掌握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自编教材,安排在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之后的教学。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在度量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分数单位的意义,体会整数、分数、小数概念的一致性。2.使学生经历真分数与假分数的形成过程,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8~70页“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9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梳理相关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整数、小数和分数的意义以及小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和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弄清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31页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例1、例2,第132页“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九第1~4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出下面分数(投影)的分数单位和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并说一说这两个分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口算:+=( ) -=( )3.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教材复习题)。和和和评析:新知的获得大多是要依赖认…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0~31页例1,随后的“试一试”和“练一练”。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2.使学生经历小数意义的建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进一步积累认数经验,体会小数的位数与表达精准程度之间的关系,感悟分类、极限等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8页和第71页“回顾与整理”,第68~72页“练习与应用”中的部分习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数的读写、大小比较、改写等具体的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地体会计数单位在计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2.使学生借助计数单位沟通整数、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感悟数的概念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对数概念的结构化认识。  相似文献   

12.
“九义”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整理和复习”,把小学数学全部教学内容分为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认识、应用题、量的计算、几何初步知识及简单的统计六个部分。复习时,要遵循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理清知识的层次结构,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下面,就“整理和复习”中的“数和数的运算”谈几点教学建议。1.数的意义。数的意义主要包括自然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及其相关的一些概念。通过整理,使学生理解这四种数产生的意义,掌握这四种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准确地填写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进而对小学阶段所学的…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6~37页。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0~32页例1~例3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摆长方形的操作中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理解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特征,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五年制数学第九册(人教版)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简易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能够用方程在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3二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与原人教版统编教材(第九册五年制)比,本单元在内容及编排上都有了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一、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册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理解单位“1”的含义并建立分数的概念,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二、教学目标1.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法,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2.通过经历从生活中…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第84—8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2.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及观察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教学媒体:液晶投影仪、多媒体电脑。学具准备:每组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各一张,蛋糕图一幅,木制米尺一把,苹果图一份(4个),熊猫图一份(6个)。学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相似文献   

18.
李瑞山 《云南教育》2003,(13):41-42
“数与代数”是小学数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复习时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将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知识网络。为使复习达到预期目的,谈几点教学建议。小学数学中“数与代数”部分概念多,联系紧,规律性强,复习时可根据知识的重难点和相互之间的联系,采用口头复述、区别异同等方法进行整理辨析,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1.复习数的意义。首先让学生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各种数的意义、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1、2、3……叫做自然数。自然数的单位是“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引出分数,分数与整数、小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两…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八册数学第四单元第一节“小数的意义和产生”。处理“做一做”和练习的1—5题。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教学难点:结合米尺讲解小数的意义。教学准备:投影仪、片;小黑板;米尺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读出下要分数。1 3 3 33 98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册第36页例1及试一试、练一练。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分数的意义,经历分数的意义的概括过程,能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理解单位“1”,掌握分数的意义及分子、分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