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说《萧萧》中,沈从文同主人公萧萧一起感受着生活的常态与变动,感受着这种“常”与“变”中的悲哀与欢乐。而在作品中.我们也感受到作者对乡下淳朴生活的喜爱以及对这种生活下的人与事的感慨。究其原因是沈从文徘徊于现实与理想两个世界。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边城>中各人物形象的分析,体现了沈从文对"自然、健康、优美"的人生形式的张扬和赞颂,进而挖掘了作品产生的文化生活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沈从文小说中的地域特色进行描述,并以小说<边城>为例,分析和探讨了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情节"和民族地域特色以及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1929年写作的<萧萧>描绘了一个天真纯朴、心智混沌的湘西少女萧萧的成长经历.萧萧经历了嫁做他人妇、性意识的初萌、怀孕生予后走向了成人期.但这种成长蜕变却未能实现萧萧心智上的成熟,萧萧的成长一直被悬置和延宕.这折射出沈从文对待湘西少女和现代文明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5.
从叙事视角来看沈从文的小说《萧萧》,作者站在"乡下人"和"城里人"的双重立场上,通过叙事过程的展开和推移,将其对于工业(城市)文明和农业(农村)文明的优劣判断形诸于笔端。对比同在20世纪20年代鲁迅对于女人命运的思考,如果鲁迅笔下的"娜拉"的命运不免受到"制度决定论"("封建礼教")的作弄,那么沈从文笔下的"萧萧"则直接显示出"文化决定论"的影子。这种居于"双重文化视角"下的"萧萧",如同作者沈从文一样,在"行动面前"选择了停滞,这既决定了小说主人公萧萧的命运,也预示了作者沈从文的文化价值观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沈从文笔下的《萧萧》被评论者片面地解读为底层人民对生命意识的毫无自觉。但作为作家小说创作成熟后的第一部短篇小说,《萧萧》成熟地表现了其所竭力追求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试图借助萧萧这一自由、快乐的童养媳形象表达对自由生命的赞扬。这个敢于冲破陈规旧俗的童养媳在实现个体生命欲望的同时,展示了旧中国妇女缺乏的坚韧美,这种美蕴藏着浓厚的风俗民情,让人感慨和向往。  相似文献   

7.
焦虑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心理体验,在动荡社会中生活的沈从文更是如此。前后人生经验的错位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人生价值、对自我意识的危机感使沈从文感受着极度的焦虑与不安。围绕此,从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的焦虑理论入手,探讨了沈从文焦虑心态的产生以及作家通过小说《边城》对这种焦虑心理所做出的疗救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的短篇小说《萧萧》艺术地再现了一种前现代的混混沌沌的生活方式.在理性的观照下,这种生活方式并非乐园.但在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下,那种近乎人类童年时期的生活状态已经无可奈何的走入了历史.而怀旧是人类根深蒂固的情结,因此《萧萧》在读者心中引发的就不仅仅是悲悯之情,也是一缕具有苍凉意味的乡愁.  相似文献   

9.
<女神>中的作品在内容上往往包含着一个"毁灭-创造"的结构,以此回应了时代的创新要求.<女神>诗意创新的内在动力在于它拆解了一些陈旧的修辞规范,在语言工具的解放和现代经验的传达之间建立起了新的平衡.这种创新还带来了<女神>与古典诗歌在诗意生成方式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以湘西的山水、民俗风情和古朴、自然、优美的人性构建现代小说的"希腊小庙",本文以<边城>为媒介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在他湘西作品中对少女形象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翠翠、萧萧、三三,三位美丽的少女是其中的代表。三位少女懵懂的初恋中的细微感受展示了美好生活,但是结局却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悲剧色彩,这种悲剧并不是人为造成的,而是阴差阳错的命运安排。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怀有浓厚的"乡下人"情结,"乡下人"立场在其文学作品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沈从文的"乡下人"立场主要源于他对社会人生的"焦虑",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其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乡下人"立场既体现了沈从文个人境遇与社会生活相抵触而产生的反抗心理,也蕴舍了知识分子改造社会与人生的理想和主张.  相似文献   

13.
论《桃花源记》与陶渊明的归隐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一般都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陶渊明"乌托邦"的社会理想.然而,从这篇散文中,我们还能看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归隐的体验.在写作年代上,<桃花源记>写于陶渊明对归隐已深有体会的晚年;内容上,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对归隐的感受;此外,其朴拙平淡的表现手法也反映出他朴素的田园隐逸生活.可以说,<桃花源记>正是他归隐体验的艺术概括.  相似文献   

14.
"分裂人格"指人格的善恶二重性.文艺复兴以来,不少作家一反中世纪不是将人视作天使就是视作魔鬼的看法,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具有"分裂人格"特征的人物形象.歌德的<浮士德>是其中充满辩证法的杰作.本文从<浮士德>中两个贯穿始终、对立统一的人物浮士德和靡非斯特入手,通过具体分析,旨在说明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善与恶是人性的一分为二,恶中有善,善中有恶,善恶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由此构成活生生的变化着的人.本文还以歌德为例,说明这种"分裂人格"即使是在这些伟人身上也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以湘西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在叙述中隐藏着一股忧郁与哀愁的情绪,这种哀情的背后则是埋藏在沈从文内心深处的逃亡意识,从沈从文的个人生活经历和社会体验,以及在作品中的唯美表现方式,探讨沈从文作品中的逃亡意识.  相似文献   

16.
把<红楼梦>第四回或"护官符"认定为<红楼梦>一书的"总纲"是"左"的文艺思想的产物,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在"红学"研究上的反映.这种"左"的观点目前仍有影响,应给予拔乱反正.<红楼梦>前五回是全书的"引子"部分,对全书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中第五回,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观看"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并聆听<红楼梦>"仙曲"对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遭遇和归宿以及全书的基本情节和结局作出总体安排.因此,<红楼梦>中第五回应为全书的"总纲".  相似文献   

17.
<孟子·梁惠王上>"君子远庖厨"中"远"的用法,目前最常见的一种观点,认为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远"应是形容词用如一般动词,不是"使……远"的意思,而是该句的主语"君子"本身主动地"远离"的意思.在<孟子>中"远"有三种动词用法.  相似文献   

18.
“乡土作家”沈从文写于1929年的短篇小说《萧萧》,描绘了童养媳萧萧身处的生存环境以及她的人生三段梦想,再现了湘西农村的淳朴、善良与愚昧、落后。作者在作品中体现出的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感冲撞最终演化为对家乡故土的深切眷恋,对乡村民众追寻现代文明的深切期盼。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众多作家中,沈从文一直是标新立异的代表,他的全部小说浸透着作者对生命的讴歌,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闪现着对于"理想生命形式"的探索.文章从沈从文的<边城>入手,讨论作者对于"理想生命形式"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20.
生活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沈从文与芥川龙之介是中、日两国最具代表性的近现代作家之一。时代的剧变使生活在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期的两位作家对"现代性"有较深的本质性感受。反映在文学中,沈从文与芥川龙之介文学均表现了较多的"现代性"特征。对沈从文与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创作"现代性"进行比较分析,是深入了解和把握中、日两国近现代作家的文学共性的重要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