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汕尾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现存汕尾文物古迹主要包括古人类文化遗址、古道遗址、宗教文化遗址、海防遗址、石刻冢墓遗址和红色文化遗址,体现出当地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连贯东西的交通环境、镇海卫疆的军政地位、多教共融的宗教文化、表忠彰义与红色革命的优良传统。考略汕尾文物古迹既是保护这些文物古迹之需,也是促进汕尾旅游事业发展之需。  相似文献   

2.
衡山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宗教历史文化,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宗教建筑和文物古迹,成为衡山旅游资源一大特色和优势之所在。衡山旅游发展应突出宗教文化特色,在开发过程中注意解决好:加强宗教自身建设,巩固和提高衡山的宗教地位;加强规划管理,搞好山林寺观建设,改县宗教旅游环境;发展系列宗教旅游项目,不断丰富宗教旅游活动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促销工作,努力开拓海内外客源市场;正确处理旅游部门与宗教部门的关系以及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物古迹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坐落在邯郸西南的赵王城遗址,是我国迄今保存较为完整的战国时期古城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加强对赵王城遗址的研究、保护及开发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化遗址不仅为城市增添历史厚重感,还为城市发展和旅游提供品质保障。桂林文化遗址众多,是一笔无形的财富。近年来,桂林文化遗址管理工作逐步得到加强和改进,但仍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管理不健全、重点不突出等问题。为此,应从多个方面加强文化遗址管理工作:运用文化遗址元素,增添城市总体风貌;发挥文化遗址功能,促进城市各项事业发展;提炼文化遗址内涵,建设城市"精神家园"。并以此促进桂林城市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谈衡水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度假逐渐成为人们休闲消费的首选。衡水自古为燕赵文化与齐鲁文化交流之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而且特色鲜明,加速历史文化旅游的开发重点应放在: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工艺品类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文物古迹资源的开发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位于普定县城西南约4.5km的穿洞古文化遗址及周边地带,具有以古文物古迹为中心的旅游资源优势,叠加或出或伏错综复杂的地下水系、浓厚醇和的布依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业可优先发展考古探奇、周日渡假休闲、赏花、购农特土产及其他民俗特项旅游。  相似文献   

7.
位于普定县城西南约4.5km的穿洞古文化遗址及周边地带,具有以古文物古迹为中心的旅游资源优势,叠加或出或伏错综复杂的地下水系、浓厚醇和的布依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业可优先发展考古探奇、周日渡假休闲、赏花、购农特土产及其他民俗特项旅游.  相似文献   

8.
革命遗址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后田暴动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为例,深度挖掘并充分阐释革命遗址承载的历史内涵,盘活红色文化资源,加大开发利用力度,有效发挥革命遗址的政治引导、文化传承、历史镜鉴、思想教育及经济发展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考古遗址公园是目前国内乃至全球提倡并推广的一种对遗址的创新保护与利用模式,世界上有不少成功的案列,但也有的遗址公园削弱遗址的特征,烘托公园的特征,加入了过多大众娱乐项目,导致遗址公园千篇一律,缺失文化内涵。除此之外,遗址公园还出现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不够,缺少公众的参与和游客的体验式旅游经历,导致遗址公园"有形无神"。本文以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为例,在分析其发展特色的同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坚持以文化为导向,把历史遗址文化底蕴作为发展打造的核心,鼓励当地居民加入遗址保护中,让文化展示更加注重对体验式旅游项目的开发,从而真正打造出以文化为向导的"形神兼备"的遗址公园,达到延续文化记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宗教历史文化,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宗教建筑和文物古迹。本文在剖析了南岳衡山的发展宗教文化旅游所存在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威胁,并进行了深入的发展战略分析,提出了南岳衡山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和假设,对其进行市场定位和目标市场选择,拟定市场促销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1.
福建大遗址地域特色鲜明、场域宽广,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很强的文化旅游发展潜力。在传统保护和开发模式下,文化内涵挖掘不充分、产业融合理念滞后,福建大遗址始终未能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产业融合背景下,亟需提出历史与现实有机融合、具有闽地特色的大遗址文化旅游发展策略:健全管理机制、做好宏观布局;增进多元融资、创立合作共同体;深挖遗址内涵、彰显地域特色;活化文物资源、拓展旅游体验项目;开展生态建设、构建绿色可持续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遗址旅游是一项针对特殊资源开发的文化旅游。从旅游消费需求趋势来看,旅游者兴趣不仅仅满足于独特文化的展示与体验,而是寻找这些独特文化的符号和核心价值观,因而,文化旅游的开发也不仅仅是特殊文化的“物理性存在”,更要求将这些文化符号抽象化,并赋予空间生产的意义,以“人文性存在”进行展现。借助于大遗址旅游思路和文化空间研究的视角,以武陵山区土司遗址群的旅游开发为个案,探讨文化旅游空间的构建方式,从而厘清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3.
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类型和载体,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有博物馆模式、遗址公园模式、遗址公园+博物馆模式、主题公园模式以及步行、购物休闲街模式等五种空间开发模式,五种模式都应有不同的保护与开发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嘉应学院学报》2019,(3):112-116
为积极落实"515"战略部署,探索"旅游+",注重"多业融合、全域联动",各地区近年来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工作开展,实现了旅游产业加速提升.与此同时,各地积极将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将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融为一体.其依托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学习了解革命历史,又可以传承革命斗争精神,培育践行新的时代理想,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教育的方式.以广东汕尾海陆丰地区的红色教育文化旅游发展为例,探讨如何推进老区红色教育文化旅游建设发展,实施新时代下的新型旅游驱动战略和创造旅游发展新引擎.  相似文献   

15.
国家启动大遗址保护项目而发现屈家岭遗址群,中国农谷建设的核心区发生在屈家岭原始文化所在地。屈家岭遗址位于屈家岭遗址群的中心,是长江中游最早发现的原始文化遗存,闻名世界的屈家岭文化因屈家岭遗址的发现而得名。中国农谷是荆门市在探索发展区域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兴起的建设模式。屈家岭原始文化既是中国农谷的文化元素,又是中国农谷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中国农谷突出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统一,维护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引领了社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永年广府故城为历史上重要的古城遗址,也是邯郸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古迹众多,所存明代城墙为华北一带所仅有,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还是世界上著名的杨氏和武氏太极拳的发祥地,太极文化闻名世界,自然资源也很奇特。保护好、利用好故城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将其建设成为华北一带集“古城”、“水城”、“太极城”三城为一体的旅游城,具有重要的现实的可行性和长远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位于普定县城西南约4.5km的穿洞古文化遗址及周边地带,具有以古文物古迹为中心的旅游资源优势,叠加或出或伏错综复杂的地下水系、浓厚醇和的布依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业可优先发展考古探奇、周日渡假休闲、赏花、购农特土产及其他民俗特项旅游.  相似文献   

18.
元上都文化遗址的解说词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不仅需要保证解说词的真实、准确、严谨,而且还要体现遗址本身的文化内涵,同时还要考虑到解说及展示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本文试从文化遗址地解说词的功能和特性出发,分析阐释元上都遗址解说系统的现状,探讨进一步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考古遗址公园的遗址保护、文化传播、教育游憩等功能,认为加强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有利于发挥其综合效益。以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为例,探讨了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的原则,提出了考古遗址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上海论坛”宣布,由来自各国的190位考古权威反复筛选,陕北石峁遗址与浙江良渚遗址共同入选10项“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对遗址进行保护和保护性展示的具体建议:建议省政府责成榆林市和神木县文物管理部门尽快成立专门的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大力征集民间石峁玉器;同时尽快组织力量,编制遗址保护规划,包括确定保护范围,付诸实施;由省政府或榆林市政府出面主办,委托并资助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和陕西师大在进一步强化研究的基础上,承办高规格的“石峁遗址与中华文明探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尽快考虑在石峁建立基于最新考古遗址展示理念的遗址博物馆;榆林市和神木县以石峁遗址保护性利用为契机,重新统一规划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包括把当地红色文化旅游等资源和石峁、新毕以及内蒙等史前遗址旅游资源加以整合,创意规划“红色-史前-草原文化之旅”,借以完善形成地域文化产业支柱,为榆林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索产业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