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正>"有效教学"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教学策略。教师在生命教育中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虽然现在提倡学生是主体而教师只是主导,但在生命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既是生命教育的实施者,也是引导者和监督者。我认为,教师在学生生命教育中的角色应该有以下三种:一、教师是生命教育的实施者第一,从时间来看。孩子从每天沐浴着清晨的阳光来到学校到踏着西下的斜阳回到家中,学生和教师在一  相似文献   

2.
许春玲 《成才之路》2009,(29):I0016-I0016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日记、生命教育课,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对大自然能主动亲近和爱护,最终使孩子们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开学报名的第一天,我打开教室门,有不少学生家长看见初一分班名单,陆陆续续进了初一(3)班。男生女生自然地分成两块坐着,熟悉的不熟悉的叽叽喳喳地说笑着。我一边忙着领取新书,一边悄悄地观察着学生的言谈举止。当我走到教室后面,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生命的唯一性和有限性,能够深入思考个体生命的价值,以便能够更好地在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应该体现出生命教育的载体功能,通过学习,拓展学生生命的长、宽、高。本文将通过一篇散文《淡竹》的教学案例来解读生命教育在具体教学中的细微体现。  相似文献   

4.
王雅萍 《现代教学》2013,(7):113-114
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的内容。语文教师应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育人价值,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通过对文本中人物品质的感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把握生命,从而提高个体生命的质量。作为一名语文教研员,深感对一线教师进行生命教育指导的责任重大,为了进一步了解语文教师实施生命教育的情况,最近,我在全县小学语文中年级教研活动中作了关于生命教育方面的问卷调查。现把问卷获取的信息以及本人的一些思考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我国各类学校中学生不珍爱生命,自杀自残的现象有上升的趋势。如2013年南京市就发生了学生因未完成作业而自杀的事件。这些事件暴露了我国的生命教育存在严重的缺陷。其原因是复杂的,无论是社会、家庭、学校,可能都忽略了对青少年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尤其是在学校教育这一领域中。由于我们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缺乏长期有效的生命观教育,导致青少年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正确认识,对生命缺乏最起码的尊重和珍惜,从而使得不善待、不珍惜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初中阶段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有效的生命观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而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价值等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充分挖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因子,将生命教育的理念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真正渗透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的内容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内涵和价值,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能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生命,从而能够好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充实自己的人生,让生命充满光彩,提高生命的质量。另外,通过生命教育还要使学生能够善待其他生命,能够与他人友善相处,能够喜爱动物,不虐待动物;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不随便结束生命,  相似文献   

7.
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对象,是灵活的生命个体。现代教育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要关怀学生的生命个体,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但由于高考分数的硬性要求,在高中教育阶段,现行的教育往往过多的关注分数,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生命、精神、个性、理想等方面的关怀和发展,从而导致学生对生命的漠视,对生命价值的迷惑。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的价值内涵的论述和对当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对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提出相关的建议,从而引导学生珍爱生命,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分析研究教育的相关理论,总结教育实践中的全新理念和方法,并在学生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地利用先进的理念、专业的方法,教育实践效果会显著提升.生命教育,从教育的根本意义上来讲,是一种全人教育,其关注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并在活动中予以关怀.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会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实践中的关怀与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以及学生自身发展进行融合,对于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研究正面管教在生命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旨在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生命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盲区。21世纪,青少年出现较多心理问题,从而引发跳楼、自残等不珍惜生命的现象发生。基于此,在中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崭新课题。文章针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找出生命教育内涵。中学教学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提高生命质量,焕发生命光彩,提高生命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物理教师,要去研究和探讨物理教学中的生命教育问题,领会课标,挖掘教材,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生命健康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生命与社会、自然和生存技能等的教育渗透,让学生来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为此,我们参加了科研课题生命教育的研究,通过科研实践的研究,提升了关于生命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理解和操作。  相似文献   

11.
小学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意义,逐步增强自身生命意识,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注重挖掘教材内、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将生命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变得更加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简述了小学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政治哲学课中,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能使他们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断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高中政治教师在哲学课中开展生命教育,应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并通过名言警句和多媒体技术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赏识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思想理念,要求教师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进程中,发现学生的潜能,唤醒学生的自信。在作文教学中,力争做到"你不会写,我教会你写;你不喜欢写,我激发你的写作热情"。让赏识教育与作文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何涛 《现代语文》2007,(8):105-106
生命教育是从生理和精神层面对学生进行整体人生塑造的教育,是立足于发展中的人,培养健全的人、完整的人的教育。文学作品蕴涵了无限丰富的生命体验信息,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文学生命教育意义的生成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实现的。通过文本解读,丰富和改造读者头脑中的生命图式,以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是文学欣赏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5.
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是整个教育的元基点,然而生命教育的缺失、教育的积弊与教育中的非理性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生命发展,我们应该通过珍视学生的生命、复归学生的生命与完善学生的生命等,消解阻隔因素,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仫佬族地区普通高中生命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有60.5%的学生不太清楚什么是生命教育,13.2%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生命教育;59.9%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很少进行生命教育,16.7%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没有进行过生命教育.导致该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工作者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教材建设滞后、责任不明确、部分教师生命素养有待提高.建议通过在仫佬族地区加强生命教育宣传和生命教育教材建设,独立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增强生命教育研究者的本土意识等措施来改善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17.
一、设计思想 学生对个体生命从出生、成长到死亡的自然历程认识不清,生命质量不高,生命无价值无意义,甚至自杀、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命的存在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因此,在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尤其是死亡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死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历程的自然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同时,通过思考“死”来反观“生”,理解“生”与“死”的关系,从而实现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达到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8.
张晨晖 《教师》2010,(2):113-113
眼下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不客乐观.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已经刻不容缓。本文通过研究生命教育的本质、原则、内容和实施途径,使学生懂得生命教育的内涵,正确面对人生的困难,体验生命快乐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金霞 《班主任》2012,(12):48-49
空洞的说教有时不能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而角色扮演法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快速获得经验。我就是通过以下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一、在角色体验中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1."护蛋"行动我在班里举行了"我是护蛋小天使"活动。让  相似文献   

20.
黄晨虹 《生物学教学》2008,33(11):43-44
初中生物学科中的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现象、感知生命的特征,体验生命的历程,感悟生命的意义,反思生命的价值,从而达到珍爱生命、欣赏生命、保护生命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在苏科版初中《生物》第一单元“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一课中,我尝试用生命教育的理念整合到具体的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