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间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民间舞蹈教师把民间舞蹈文化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来指导和启发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不同民族的动势原理和风格特色,并培养出学生运用身体语言生动地体现不同地区的民间舞蹈文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在不同背景下形成了舞蹈音乐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多样的体裁和音乐特点,满族舞蹈音乐也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本文针对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调式与调性、旋律特点、节奏和节拍、乐器伴奏、舞蹈音乐的风格、民族形象和使用的装饰音进行了全面的梳理、综合的分析,归纳出满族舞蹈音乐的几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3.
安徽花鼓灯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首批舞蹈项目之一,已经成为舞台表演艺术的典范,代表了汉民间舞蹈文化的精髓。文章强调了建立全面系统的安徽花鼓灯舞蹈数据库的必要性及其应用和社会价值,并探讨了数据库建设的路线,更新策略,未来发展构想等。本研究有助于保护、传承、推广和提升安徽花鼓灯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数据库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原始宗教祭祀舞蹈是红水河流域壮民族舞蹈及信仰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原始舞蹈文化的遗存,是舞蹈的历史积淀。阐述了红水河流域壮族具有特色的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在祭祀仪式中,巫师有形的身体动作与无形的神灵世界相沟通。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具有民俗性、健身娱乐性,民族性与地域性、稳定性与传承性等特征。这些舞蹈与传统体育结合发展,在壮族传统舞蹈中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民千百年来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有"东方迪斯科"之称,是最具土家族民族特色、最能反映土家族古老风俗的民间舞蹈。本文结合舞蹈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对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动作动律特点、艺术特色及民族文化意蕴进行了分析,指出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栖居环境的文化印记、民族历史的身体语言书写,是其社会组织结构形态艺术表达与民族信仰的舞台展示。  相似文献   

6.
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表达的是丰富的感情,不是机械的动作伸展。舞蹈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舞蹈形态,理解舞蹈动作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才能把情感和想象力融合到舞蹈动作中。高师舞蹈教育培养的是舞蹈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要用"美"的形体塑造人,用"美"的内涵打动人,只有"形体美"和"灵性美"和谐统一,才是"舞之韵"的最高境界。本文分析了高师舞蹈教学中美感缺失的现状,具体阐述了高师舞蹈教学中美感培养的措施,最终实现形体"舞美"和灵性"悟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徐掌"擦大钹"因其恢宏的气势、壮观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声响的本体特征而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彝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擦大钹"保护传承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而对掌握与传承"擦大钹"的传承人及群体的关注,应是保护与传承这一舞蹈系统的核心与关键。  相似文献   

8.
"跳菜"是南涧彝族自治县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原生态宴席舞蹈,是当地彝族祭祀活动和招待贵客而举行的一种隆重的上菜仪式,历史源远流长,体现了彝家人坦荡、活泼、乐观的天性,凝聚着彝家人热情好客的感情,既是南涧彝族的一种粗犷、原始的舞蹈艺术,又是南涧彝族饱涵文化内蕴的一种饮食习俗。  相似文献   

9.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的南疆,区内聚居壮、毛南、仫佬、京、瑶等特有少数民族。他们拥有各自的语言、服饰、风土人情、节日等。作为艺术高校(含舞蹈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应该担任起挖掘、探索、保护、创新广西特有民族民间舞蹈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实践考察,将淳朴的特有民间舞蹈艺术搜集、整理、带入课堂,广西高校的舞蹈教学发展离不开对民族舞蹈的挖掘,在民族舞蹈资源丰富的地区,高校及高校艺术工作者应当思考和寻找特有民族民间舞蹈与高校发展的立足点和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彝族是崇拜"火"的民族,与火有着不解之缘。彝族是火的民族,火的子孙,其舞蹈文化浸染"火"的因子,彰显"火"的特质。彝族舞蹈与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犹如毛细血管渗透到肢体的各个角落,正是这一传统赋予了彝族舞蹈文化绵延不断的发展动力。对"火"的探寻与理解,就成为对彝族舞蹈文化深层研究和宏观把握的一个重要向度。  相似文献   

11.
介绍有关体育舞蹈教学“五字教学法”的内容、操作步骤,提出体育教师在关注教学方法创新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的同时,更要关注体育舞蹈教学对开发学生智力和学习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集整理,结合巴人在武当山地区的活动历史记载,我们对“巴渝舞”与武当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远古到春秋,早期巴人在武当山存在了二千多年,牧野之战中首现的“巴渝舞”是由居住在武当山的巴人所创编的;知兵善战、刚勇好舞的巴人及“巴渝舞”在武当山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往方式,当代青少年群体正处于网络社交"爆炸"的时代,"网络圈群"满足了青少年追求"新鲜"的心理和对社群的渴望,为青少年编织了一个虚拟的社会场景.然而受智能化支配和资本操纵影响,青少年在"网络圈群"中的关系显现出"虚实共生""封闭排他""嵌套叠加"的特征,存在社交圈窄化、集体失范和公私模糊等隐忧.以"关系"视角分析青少年"网络圈群"社交具象,正确引导重构青少年"网络圈群"社交关系.  相似文献   

14.
根据民族史学、体育理论、体育史学、考古学等多种学科原理,结合文献资料、背景分析、综合分析等方法,对三峡地区先民——巴人的巴渝舞历史渊源及特点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巴渝舞”产生于巴渝地区巴人的生产、生活实践与战事之中;“巴渝舞”因发源于巴郡渝水流域而得名;“巴渝舞”是一种武舞与集体性舞蹈.  相似文献   

15.
白马藏族的"?舞"是白马人对大自然的崇拜及图腾崇拜,传达了白马人维护当地祥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心愿,"?舞"是氐羌文化与藏文化的融合体,是白马人崇尚"万物有灵",是一项传统的祭祀活动。通过对"?舞"的表演发现:"?舞"不仅是一项祭祀活动,还是一项重要的体育活动,具有传统体育元素。因此,研究白马藏族"?舞"的体育特征,可以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布迪厄的批判视角出发,就近年来我国媒体对广场舞事件的报道进行分析.认为,媒体遵循“眼球经济”的叙事逻辑,对广场舞实践进行了大量的负面报道,对广场舞大妈进行道德审判,并通过无限联系与范围扩大,暗示了中老年人道德之“恶”的根源.进而从文化素质与警察功能两方面为广场舞大妈正名.同时,就广场舞事件中大妈的媒体公共话语权缺失现象,呼吁媒体应关注中老年人体育休闲权利和公平,切实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圈子文化”的特点及其中能够对体育消费起促进作用的因素,认为“圈子文化”能提高人们体育消费的可能性和体育消费总额,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我国的体育消费结构,提高了人们在体育中消费选择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藏族有着悠久的宗教信仰传统,"莎姆舞"作为藏族特有的舞蹈,其中沉淀着大量的藏族文化和宗教信仰文化,此外,"莎姆舞"流传的地区位于藏汉交界处,因此"莎姆舞"必定也受到其他一些文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卓尼的服饰文化的研究为切入口,深入探讨了"莎姆舞"中的宗教文化及其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莎姆舞"独特的文化内涵,以点及面的表现了安多藏族"觉乃"背后的独特文化。  相似文献   

19.
土家族"撒尔嗬"舞蹈的体育文化特征与社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实地考察法、献资料等方法,对土家族“撒尔嗬”的体育化特征与社会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撒尔嗬”是具有多种体育化特征和社会功能为一体的民族体育化,内涵丰富而复杂。本仅从体育视角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仅从健身体育、趣味娱乐体育、竞技体育角度进行开发利用,也必将在现代生活中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艺术专业技能(中国舞)赛项,于四月底在福州落下帷幕。这是对高职舞蹈教学的一次检验,通过参与此次大赛的选拔、排练、比赛和观摩学习,分析存在的问题,对日常的教学和训练提出要求,并从教学思路、舞蹈体验、舞台实践三个方面探讨实施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