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圈里圈外     
胡建社 《教育文汇》2011,(12):34-34
前不久,听了一节小学数学研讨课。这节课末尾的"课堂巩固练习"环节,授课老师采用本上的课后习题"圈一圈,填一填",让学生当堂分组讨论练习,学生很快就准确地完成了练习题。课后座谈时,听课老师对这一教学环节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肯定者认为,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2.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要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计划、过程,注重课堂提问和探究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能大胆质疑,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有效的课后反思.本文从高质量备课、注重学生质疑、进行课后反思三个方面阐述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魏克雄 《生活教育》2014,(24):109-11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小学近年来一直在高效课堂深水区探索,目前展开的反思式微课磨课研究,让传统的"备课-上课-反思-改进"实现真正的"四位一体"。教师教学行为与专业素养在磨课中得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在磨课中直接受益,课堂面貌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此举让老师们自发通过对课堂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进行教学行为上的修正与教学理念的升华。这种反思并非是个人的自悟自得,而是通过展示切片式的改进措施,让专家与经验丰富的导师参与进来,进行反复辩论、研讨,让业务视野更加开阔,让反思成果得以形成课堂生产力,让学生成为最终受益者。以下分学科摘选了一些老师在反复磨课活动中所记下的心得体悟,从中可以感受到老师们在以反思式微课为抓手高效课堂探索中的科研信心、教育热情与工作执着。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曾尝试让学生背"循环小数"的定义。结果,只有少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全理解了"循环小数"的意义,并当堂记住了这个定义;而大部分学生是在课后通过不断地重复背诵,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学习性评价是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为目的的内部非正式评价,一方面要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通过"两星一愿"的课后作业评价反馈,学生自评与同伴互评相结合,发挥学生学习潜能,让每次的评价都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拔节时刻。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初三化学"蛋白质"教学为例,从生活实际出发,由"大头奶粉"到"三聚氰胺",再到"皮革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同时借助小磁铁、小实验等,使抽象的化学表征形象化、具体化,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最后还提出了课后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材里一篇课文的编排除了文本之外,总是配以“研讨与练习”栏目。文本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当前语文教学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可是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却逐渐沦为可有可无的内容一许多老师面对“研讨与练习”,要么是让学生自己思考,至于怎么思考往往没了下文,要么是老师拿着教参给学生念念答案.  相似文献   

8.
周胜尧 《考试周刊》2011,(81):144-144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主要对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体验进行论述,以期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学生试讲法"是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心理学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由学生自己完成一堂正常的心理学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其运用的基本程序是:思想动员——组建学习小组——分配教学内容、学生备课——讲前说课——正式授课——课后点评。"学生试讲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学生试教也要求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激励者和参与者。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向学生搬运知识的行为,而是一个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潜在素质,使学生产生无限智慧和能力的过程。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满堂灌、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等体现填充技巧的课堂还随处可见,如何让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一次智慧之旅,如何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成一个点燃了智慧的火炬手,如何让智慧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追求?本文着力对智慧课堂的价值追求及实施策略做研讨。  相似文献   

11.
"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是一种把学生在"班级参与"和"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作为学生学业成绩的一部分的质性评定方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明确研讨评定目的,对教学文本大胆取舍;以研讨教学为重心,适时、准确地提出问题;尊重学生,与学生开展平等对话;采用合理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2.
洋泾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变"以教定练"为"以学定教",变"先教后练"为"先学后教",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的学情来决定教学方式,先学后教的核心是预习,重点是学生的活动,关键是学生如何展示、研讨、训练。基于这样的考虑,洋泾中学确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径:核心是学生学的行为变革,让学生动起来;前提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是引起、维持、推进学生的学的行为;课堂教学结构必须调整,预习是关键;如何让预习落到实处,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是整个工作的抓手。  相似文献   

13.
“先试后教,导学导练”的教学模式是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基础上根据聋校中学数学教学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改进而形成的,方法是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研讨,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练习,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学中主要通过布置预习作业、以导学导练代替单纯讲授、加强课后习题指导这几个方面达成教学要求。通过实践证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设计思路这是一篇在"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生本理念指导下进行的语文教学设计。此设计包括三大部分:前置作业、教学过程和课后"评研"。其中,前置作业是在课前完成的",评研"是在课后进行的。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呢?2012年,我校成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集团校,开始采用实验二小的教学模式——三段式教学,即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授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及早改变旧的教育观念,致力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和习惯的培养,为他们将来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营造有利条件。新课程呼唤创新型教师,为了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每位教师要时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工作,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地参与学习,凸显学生的"主角"地位,让学生由"服从者、依赖者"向"独立者、自主者、主人翁"转变。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必须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既要看到今天学生身上的不足和不完美,更要看到明天他们不可限量的前程。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新的认识。没有实践活动,人的新认识便无从发生,创新更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7.
1997年,我校确立了"双主体育人"办学思路,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两个主体在不同的层面,通过自育、互育,协调互动,共同发展。在这一理念支撑下,我校课堂教学提出"教学三段式"理念,即"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这种理念客观地保证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空间,保证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数量和质量,培养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能力及全人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谢敬琴 《考试周刊》2012,(83):143-144
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纪的标志,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的创造性工具。多媒体课程资源可以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通过更加丰富的方式和手段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原本平淡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教学"活"起来,让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和谐,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9.
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师要想不断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获得足够的有效的教学反馈信息.让学生作课后评议,不仅是获得这种反馈信息的一种主要方法,而且对调节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们经常让体育委员综合学生对体育课的意见,写出课后评议,为我们及时地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通过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和调节教学,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化学课堂教学应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以"课堂导入—实验探究—课堂练习—课后延伸"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使课堂、学生、教师都"活"起来,让化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