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都是由国家统一组织编修的综合性目录,是我国古代目录发展史上的三大界碑.本文就我国古代目录学由初创到集大成的发展概况来清晰地呈现"集部"在三部目录书中的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2.
"离其疏远,合其近密"这句话,出自<隋书·经籍志·总序>.<隋书·经籍志·总序>在谈完书籍产生、发展、各家著录及考察现存、公布收录总数之后,说"远览马<史>、班<书>,近观王、阮<志>、<录>,挹其风流体制,削其浮杂鄙俚,离其疏远,合其近密,约文绪义,凡五十五篇,各列本要之下,以备经籍志.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艺文志>、<新唐书·经籍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国史.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八部书目为中心,从各书目小序对"地理类"的认识发展、"地理类"收书数量的变化、"地理类"子目细分的变化等三个方面对"地理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姚振宗的《<隋书.经籍志>考证》是迄今为止对《隋书.经籍志》研究最为详尽的著作。其书旁证博引,上下贯通,解决了《隋志》中的诸多疑难问题。但由于篇幅浩大,疏忽之处难免,笔者于研究个案之际,偶检三误,现予考辨。  相似文献   

5.
《隋书·经籍志》“总序”所载“五十五篇”涉及《隋书·经籍志》的作者与成书,以及《隋书·经籍志》道、佛两部的演变,然历代学者皆语焉不详。“五十五篇”实指“部类”而非“篇序”,其虽源自魏徵贞观年间整理图书所撰“书序”,且此“书序”后入《隋书·经籍志》成其“总序”,但魏徵并未参与编修《五代史志》,魏徵与《五代史志》经籍部分转变为《隋书·经籍志》无直接联系。今本《隋书·经籍志》分四部四十类,附道、佛两部及其大纲,与魏徵贞观初年整理图书典籍时的规划不同,是因《五代史志》对“五十五篇”进行了调整,删除了道、佛两部之细目,究其缘由,则是《五代史志》的官修史志性质以及对前代旧例的遵循。  相似文献   

6.
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经籍考>是一部目录学著作,书中体现了辑录体的编撰方法.从目录的辑录体出发,结合<经籍考>,说明了辑录体的定义、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7.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都是由国家统一组织编修的综合性目录,是我国古代目录发展史上的三大界碑。本文就我国古代目录学由初创到集大成的发展概况来清晰地呈现“集部”在三部目录书中的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8.
《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最早以四部类分法进行著录的目录文献,郑樵《通志·校雠略》和《艺文略》在类例部次、题序小注和亡书收录等方面皆受其影响又有所创新,但对其互著体例认识不足,未能加以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今仍有许多学者对《隋书.经籍志》总集多有收录某些作者的个人作品集存有争议,如毛伯成诗一卷、江淹拟古诗一卷等;清朝的大学者姚振宗在其《隋书.经籍志考证》中也对毛伯成诗一卷、百国诗四十三卷等作品集何以被编入总集存有疑问。对此,文章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总集序与《隋书.经籍志》总集之小序所述进行比较,并对《隋书.经籍志》总集中的多个作品集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隋书.经籍志》总集的概念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总集的概念,与我们现在所理解之总集的概念有所不同;后两者的总集是单纯的总而集之,而《隋书.经籍志》总集是选而集之,而后总为一类成为总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说子部     
王智勇 《图书馆学刊》2002,24(Z1):125-126
自<隋书·经籍志>始,四部法在中国古代书目分类中占据了绝对统治的地位,影响巨大,其间虽亦有学者如郑樵等采用十二分法部类古籍,但其影响终不能与四部法抗衡.  相似文献   

11.
师文  陈昌凤 《新闻界》2020,(1):19-24,45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内核的机器人写作、新闻推荐系统、自动化事实核查、智能广告在2019年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智能技术带来的理念重塑和实践变革在新闻界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在人工智能与新闻界的深度结合已成为业界新常态的情况下,学术界对智能媒体的研究逐渐超脱出对实践样态的描摹,转而对新技术形态下人与算法的相处模式进行深入诠释,对算法的价值观风险、公共性与正当性等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本文梳理了2019年国际国内的百余篇核心期刊上的智能媒体研究,对目前研究热点和潜在趋势进行解剖。我们发现,2019年学术界对智能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驯化、人机传播、算法善用、算法公共性和算法正当性这五大前沿主题。相比2018年学术界对智媒问题的全方位探索,2019年学术界对智能媒体的探讨逐渐进一步聚焦深化,出现诠释转向和思辨转向。一方面,学术界较多采用诠释经验主义范式,阐释人类在日常新闻实践中对算法的意义解读,还原媒体、平台、算法与用户之间动态的相处机制;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学者开始探讨算法对于既有的传播理论体系的补充,反思智能媒体在公共性、正当性层面扮演的角色,以及围绕智能技术产生的权力角逐。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就主题出版的动力机制与评价机制展开深度对谈。三位对谈人结合各自的工作实践和学术背景,就近年来主题出版取得的成就、主题出版的动力机制和评价机制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达成如下共识:主题出版从宏观到微观、从选题到市场、从国内到国际,以及从内容到形式四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题出版的理论研究推出了一批有价值的学术成果;目前主题出版工作需在解决公益性和市场性、时效性和长久性等方面努力;主题出版的动力机制来自出版主管部门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推动、出版单位的主动作为、编辑个人的成长需要、读者和市场的驱动四个方面,其根本动力是以人民为中心;制约主题出版动力机制的关键因素包括政策、出版单位、作者和市场,出版单位是最重要的因素,要最大化发挥出版单位的作用;主题出版动力机制优化要强调目标导向,在策划方面转变观念,形成政府推动、出版单位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格局;目前主题出版缺乏较为权威的评价体系;主题出版动力机制和评价机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为实现主题出版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政府评价、社会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评价有机统一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对"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国内图书馆跨界融合的实践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分析和归纳,总结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模式、类型和特点,充实图书馆跨界融合的理论并为实践提供借鉴。[方法/过程]综合运用文献调查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图书馆的跨界融合实践进行研究,归纳出图书馆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与图书出版发行业之间的融合、与网络电商的合作、与信用评估、金融机构相结合、与文化休闲类机构相结合、与其他可提供阅读空间的机构跨界合作等7种跨界方式,以此总结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具体模式。[结果/结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模式主要有:图书馆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图书馆与相关行业上下游的跨界融合、图书馆与信用、金融机构的跨界融合、图书馆与文化休闲机构的跨界融合等。所有模式的共同点是跨界,但跨界的层次和程度各有不同,从跨界的领域、时限、机构、程度、范围、主动性6个方面进行分类,总结图书馆跨界融合的特点:资源共享、业界范围拓展、利益双赢和文化认同。指出图书馆跨界融合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但不要为跨界而跨界,要永葆图书馆服务的初心。  相似文献   

14.
梁静  文奕 《图书情报工作》2022,66(15):140-147
[目的/意义]代码是研究数据的一种,但不同于文献中用到的研究数据集,文献中涉及的代码的价值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针对代码的相关发布政策和规范也尚未统一和完善。[方法/过程]以计算机科学领域为例,概述代码共享的意义和价值,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并概述本文研究框架,从提交、审核和发布3个环节归纳计算机科学领域权威出版商及旗下期刊和会议对文献代码关联发布的规范政策。从代码发布所依托的预印本、学术合作网络、赛事汇总网站、综合数据存储库及专业代码存储库等不同来源入手,分析文献关联代码的存储状况并进行评价。最后对国内外相关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文献关联代码发布规范的制定和存储库建设提出建议。[结果/结论]对于文献关联代码资源,目前国际上对文献代码资源的提交、审核和发布等不同环节已经有相当的重视,尤其针对初始的提交环节,多数国际权威出版商都从硬性要求、存储库推荐、代码资源引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在文献代码资源建设上,多数代码资源作为附属研究数据随同文献存储于综合数据存储库、赛事汇总网站等存储库中,以文献代码为中心的专业文献代码存储网站也随着重视程度的增加在逐步建立。国内对文献代码资源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文献代码资源的建设上仍处于初期,仅有极少数期刊会对文献代码资源的提交进行规定,在资源存储上也少有尝试。针对目前文献代码资源建设的不足,本文从完善文献代码资源提交至发布全流程规定、统一代码存储库推荐、挖掘文献代码资源更多适用功能和场景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学研究新的发展机遇期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世纪之交,学术领域对"图书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掀起了一个高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在此基础上,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并将体现出以下特点:理论化与致用化并融、继承化与创新化并融、国际化与本土化并融、技术化与人文化并融、集合化与专门化并融、同步化与超前化并融、宏观化与微观化并融、定性化与定量化并融、个体化与团队化并融、宽松化与规范化并融。  相似文献   

16.
Distrust in the archive: reconciling record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ole of archiv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ustralian Indigeneit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with reference to the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culture of the archive in Australia, the possibilities for refiguring the archive present in post-colonial thinking, Indigenous ways of knowing, and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the role of reconciling research in that process. It presents the main findings of an 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Cfunded project, Trust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Archival Systems for Indigenous Oral Memory, and draws on Ph.D. research undertaken by Shannon Faulkhead relating to the role that written and oral records play as sources of the narratives of the Koorie people of Victoria in south-east Australia. In conclusion, the article proposes new legal, policy and professional approaches that support Indigenous frameworks of knowledge, memory and evidence. It also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of the Trust and Technology project for archival theory, practice and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7.
我国各级科技管理部门正积极推进国家科技报告资源建设工作。在这过程中,基层科研单位作为科技报告 资源建设的生产源头,是保证科技报告质量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元数据质量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就 科技报告元数据项要素进行分析,对其元数据质量评估确定基本内容,提出从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等维度进行质 量评估。最后,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内部约410份科技报告资源为例,通过调查统计、评估分析其元数据质量情 况。  相似文献   

18.
张朝军 《编辑学报》2018,30(5):454-458
读者是科技期刊生存的基础,为读者服务是期刊发展的前提。针对目前科技期刊一味追求SCI和影响因子,部分出版单位不考虑国内读者和自身条件刻意创办英文刊等问题,本文对其存在的症结和对策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目前很多期刊过度追求影响力,而忽略了传播力,其出发点产生了偏差。期刊的定位和读者群落不清晰是导致部分科技期刊盲目追求高标准的原因。基于《石油勘探与开发》的办刊实践,笔者提出科技期刊细分读者群落的思路,通过多种方式扩展读者群的范围和类型,实现覆盖国内外专家学者、产业工作者、社会读者等多种类型,并构建快速传播渠道和读者群数量稳步增长的途径,实现助推国家理论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国际学术界话语权、传播科技、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等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学术论著的出版质量,探讨学术书稿引文及其标注的规范化使用。文章介绍了学术书稿引文及其标注的作用,说明了学术书稿引文及其标注应遵循的原则,并进一步分析了在编辑加工过程中最常发现的问题,具体包括:引而不标,不加甄选地转引、滥引,断章取义、歪曲引用,引文量少或引文时间陈旧,引文存在知识性偏差,引文标注格式不规范等。提出出版单位要加强制度建设,明确作者与编辑的责任:一方面引导作者严肃对待引文及其标注,另一方面编辑在验收、审读、加工环节须严格把关。  相似文献   

20.
未来图书馆将会发展成为一种网络运行的数字化、虚拟化、可移动、智慧服务的新形态,其资源全面融合、无缝链接;图书馆的职能也不仅仅是进行文献服务,将会扩展到服务于国家战略。图书馆的五大重要使命包括:辅助科技创新,提升全民文化素质,传承历史文化,推动科学普及,引领学科发展。未来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掌握新资源环境下图书馆学理论、技术与方法,注重图书馆资源建构与组织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科馆员使命感和能力的培育,提高大数据环境下资源获取能力和分析能力,把在图书馆实习当作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