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点感受     
1951年秋,我们一批新同志跨进中南人民出版社,社里给我们上的第一堂业务课,也是政治课,是学习毛主席题写的“认真作好出版工作”的指示。不久,社里印发的黄布硬壳“工作笔记”本,扉页上印的也是毛主席手书的这八个大字。它时时激励和教育我们要认真做好出版工作。现摘取自己在过去编辑工作中的几个片断谈一点感受。 不下真功 必尝苦果 1953年初夏,农业组编辑的《1954年农历》即将付印。编辑组长田溪同志要我和该书的责任编辑仔细把历象部分的清样核对三次付印。按照这个要求,我们两人轮换着一人读原稿,一人看清样,反复以原稿  相似文献   

2.
在去年阳朔出版研究年会上,宋原放同志率先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出版学”,引起很大反响,探讨的文章也逐渐多了。重视出版理论研究的势头,肯定会方兴未艾。建国三十多年,我国出版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算得上十分丰富了。可是,正象不少同志谈到的,出版工作的理论研究确实比实践的步伐远为落后。人们对出版中某些问题的认识往往不尽一致,甚至众说纷纭,各执一端。这也反映了理论探讨不足的状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建立出版发行研究所”,十分及时,深得人心。最近听说出版领导机关正在着手筹建研究所,也是叫人高兴的好消息。有了这个机构,可以预期将会把出版理沦研究,特别是“出版学”的探讨大大向前推进。理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的题辞“认真做好出版工作”,堪称是新中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方针,最概括地指出了做好出版工作的方向。40多年来,出版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莫不是得之于“认真做好出版工作”。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提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今天,出版工作也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同样要以“认真做好出版工作”作为指导方针。如何认识“认真做好出版工作”的深刻内涵,对出版界来说,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新的一轮“国学热”?“国学热”又热在哪里?这对于从事传统文化出版(尤其是古籍出版)的我们,是值得认真思索总结的问题,因为,当前的这些情况对古籍出版社而言,不仅是我们当下的一个出版工作重心,也将是我们未来的一个重要出版方向。  相似文献   

5.
编者同志: 我建议编写出版一部《中国出版史》。我们应了解和研究过去的历史、传统经验;应为培养出版干部提供教材;同时“出版史”又是革命史、文化史、科技史的组成部分。把这一部书编出来有重要意义。具体搞法,我认为可以分三个步骤: (1)从组织编写革命出版回忆录、出版大事记等着手,为编写出版史作好准备。这些出版史料,可分辑陆续出版,内部发行。 (2)革命出版史是中国出版史的重要组成部份,可将《中国革命出版  相似文献   

6.
这里向大家推荐杨子才同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经验。杨子才同志是解放军报记者,几年来不论在思想上、作风上,还是工作上,都表现得很好,曾连续三年被评为解放军报社的先进工作者,是解放军报记者的标兵。新闻工作者怎样实现革命化,怎样才能够把毛泽东思想真正学到手?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同题。杨子才同志的经验能够给我们不少启发,其中最主要之点,就是他带着怎样当好无产阶级新闻战线上的“突击队”员,怎样当好一名军报记者的明确目的,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他在学习中自觉地、积极地改造自己的思想意识和工作作风,坚定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而不断地提高了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他在学习毛主席著作当中,坚持“用字当头”,肯于在“用”字上下苦功夫,把学习同改造思想、提高业务水平紧密结合起来,学一点,用一点,勤学苦练,反复实践。杨子才同志的经验再一次生动地说明: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是新闻工作者革命化的必由之路。当然,杨子才同志的这个经验,还只是这一段时期的初步总结,但是我们认为他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经验,他的发展道路,对广大新闻工作同志说来,是有着普遍的实际意义的。目前大家都正在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经验越来越丰富。我们希望大家也都象杨子才同志这样,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点滴地积累这些经验。我们愿意提供足够的篇幅来交流同志们的心得,以便互相启发,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7.
惦棐 《出版史料》2004,(3):39-39
周扬同志:来信收到,在书店出版工作上,我觉得有一个版权问题,甚希党委宣传部门予以协助规定,这样对今后出版工作上,当有很大的帮助。现在的情形是:按冀中新华书店的情形说:经常收到山东与晋冀鲁豫的出版物,我们一年多来,差  相似文献   

8.
中宣部举办这个新闻工作研讨班,很及时,很必要。今后,我们各条战线,都可以定期举办这样的研讨班,理论联系实际,及时总结经验,研究一些问题,这对于改进我们的工作,是很有益处的。 小平同志在6月9日的讲话中,要求我们“很冷静地考虑一下过去,也考虑一下未来”。他说:“要认真总结经验,对的要继续坚持,失误的要纠正,不足的要加点劲。总之,要总结现在,看到未来。”  相似文献   

9.
中宣部举办这个新闻工作研讨班,很及时,很必要。今后,我们各条战线,都可以定期举办这样的研讨班,理论联系实际,及时总结经验,研究一些问题,这对于改进我们的工作,是很有益处的。小平同志在6月9日的讲话中,要求我们“很冷静地考虑一下过去,也考虑一下未来”。他说:“要认真总结经验,对的要继续坚持,失误的要纠正,不足的要加点劲。总之,要总结现在,看到未来。”  相似文献   

10.
中宣部举办这个新闻工作研讨班,很及时,很必要。今后,我们各条战线,都可以定期举办这样的研讨班,理论联系实际,及时总结经验,研究一些问题,这对于改进我们的工作,是很有益处的。小平同志在6月9日的讲话中,要求我们“很冷静地考虑一下过去,也考虑一下未来”。他说:“要认真总结经验,对的要继续坚持,失误的要纠正,不足的要加点劲。总之,要总结现在,看到未来。”  相似文献   

11.
中宣部举办这个新闻工作研讨班,很及时,很必要。今后,我们各条战线,都可以定期举办这样的研讨班,理论联系实际,及时总结经验,研究一些问题,这对于改进我们的工作,是很有益处的。小平同志在6月9日的讲话中,要求我们“很冷静地考虑一下过去,也考虑一下未来”。他说:“要认真总结经验,对的要继续坚持,失误的要纠正,不足的要加点劲。总之,要总结现在,看到未来。”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在周扬同志逝世八年之后,王蒙、袁鹰主编出版了《忆周扬》一书。编者分别送了我一本。我断断续续读完了五六十篇关于周扬这位党的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诸多方面的回忆,增加了我对周扬的敬重与了解,同时,也引起了我与周扬有限接触中的一些回忆。  相似文献   

13.
在去年阳朔出版研究年会上,宋原放同志率先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出版学”,引起很大反响,探讨的文章也逐渐多了。重视出版理论研究的势头,肯定会方兴未艾。建国三十多年,我国出版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算得上十分丰富了。可是,正象不少同志谈到的,出版工作的理论研究确实比实践的步伐远为落后。人们对出版中某些问题的认识往往不尽一致,甚至众说纷纭,各执一端。这也反映了理论探讨不足的状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建立出版发行研究所”,十分及时,深得人心。最近听说出版领导机关正在着手筹建研究所,也  相似文献   

14.
教材出版历来是新闻出版部门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邓小平同志对做好这项工作曾明确指出:“课前到书,人手一册”,言简意赅,要求很高。多年来,出版、印刷、发行系统的同志为此殚精竭虑,忘我拼搏,圆满地完成了每年春秋两季教材的出版、印刷、发行任务。但我们也要看到,教材的出版、印刷、发行工作在个别地方和个别环节的确还存在不令人满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薛德震: 春节前夕,国务委员李铁映同志视察新闻出版署几家直属出版社,并向各社职工拜年。铁映同志在谈话中肯定了我们各社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对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出了不少书,而且都是精品。并指出,今后如何发展“国家队”,要采取切实的措施。要靠国有的出版社去占领市场,占领国际市场也要靠“国家队”,不仅要占主导地位,而且要起主体作用。关于改革,铁映同志指出出版体制怎样建立,要学习文化部对直属院团的改革经验,要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出版单位如何搞,把思路理清楚。  相似文献   

16.
金振邦同志在新疆是一位老通讯员了,在这篇文章中,他总结了自己三十多年来业余写稿的经验,提出写文章“要善于抓特点”,这对初学写稿的同志可能会有启发和帮助。原文较长,我们在刊用时作了删节。在我们新疆,象金振邦这样的老通讯员为数不少。希望其他同志也能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写成文章给本刊寄来,以便交流经验,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出版业的改革:回顾、经验和当前的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出版产业的改革和开放也进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科学总结出版改革的经验,为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出版改革历程的简要回顾 我国的出版改革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对出版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对改革的过程和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同志: 我从事出版工作差几个月就整整四十年了,学做编辑工作是在解放以后,也有三十年了。说不上有什么经验,感受倒是不少的。过去从没有想到要说点或写点什么,认为自己根本没有什么值得说和写的。经此十年浩劫,眼见“四人帮”对出版事业的破坏,实在令人痛心疾首。当然,“四人帮”早被砸碎了,还公开  相似文献   

19.
1993年是出版工作的多事之年,一本接一本出来的坏书,让我们应接不暇,致使工作十分被动。如今1994年又过去8个月了,在一连串的“出击”之后,回忆思考1993年的出版工作,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会有益处。 一 1992年底,新闻出版署召开了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宋木文同志代表署党组提出了“建  相似文献   

20.
王官 《新闻世界》2007,(3):45-45
对于别人的经验与别人的教训,很多人偏重于借鉴经验;对于自己的教训与别人的教训,人们更容易汲取自己的教训。其实,无论单位还是个人,都应该学会把别人的教训当财富。邓小平同志说过:“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成功的经验大多相似,失败的原因却千差万别,从失败的教训中学到的东西,往往要比从成功的经验中学到的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