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诊断”栏目: 您好!学习你们的栏目,常常深受启发。最近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一个困惑,想请有关专家帮我解答。 这是一位妈妈在宝宝的成长档案中书写的一段话,附在我们提供的记录宝宝在园活动情况的照片旁边。以下是如实记录。  相似文献   

2.
关于教师素质这一话题的探讨,我有以下三点疑问。 首先.语文教师到底需要多高的素质?或者可以套用流行的一句问话:语文教师是杂家还是专家?有人说,最好既是杂家又是专家。但是,这是怎样的一个奢望啊?  相似文献   

3.
正雾里看花刚拿到师生个体对话与巡回路线观察表时,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是要做什么?巡回路线?通过专家的培训,我知道了这个观察表要记录课堂上教师的移动路线,上课期间教师提问了哪些学生,记录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分析。上课开始后,我根据专家的培训开始了第一次课例观察。白老师每走一步,  相似文献   

4.
白术燕 《山东教育》2007,(11):15-15
这是某一天我的活动记录: 6:40,早自习,我在学校住,6:20起床,简单梳洗后便素面朝天地准时走进教室。[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很有幸参加了一次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这个研讨会的基本表现方式是:由某学科教学专家先进行课堂教学示范,然后就这一学科的教学作专题报告。我感觉,这个会与其是说研讨会,不如说是报告会。与会者无论是听课还是听报告,都是在尽情地收获着、深思着……我也是曾经从事语文教学的一名工作者,当然主要是听了语文教育专家的报告。应该说,这一听,着实是给了我又一次很好的洗脑。这里,我想借用专家的一些观点和经验之说,谈谈对语文教育的“三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很有幸参加了一次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这个研讨会的基本表现方式是:由某学科教学专家先进行课堂教学示范,然后就这一学科的教学作专题报告。我感觉,这个会与其是说研讨会,不如说是报告会。与会者无论是听课还是听报告,都是在尽情地收获着、深思着……应该说,着实是又给了我洗一次脑。这里,我想借用专家的一些观点和经验之说,谈谈对语文教育的“三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我曾经在数次培训场合里,听到专家推荐《幼儿工作者的视野:置身教育实践的记录》一书,而且专家强调幼教人必定要看这本书。老实说,一开始我很是困惑:津守真教授写的是和智障儿童的生活记录,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因为书中的情景和事例在我们的幼儿园里几乎不可能遇到,那些教育方法也不可能适用于正常的孩子。但是当我细细品读津守真教授与这些特殊孩童的每一次"遇见"和"交往",每一次"观察"与"思考",我汗颜了,在这个特殊的世界里,津守真教授尚能体验到如此  相似文献   

8.
本期推出的《人在村小——与苏北村小教师谈课改》是一组纯粹谈话性质的章。章的组织,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刚刚毕业的一位博士生。她告诉我:记录这组谈话的过程使她“很震撼”。后来我读到了这组谈话,感觉和她一样。  相似文献   

9.
翻开日记本,2004年10月22日,我记录了这样一件小事: 这两天,儿子就读的学校举办运动会,儿子闶为个头小,没有参加个人项目的比赛。今天晚上,儿子放学回来,一脸的不悦,连声说“李老师真没劲”。我问他是怎么回事,儿子告诉我:“今天下午最后一个项目是10×100米接力赛,班主任李老师临时安排我参加了。我跑得非常卖力,直到现在两条腿还酸疼。  相似文献   

10.
汤礼春 《家教指南》2006,(10):63-64
在儿子年满18岁的生日那天,也就是他长大成人的那一天,我送给他一本记录他小时生活的日记,他看后,连呼:这太珍贵了!这太有意思了!这是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11.
郝奇志 《家长》2009,(11):6-8
看到以上这一连串的失败记录,我想大家都会为之感到绝望,怕是这个人一出生就是一个倒霉蛋,所以才干什么什么不成,从小吃苦、受累。但这个人自己却不这样想,他对别人说:“此路艰辛而泥泞,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了。”  相似文献   

12.
张迎 《辅导员》2014,(2):32-33
雾里看花 刚拿到师生个体对话与巡回路线观察表时,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是要做什么?巡回路线?通过专家的培训,我知道了这个观察表要记录课堂上教师的移动路线,上课期间教师提问了哪些学生,记录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分析。上课开始后,我根据专家的培训开始了第一次课例观察。  相似文献   

13.
数年前,在上海,我国的一位特级教师为来访的美国教育考察团出示了一节公开课后,美国专家问:这节课老师问问题,学生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有上的必要吗?这个故事我已听很多专家讲过,这给了我一个启示: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实际上是依靠原有知识研究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遇到障碍,出现了问题,只有有问题,才能引导学生真正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因此,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教育专家根据学生成绩和校长对教师的评定选出专家教师,然后为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创造问题情境:一是以录像、幻灯、图片等方式将问题呈现给教师:二是直接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接下来,研究观察、记录、分析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问题解决行为。他们在锯决教学问题时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一、拉美文学: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催生剂 阎连科:众议,你是学者,又是翻译家.同时,又自己创作小说和散文,一句话,走向创作的内部,你是内行;走向外部,你是专家。这让我和许多同行朋友,对你既感尊敬,又感嫉妒。既然你有这样多重的身份和学识,我想关于我们这次对话,索性就放开来一点,随意地谈,即兴地聊.你说呢?  相似文献   

16.
引言:这篇文章,记录了我从2008年一直持续到2009年实践与思考的经历。我尝试通过一节内容平实的“家常课”,而不是公开课,和自己的过去对比,和他人的现在对比,在比较的过程中打开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日常生活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 6月于上海 (注:本文是陈丹燕为《清瘦的日子》写的序) ) 日常生活中的闪光之处   遥远地方的音乐声音   平淡心灵中的一点回响   冬天梧桐与夜雾的影子   都市夜空的蓝色星星   街道拐角处发生的故事   ——向你推荐:陈丹燕《清瘦的日子》 这是一本应编辑约请所写的书,记录了我在一年中的生活。在此之前,我没想过要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只是在纸上匆匆记下要完成的事:完成一篇文章;去邮局寄信;出去采访;陪父亲看中医。很早以前我写过日记,可有一次翻看早先的日记,很为自己曾有的思想害羞,就把它们一把火烧了…  相似文献   

18.
《父母必读》2011,(1):21-21
这里,记录着一恒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里,记录着一恒成长豹每一步.这里.也记录着爱、宽容和理解…一恒是载生命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希望对一恒的爱也能成为一恒日后的财富!愿一恒健康、快乐、平安、幸福。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相似文献   

19.
白宫轶事     
美国一位近代史专家在整理历届白宫主人的档案时,偶然发现了下面一段奇怪的记录: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三八”妇女节,我独出心裁地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作业:晚上每人给妈妈(或家中的一个长辈)洗洗脚。话刚说完,班里的气氛立即热烈起来,有的孩子说:“老师,我们已买好送给妈妈的礼物了。”我笑着说:“你们回去按老师的要求做吧,你会觉得这比送什么礼物都好。”我还要求孩子们之后写一篇札记,并让妈妈写一则评语。孩子们带着这项特殊的作业回家了。第二天交来的札记记录了孩子们在做这件事时的感情变化与升华。李涵同学写道:“我刚开始端着一盆水到妈妈身边时是嘻嘻哈哈的,这真像是一场有趣的游戏!可当我脱下妈妈的袜子,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