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玉彬同志在《丽水师专学报》1982年第一期上发表的《明中期(公元1442年——1450年)的处州农民起义》一文(下简称陈文),较详细地叙述了处州农民起义的经过,这对处州古史的研究是有帮助的。然读后,觉得有三个方面与史实有所出入,特提出讨论。一陈鉴胡的起义队伍是否自成一个系统陈文认为:“活动在丽水县的陈鉴胡的起义队伍,自成一个系统”。对陈文的这一  相似文献   

2.
服虔是我国东汉末期著名的经学家和语文学家,他对《左传》的研究在经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其主要成就还表现在对传统语文学的贡献上,其《通俗文》对我国的文字学影响巨大。着重论述了《通俗文》的成书、流传、内容、价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古代第一部民间俗语字典《通俗文》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俗文》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把通俗语言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研究;其次,它印证出当时社会文明进程的曲折痕迹;再者,《通俗文》是一本从实践意义上传承民间智慧的俗文字字典。  相似文献   

4.
明代长篇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一书中有不少具有特色的词语,本文讨论了其中的数条词语,以期对汉语词汇史研究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5.
浏阳有个叫陈文的人,常年剪着个平头,鼻梁上架副眼镜,胳膊下夹个皮包,说话干脆利落,见人笑容可掬。如果碰到他,也许你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个教师,并且十之八九是个语文教师。确实,陈文的生活经历一直与语文教育结缘,举手投足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语文”味道。这些年,记者参加湖南乃至全国的一些语文教研活动,总会有人跟我们提及陈文,提及“浏阳教研室”与浏阳教研的关系。对外界来说,陈文的影响力来自媒体,来自于他的“文”。从《漫步教研幸福路》到《研究型教师导论》,几年间他先后推出了好几部语文教育专著;从《湖南教育》到《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唐张文成的《游仙窟》语言通俗浅易,是研究唐代口语的珍贵语料。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就收有此文,并说:“唐人口语,尚赖此略存。”早在20世纪80年代,郭在贻先生就解释了《游仙窟》中“狐玉”等30多个词语,但后人对该文词汇涉猎不多。不揣浅陋,补充解释《游仙窟》中的4个词语,以就教方家。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向以"文俗而雅"著称,《金岳霖先生》(以下简称《金》文)也不例外;但究竟如何而"俗",又"雅"到何处,却缺乏细致的研究。其实,"文俗而雅"并不能准确全面地概括《金》文的语言风格。"俗"谓语言通俗;"雅"即高雅,不同凡俗。而《金》文的语言则是平淡至极却意味隽永,不是"俗""雅"两个标签可以随便贴得住的,"平淡"和"通俗"自有不同,"隽永"与  相似文献   

8.
《蜃楼志》是清代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其人物对话生动通俗,反映了清代广东地区的社会及语言面貌,保留了当时的口语词、方言词,对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比照不同的版本,运用相关训诂方法,对这部小说中的"颟顸"、"烂仔"、"刁蹬"三个词语进行考释,并指出《汉语大词典》中可能存在漏收的义项。  相似文献   

9.
李圣华 《文教资料》2001,(1):140-149
明代文人结社研究是治有明一代政治、学术、文学一大关键。郭绍虞《明代的文人集团》( 1) (以下简称郭文 )、陈豪楚《两浙结社考》( 2 ) (以下简称陈文 )二文 ,及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一书 ,奠定了明人结社研究的学术基石。郭文广泛搜辑明人社事 ,列目 174种 ,颇具文献价值。拙文对郭文略作增补 ,以隆、万之际诗社为主 ,数量众多的时文社和禅社不录 ,共增辑考订重要诗社 2 1种。张东沙甬上诗社全祖望《鲒土奇亭集》外编 2 5《句余土音序》 :“ (甬上明之诗社 )三举于张东沙。”陈文谓张东沙结社已不可考。郭文沿袭陈文的说法。事实…  相似文献   

10.
《求是》杂志1991年第9期发表的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的关系》一文(以下简称陈文)总结了近几年来哲学思想斗争的经验教训,澄清了哲学领域被资产阶级自由化搞乱了的重要理论是非,提出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为此,《求是》杂志哲史部和本刊编辑部最近邀请部分专家、学者就陈文进行了座谈,陈先达同志也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从哲学与时代、哲学与政治、哲学与人、哲学与自然科学四个方面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使命和地位。兹将发言的部分内容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文史互证”是陈寅恪先生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大贡献.无论是在思想内涵方面,还是在文学研究方法领域,都为后学留下了可供继承的宝贵遗产.结合其代表性著作《〈秦妇吟〉校笺》,可对陈寅恪先生的“文史互证”的文学研究方法进行具体探究.  相似文献   

12.
陈翔鹤写于六十年代的两篇短篇历史小说《陶渊明写〈挽歌〉》和《广陵散》被认为是“知识分子心声的曲折表露”,其实,前者是陈翔鹤古典文学研究在小说创作领域的延伸,是“陶渊明大讨论”的“重续”;后者才是纯粹的“心声的曲折表露”,更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陈师道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陈师道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作为江西诗派的重要成员,陈师道对当时所盛行的诗、词、文、赋、诗话、笔记等各种文体都有所涉猎,而其诗歌创作成就最高。就研究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陈师道及其诗歌创作、陈师道的词及词论、《后山诗话》作者真伪、陈师道著述的版本流传考等四个方面。对其研究状况做一个综述,将有利于研究者把握现阶段的研究动向,推动陈师道研究进入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4.
从上一世纪80年代以来,陈染小说就以鲜明的经验化、个人化女性特征独步文坛,亦或是她独特的写作方式所标榜的卓异性别姿态,令她始终成为女性文学批评与研究的热点。对陈染的评论开始于1988年,90年代对她的研究达到高潮,1993年和1996年先后有两次大型的陈染创作研讨会,使之获得来自学院派评论家的充分嘉许与肯定。但进入21世纪,当女性文学从绚烂归于平淡,陈染个人的创作量也跟着锐减,相关评论与研究有所降温,虽时有亮点总体上却缺乏创见,难见力作。在陈染创作上正蕴育新的爆发点的可能性下,陈染研究也在蓄势待发寻找新的突围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党的性质、宗旨、任务以及出发点和归宿等四个方面解读了陈云利益观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研究和把握陈云利益观与妥善处理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的重要意义,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求,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着力指明只有始终坚持人民根本利益的至上性、始终坚持关心群众眼前利益并积极防范利益分化及其引发矛盾才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才是真正领会和贯彻了陈云的利益观。  相似文献   

16.
运用调查研究法、个案纵向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两名1~3岁说汉语儿童的方位词习得及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从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的角度来探讨儿童早期方位词的习得过程,结果显示:儿童方位词的习得遵循一定顺序;"上"类及"里"类方位词的习得要早于"下"类及"外"类方位词,且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方位词.笔者认为,儿童方位词的习得受到儿童早期认知能力、方位词的语义理解难度、语言输入频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历阳典录补编》为清代学者陈廷桂纂辑的资料汇编类地方志书,其中囊括了大量关于和州的历史、地理、文学、人物等信息,对和州地方文献的保存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在《历阳典录补编》所收录的文献中,注明采自章学诚《和州志》的有34篇10 000余字。这些篇目里,有33篇为现行章学诚《和州志》所佚,其价值重要,对还原志书原貌和研究章学诚的方志学思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程千帆的《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一书,将小说类文献看作可资信实的史料,其思想深受陈寅恪学术研究的影响。该书中,作者援引了约23种小说类作品,并通过"详辨而慎取"的治学方法,对唐代行卷的社会风尚与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精审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将军族》是陈映真早期的代表作品。结合作者生平、成就及近来学者对《将军族》的研究成果,重点从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了文中两个小人物从相互隔离、相互排斥到彼此理解、渐趋融合的心灵递变过程,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下层那些受侮辱、被压迫人们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揭示了作者渴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的良好愿望。  相似文献   

20.
陈月明教授的《使命与主体:人民日报社论(1949-2008)的话语呈现》一书,运用话语分析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环境,对7000多篇社论从整体话语、叙事模式、话语语句三个层次、由宏观至微观做了逐层分析,提出了许多富有见解的新观点,也为传播学、新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和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