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 在一九八五年美国大学体协女子田径锦标赛上,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女子接力队在强手如林的接力比赛中,以43″82和3′30″39的好成绩,分别夺得4×100米和4×400米接力的第二名,该大学的教练洛伦·西格雷夫由于他在技术、运动量和心理学方面的精心安排,巧妙设计,也同样地受到人们的赞赏。 4×100米接力有三个不能进行交接棒的10米预跑区,和20米的接力区,每个人预先在各自的接力区,做好“预备”和“跑”的标志。通常,接棒队员在预跑线上,做好三点(支撑)蹲踞式起跑姿势后,回头注视传棒队员。当传棒队员跑到“预备”标志时,接棒队员做好随时起动的准备,一旦传棒队员越过“跑”的标志时,接棒队员立即起动加速,不要再回头看传棒队员。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实验等方法对田径4x100m接力跑技战术训练方法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科学探索接力训练的有效方法,进一步提高训练成绩,为田径运动教学、训练提供理论指导。在实践教学训练中发现:队员在4x100m接力跑中传接棒时机掌握不好,接棒队员难以判断接力区的起动点与传棒队员间的距离,不能正确判定标志线,传接棒时距离太远,传棒队员追不上接棒队员导致接棒队员减速或者停顿下来接棒的现象;相邻队员配合不协调,弯道跑技术掌握不好,影响接力速度。建议日常训练中加强队员弯道跑技术训练,合理搭配接力阵容配备,采用传接棒队员速率测试方法,精确计算接棒队员起动时与传棒队员两者之间的距离,确定标志线和最佳起动时机,提高队员的协调配合,以便获得比赛最佳成绩。  相似文献   

3.
英语宝典     
4×100米接力跑道的前伸数与400米跑相似。第一棒运动员一般在跑道的右侧且位置尽量向外,这样他或她能首先在弯道的切线处跑直线。后面三个运动员在接力区前10米处开始起跑,这是众所周知的加速区。接棒运动员应该设立一个可以准确起跑的位置(能看到跑近的交棒运动员)并且采用容易产生爆发力的起跑姿势。  相似文献   

4.
接力比赛,精采、激烈,能把比赛推向高潮,是田径比赛中不可缺少的项目之—,也可算是田径比赛的“压轴戏”。由于精采,激烈,紧张,常常伴随着一些令人遗憾的失误。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传接棒失误;有掉棒的;有跑出接力区或未进接力区就完成传接棒的;有阻挡他队造成犯规的;也有自己队相撞的。所以很有必要对接力项目的技战术项目进行探讨,本文主要是对4×400米接力项目的技战术进行研究。就这个项目在训练、比赛中的安排及战术的合理运用,谈谈我们的见解,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4×100米接力赛跑共有三个接力区,每个接力区长度为30米,运动员要在这30米的接力区内顺利地完成传接棒的动作。过去在比赛中经常出现因计算不准而造成传、接棒的困难。这里介绍一种新的计算4×100米接力赛跑起动标志的公式,它  相似文献   

6.
影响4×100米接力传接棒技术发挥的因素除了传接棒的时机、传棒人起动的让距、传棒人最后25米和接棒人起动后25米速度的配合以及传接棒的获益距离等因素外,本文着重论述了“接棒人对移动人体反映时对让距计算的影响”,又将4×100米接力跑传接棒技术全过程的动作结构划分为“预跑阶段、相对稳定高速阶段、传接阶段”,并对其动作起止、任务和技术特点进行剖析,供教学、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7.
罗娜  潘素平 《中华武术》2007,(10):24-24
一、最容易影响比赛的三个方面(一)在没有接到接力棒之前不要离开接力区,不好的传接棒并不是放弃比赛的主要原因。接棒运动员在接力区末端没有接到棒时,要在减速的同时及时回头寻找接力棒。(二)要坚持完成比赛。传接棒过程中掉棒,要及时捡起来。(三)把握起跑时机,起跑时要集中注意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国家男子轮椅竞速队4×100m接力运动员接力每棒最佳起动时机的分析,以获取接力队员独立的每棒距离速度时间变化及相应的起动时间,用数值积分法计算最佳的接棒起动距离时机并和实际接力训练中的接棒起动距离时机进行比较.认为国家男子轮椅竞速队接力训练中出发距离偏小,启动时机过晚;根据最佳起动距离时机范围作接力测试时,交接棒可在前接力区完成,接力成绩有所提高.提出国家男子轮椅竞速队接力训练中要延长起动距离时机;计算的最佳出发起动时机可作为接力技术训练中起动距离时机设置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4×100米接力跑的特点是,四名队员持棒各跑100米左右的距离,并在接力区内快速跑动中完成传棒和接棒的配合,因此该项目取胜的关键是在高速跑动中完美完成交接棒。而训练所采用的方法不同,训练效果也会迥然不同,实践经验证明:"片断训练法"能够克服"普通训练法"所存在的很多弊端。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接力赛跑是田径竞赛中唯一的集体项目。它是由接力队员依次持棒传递,跑完规定的距离。项目有男、女44×100米、4×200米、4×400米、×800米和4×1500米。二十二、传接棒技术是指保证运动员在快速跑中,完成传、接接力棒的动作。传接棒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上挑式,一是下压式。二十三、上挑式传接棒是指接棒人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掌心向后,虎口张开朝下;传棒人将棒由下向前上方,送入接棒人的手中。二十四、下压式传接棒是指接棒人手臂后伸,掌心向上,虎口张开朝后(手臂内旋);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前下方,送入接捧人的手中。  相似文献   

11.
4X100米接力跑的特点是,四名队员持棒各跑100米左右的距离,并在接力区内快速跑动中完成传棒和接棒的配合,因此该项目取胜的关键是在高速跑动中完美完成交接棒。而训练所采用的方法不同,训练效果也会迥然不同,实践经验证明:“片断训练法”能够克服“普通训练法”所存在的很多弊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作者1989年在东德特布兰肯堡第15届欧洲田径教练协会大会上的报告,略的删减。) 男子和女子4×100米接力在田径比赛中是必不可少的,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也不例外。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4×100米接力是各接力比赛项目中最复杂的。这些因素中重要的一点是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能  相似文献   

13.
看棒交接法     
接棒运动员在接力区内起跑必须判断出在接力区中间完成交接棒所需的速度。当交棒运动员达到接棒运动员认为是起跑信号的位置时,接棒运动员则转过头看前面,逐渐加速跑3步。然后接棒运动员向后看并调整自己的速度以便伸手能够接到后面运动员交的接力棒。通过迫使交棒运动员跑到接力区的中间,接棒运动员帮助他或她进入接力区并保证接力棒  相似文献   

14.
小学4×100米接力比赛是四个人集体合作的竞赛项目。由於在竞赛中规定接力得分加倍,因此,对团体总分,名次的排列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浅谈小学4×100米接力的训练方法: 第一,选好接力的队员:从外跑中挑选速度最快的6个人,然后把其中最好的4个人作为正式接力队员,其余2个人作为替补队员。  相似文献   

15.
第十届亚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比赛中国队一马当先,为祖国赢得宝贵的一枚金牌的情景,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在接力赛中,传接棒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一个接力集体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现在的传接棒技术日臻完美,如男子4×100米接力的世界纪录巳达38.40秒,平均每人百米所用  相似文献   

16.
建立4×100 m接力成绩的数学模型,探究4×100 m接力项目成绩的影响因素。以2017年伦敦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百米前四名的成绩为基础,在各棒运动员运动水平已确定的情况下,影响4×100 m项目的因素包括:跑道位置、第2-4棒的起跑位置、接棒位置、自由距离及起跑顺序。跑道道次对项目成绩有一定影响,对交接棒策略影响较小;自由距离增大可以显著提高项目成绩;各棒起跑位置都尽量靠近起点可提高项目成绩,传接棒位置在接力区的后10 m时项目成绩更好;各棒次的安排要考虑运动员的个人素质。  相似文献   

17.
很多种田径教材都把“混合式”(有的称“综合式”)作为4×100米接力传接棒的一种方法。笔者认为此提法欠妥。 接力跑的传接棒方式目前有“立棒式”“上挑式”“下压式”三种方法,而“立棒式”不适用于4×100米接力赛。因此,只有“上挑式”和“下压式”两种传接棒方法。“混合式”不是传接棒方法,其实质是两种传接棒方法在三次传接棒时排列组合的一种特例。大家都知道,在快速跑动中传接棒方法对速度影响的不等式是:  相似文献   

18.
控制传接棒的要点1、进入接力区之前,要明确自己的跑道和顺序。2、在比赛过程中,接力棒必须始终位于跑道中心。弯道跑选手(1棒或3棒),右手持棒,应该跑在跑道内侧;直道跑选手(2或4棒),左手持棒,跑在跑道外侧。这种右-左-右-左的持棒顺序,以及内-外-内-外的跑动位置对形成良好的队形非常重要。这种队形能让运动员在传接棒时防止脚踝受伤,跑动时防止被人绊倒。这种队形也可避免传接棒时伤到队友胳膊,因为接力棒有时会击中队友手以外的部位。  相似文献   

19.
<正>一、交接棒技术4×100米接力跑交接棒技术可分为三个阶段:预备阶段、加速阶段、传接棒阶段。预备阶段,传棒人必须尽可能地保持跑的最大速度,接棒人必须准确掌握起跑时机;加速阶段,传棒人必须继续保持跑进速度,接棒人尽最大能力进行加速,以获得两人的速度一  相似文献   

20.
接力技术     
接力赛的成绩主要取决于全体队员的速度能力以及完美的接力过程。其他影响成绩的因素还有跑的次序等战术问题和全队成员的集体责任心。基础巩固的技术质量也有明显的影响,包括适当地利用接力区、接力的方式、接捧运动员精确的加速度和接力的技术等。接棒运动员在传接棒之前须积累速度,以便“流畅”地接力。传接棒即刻的速度越快,接力的效果越好,但要在安全的限度之内,切不可掉棒。传棒运动员尽管准备传捧也要保持速度,接棒运动员在接棒前要达到高速。利用接力区根据比赛规则,必须在20米的区域内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