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点合格评估是保证和促进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点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着眼于从培养定位、招生选拔、资源投入、师资队伍、课堂与实践教学、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培养效果等几个方面来构建,通过该评估指标体系,为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开创了我国出版人才队伍培养的新局面,但长期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一方面,出版业人才紧缺,另一方面出版专业毕业生却无人问津。业界与学校合作进行制度设计与教育变革应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真正的结合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在政府指导下,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应该发挥产业界的主动性,分类培养人才,三方合作进行人才价值评估。  相似文献   

3.
全国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对课程设置提出了具体要求,一些学校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点,重新调整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这些高校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并将其与目前世界上出版产业与出版教育均较为发达的美国进行比较,可以给我国刚刚起步的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斯特林大学出版系建于1982年,是目前欧洲国际出版管理硕士的惟一基地和这一领域的领导者。硕士课程教育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非英国学生,包括来自美国、欧洲、以及亚洲的学生。该系与国际上相类似的机构的不同点在于,课程设置侧重实用性,除了传统的出版学,设置了国际出版管理硕士教育。这是世界第一个以国际出版管理为对象的出版硕士教育。该系还设有访问学者,时间是3个月到一年。[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出版教育中存在的产学研脱节的问题,提出应该在出版教育尤其是出版硕士教育中引入田野调查法教学,提高学生田野调查能力。并进一步结合出版行业需求,建议出版硕士教育阶段,应在案例研究中使用田野调查法,在出版实践中运用田野调查法,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进行田野调查。  相似文献   

6.
肖超 《出版参考》2016,(6):16-17
我国出版研究生教育体系由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出版学学术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出版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三个层面构成.笔者通过网络调查和电话访谈的方式,对高校院系网站和研究生招生网进行了调查,并对相关人员做了电话访谈,获得了关于出版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资讯频道     
《现代出版》2011,(3):79-80
全国出版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 全国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目前正式成立,它是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导下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性组织。  相似文献   

8.
正一《狼图腾》是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成功案例,也是新世纪特色鲜明、营销得法的超级畅销书。在出版专业硕士课程出版行为分析中,我将其列为输出型图书运作的典范进行案例教学。何谓案例,何谓出版案例,我应该是清楚的。何谓出版案例教学,何谓针对硕士层次的案例教学呢?怎样才是针对出版专业硕士的有效的案例教学呢?如真问到头上,我难免支吾其辞。讨论《狼图腾》之前讨论的是《谁动了我的奶  相似文献   

9.
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存在着“先天不足”的薄弱性以及“后天失调”的迟滞性等弊端,使其难以与出版业融合发展的鲜活业态合拍,所以出版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方式必须进行变革创新。CDIO理念作为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创新型教育培养思维与模式,对出版专业硕士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指导性。在如今媒介高度融合和研究生教育融通创新改革发展的背景下,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工作可以遵循CDIO理念,结合当下实际,进行包括体系化的项目细分、共通性的课程组织程序、改进与完善成绩评价方式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探索,走出一条出版专硕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10.
朱椰琳  陈逸轩 《出版参考》2021,(1):34-37,28
斯特灵大学的出版专业隶属斯特灵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依托于国际出版研究中心,自开办以来国际声誉逐年提高.近年来,斯特灵大学与国内出版专业高校展开教学合作,作者在参与学术交流项目的过程中,采用观察法、体验法、访谈法,对斯特灵大学出版硕士研究生教育进行调查分析,从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学制、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阐释,希望为国内出版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传媒》2011,(4):75
本刊讯3月1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京联合召开全国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等29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12.
针对社会及公众对当前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生招考及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议论,诸如"缓解就业"论、"收益"论、"差生"论、"换汤不换药"论、"招考模式雷同"论等质疑,提出自己的看法。文章以四川大学出版专业硕士生培养个案为例,阐明四川大学出版专业硕士在培养过程中的种种做法,并力图在实践中纠正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从而以自身实际行动回答社会及公众对专业硕士培养中提出的种种质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结合笔者在英国学习进修的经历以及国内的教学和出版工作经验,从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等方面对中英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借鉴英国在出版教育中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方法,希望对我国出版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4.
《现代出版》2014,(3):F0003-F0003
正斯特灵大学国际出版与传播中心成立于1982年,是英国乃至欧洲最早开展出版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中心之一,也是英国目前唯一只专门进行硕士阶段出版研究教育的机构。中心的所有教学研究人员都是活跃于英国及国际出版界的精英。中心还聘请了很多国际出版集团高级管理人员,出版机构的咨询专家,或者是第一线的业务骨干作为业内顾问团的成员,如泰勒一弗朗西斯出版集团销售总监克  相似文献   

15.
当前出版产业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地区分布、学校类型、办学层次和培养学院等维度,分析了我国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状况与趋势。基于26所高校培养方案内容分析,结合实地访谈材料,从培养目标、办学定位、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考察了当前出版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着眼职业胜任力、探索精准施教、洞察行业趋向、做足特色培养、做实专业实践等层面,构建新生态下出版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提升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博  庄子匀 《出版与印刷》2011,(3):14-15,17
近年来,随着数字出版产业迅猛发展,数字出版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一些数字出版基地相继建立,各高校也建立了数字出版实验室,逐步提升包括编辑出版学、传播学、印刷工程等专业的师资队伍质量,并相继建立硕士、博士等学科点,数字出版教育呈现层次高端化、培养实践化、专业复合化、形式多样化等特点。 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数字出版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互联网+"的底层含义,对出版和出版业进行了重新解读,提出出版业应在新的价值网中重新定位,还提出了"项目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张项目教学贯穿教学的始终,使学生通过教师主导的真实或仿真的项目以及学生自主开发和运作的创新项目,实现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人才需求的目的;6.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以2013—2020年703篇学位论文为考察对象,运用内容分析和半结构化访谈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出版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出版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比例失衡,联合指导比重偏低;应用性研究有余,基础性研究相对不足;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研究视角较为局限;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趋势,规范性和创新性还有待提高。未来出版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坚持多元考核与联合指导协同联动,理论研究与出版实践双向奔赴,研究方法规范与创新并重。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为中国"十四五"时期发展确定了主要目标.为做好大学出版工作,本文通过重温大学出版的初心和使命,总结大学出版发展应坚持的主要原则,提出"十四五"期间大学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建议.大学出版应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满足社会文化需求,实现从传统出版企业向知识服务商、教育服务商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产业链瓶颈迁移与出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出版教育是出版业发展所需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出版教育发展水平影响出版业人才需求与发展.近年来,出版教育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国内现有131所高校设置了出版人才培养相关的专业,覆盖博士、硕士研究生,双学位,本科生与专科生等各个教育层次,每年的毕业生近万人,是出版业发展所需人力资源的重要来源.本文通过出版产业链瓶颈迁移反映出的对出版教育的需求变化,重点讨论占主要培养层次的本科出版人才培养视野与培养模式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