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期刊稿件退修是全面规范和提升稿件质量的重要环节。文章从科技期刊编辑角度分析了科技期刊稿件退修时影响稿件退修有效性的主要问题:编辑不注重自身学术能力提升,盲目照搬审稿专家意见;业务能力不高;忽视修回稿件审查。文章提出在稿件退修过程中编辑应提高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准确把握审稿专家意见,提高工作效率,认真比对修回稿件,合理修改稿件。上述对策的实施可有效提高科技期刊稿件退修的有效性,提升稿件质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后转制时期我国一些科技期刊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主编多数为挂名的形式;相当数量的编委空有其名,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稿件多由编辑直接处理,但很多编辑的学术水平尚不能满足对稿件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进行判断的要求;科技期刊编辑过分注重编排形式等,提出我国科技期刊只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在后转制时期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取得突破式发展,屹立于世界科技期刊之林。  相似文献   

3.
邓大玉 《编辑学报》2007,19(5):371-373
针对科技期刊稿件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结合广西科学编辑部的稿件管理经验,介绍科技期刊编辑部的稿件管理方法.科技期刊编辑部应用计算机记录稿件,用信封袋子和档案来管理稿件,可以实现编辑部稿件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科技期刊稿件遴选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锋  黄雅意 《编辑学报》2015,27(6):531-532
分析科技期刊稿件三审制中专家评审环节采用匿名审稿模式和公开审稿模式的利弊,以及编委推荐制对于科技期刊遴选优质稿件的突出优势.认为我国科技期刊在公开审稿模式尚未建立的现阶段,实行编委推荐制与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模式相结合的综合稿件遴选机制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重视科技期刊编辑流程中的退稿工作林江拥有高水平的作者及编者是保证期刊质量的前提,但由于编辑部人少力单等原因,我们在工作中往往注重可用稿件的回修,而忽视对不用稿件的处理。笔者在编辑实践中,深深地感到:对不刊用稿件采取不退稿的方式,不利于编者及作者的业务...  相似文献   

6.
也谈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兼与赵来时等同志商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葛赵青  赵大良  刘杨 《编辑学报》2004,16(6):457-458
从语言、稿源、管理体制和产业化经营等4个方面论述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问题.认为:作为国际化科技期刊,应当使用英语,中文期刊不符合国际化期刊的基本特征;稿源是关键,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吸引世界各地的稿件;作为期刊国际化保障的管理体制,应当进行改革;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我国科技期刊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论双向匿名审稿制的合理性及其心理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期刊出版的内容质量主要取决于所发表论文的质量,稿件的审鉴对决定论文是否发表及所发表论文的质量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科技期刊一般都实行"三级审稿制",即责任编辑初审,编委或同行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由于科技期刊所涉及的学科、专业较多,论文稿件涉及面很宽,而专职编辑本身受专业知识限制,不可能对所有来稿都从专业学术  相似文献   

8.
贺晓利 《传媒》2015,(1):36-38
科技期刊是传播科技成果的主要载体,是展示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窗口,办好科技期刊,不断提高我国科技期刊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对科研工作和国家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科研论文产出的数量在快速增长,学术论文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却明显滞后于科研水平,精品科技期刊数量不多,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较低.而我国绝大多数优秀的科技论文都投给了国外期刊,使得国内科技期刊面临着长远发展的困境.本文概述了国内优秀学术论文在国外发表的情况,分析了优质稿件外流的原因,并为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制约我国学术期刊质量的因素及其改进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联合 《编辑学报》2002,14(Z1):42-43
通过对几个国家科技期刊数量的比较,分析我国科技期刊在世界期刊中的地位.指出我国已是科技期刊出版大国,但其学术质量却有较大差距.认为我国科技期刊学术质量较低的原因主要是期刊布局不合理、评价体系不完善、稿源没有及时反映学科热点和生长点、期刊在世界范围的宣传力度不够等.同.时探讨了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瓶颈及出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现状 我国是科技期刊生产大国,每年科技期刊出版在数量上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1]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地位不高,影响力不大,特别是在数字出版领域处于落后状态.  相似文献   

11.
科技期刊发表文章的质量,是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标志。审稿是对稿件进行审读、评价,决定取舍,并对需要修改的稿件提出修改要求和建议的活动,是科技期刊准确、有效,及时传播科技信息的重要保障。实际工作中因期刊没有量化的审稿评分标准,加上审稿人主观、客观因素不同等原因导致审稿质量不高,未给期刊编辑和编委会对稿件质量的正确判断提供帮助。本文作者通过讨论科技期刊实施量化审稿在审稿及稿件质量控制中的意义和作用,并就量化审稿工作具体的体系建立、实施流程、完善评价机制及审稿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科技期刊论文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雯兰  邢运凯 《编辑学报》2010,22(3):251-252
科技期刊稿件管理工作存在对稿件管理不够重视、对稿件处理随意性较大、送审程序不规范等不足,缺乏对稿件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可以通过"三三制"来规范科技期刊稿件工作流程.即把稿件处理分为初审、外审、终审3阶段3流程,明确每一阶段的稿件处理重点,从而起到提高效率、强化责任、动态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科技论文稿件外流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优秀科技论文稿件外流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抑制科技论文稿件外流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甘可建 《编辑学报》2020,32(5):481-486
资助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国家基金项目已经实施了20年,这对于改善科技期刊办刊条件和环境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向“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目标迈进的过程中,笔者经过认真回顾、思考,针对问题提出一些进一步实施好资助项目的建议,包括首先建设国际化数字出版与传播平台、打造集群化出版集团、创建国际化稿件处理系统,以及大力支持中文和中英文双语科技期刊等,为建设科技期刊强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走向世界——关于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国际化发展已成为我国科技期刊面向21世纪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科技期刊,无论规模、数量还是品种,都已跃居世界前列。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现有科技期刊中,真正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为数不多。这与我国的声望和综合国力以及科技大国的...  相似文献   

16.
为缩短科技期刊刊期,加快稿件处理流程,针对稿件处理流程中初审、外审、修改、编辑和校对几个审稿环节出现的问题,结合编辑工作中积累的实际经验,提出加快科技期刊稿件处理流程的方法。将上述方法运用到稿件处理流程中,可使编辑人员高效、迅捷地处理稿件,缩短稿件时滞,增强科技期刊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7.
许育彬 《编辑学报》2016,28(4):334-335
科技期刊刊文中相关分析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稿件中相关分析的应用远离研究主题,完全正相关系数的取值不正确,相关分析表信息重复,没有标注样本数量.科技期刊编辑应重视对这些问题的审查,并尽最大可能在稿件审阅阶段予以解决,同时可通过补白等方式将一些统计方面知识的推介给广大读作者,促进稿件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优质学术论文大量流向国外刊物,使得国内科技期刊缺乏优质稿件,影响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期刊的长远持续发展。文章针对这一现象,对国内科技期刊学术论文评价机制进行了反思,分析在这一评价机制的作用下,国内科技期刊的困境与优质论文外流的内在原因,提出了国内科技期刊评价机制的改革与设想。  相似文献   

19.
正科技期刊稿件审查是遴选高水平文章、对稿件编辑加工前的必要环节,也是评价稿件质量、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内容。笔者在分析科技期刊稿件审查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归纳了形式审查和实质性审查的主要内容,针对稿件及其审查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审稿策略。期刊稿件审查的基本模式期刊稿件审查的形式可从程序和技术角度认识和划分。从程序上认识稿件的审查形式,可保证在健全编辑  相似文献   

20.
郭盛楠  郝洋  韩焱晶 《编辑学报》2021,33(3):335-339
我国长期存在科研人员将优质稿件发表在国外期刊的现象,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一部分,期刊出版单位要切实承担起办刊人的责任,留住优质稿源.本文以中医药学科期刊为例,介绍科技期刊工作者可以通过宣传论文发表在国内期刊的利好政策,弘扬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培育优秀作者团队,宣传国内科技期刊,提升期刊建设和编辑出版能力等措施引导我国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进一步吸引全世界的优秀稿件,发表全球顶级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