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敏 《山东教育》2004,(16):50-50
“同学们,今天的家庭作业是:把今天学的生词抄三逭,句子抄两遍……”我的话还没说.就听下面的“哎呀”声响成一片。“又抄写,早不知写过多少遍了。”“整天做这样的作……”调皮大王谈兴干脆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整天做这样的作业有什么用?老是机械重复地写呀背呀!”“是呀.是呀!”下面的赞同声此起彼  相似文献   

2.
走进教室,刚说了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只听“哗”的一声,天降大雨,一点也不夸张,那就是“倾盆大雨”。同学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雨惊呆了,就连我也不由自主地把目光移到了窗外。突然一个声音响起来:“好大的雨呀!”“是呀,太大了!”“唉,天气预报没说有雨,没带伞我怎么回家呀!”“今天我没带钱,不能回家午饭怎么办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叫起来,而且人头攒动,有的还站了起来,伸着脖子向外看。我回过神走到窗前:“啊,真是好大的雨呀!同学们快过来看呀!”同学们先是愣了一下,似乎不太相信,看到我真诚的目光,听到我愉悦的声音,一下子围…  相似文献   

3.
【案例】“哈哈,哈哈哈……”台下,同学们乐不可支,站在讲台上的我却满脸通红,不知道如何是好。几个胆大的同学叫起来:“老师,别怕羞。笑呀,快笑呀!”“就是嘛!”一向调皮的李露捏着鼻子,怪声怪气地说。“扑哧……”我终于忍不住了,弯下腰,扶住讲台,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4.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开学第一天,同学们安静地坐着等待老师来上第一节课。这时,一位同学进来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吴水湖……”全班一阵哄笑,“水壶,哈哈哈,真好笑!”“是啊,不知道他父母为什么给他起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5.
孩子们从我身边跑过。一个个都回头向我招呼道:“老师好!”我也回首笑盈盈地招呼他们。 一个孩子说:“老师。你闭上眼睛。”我说:“好!”就很自然地闭上眼睛,感觉到她把手伸到我嘴前.我想一定是吃的吧,因为我刚刚是看到同学们正吃东西的。第三节课下课正是孩子们加餐时间,我今天却没吃早餐呢。平时,孩子也常常这样拿东两给我吃,还不许我自己动手的。要亲自喂到我的嘴里。于是,当我张开嘴正准备咬时,只听到一声惊呼:“老师,不能吃,是梅花,你没闻到香味吗?”接着便是孩子们的哈哈大笑。哎呀,我的天呀,我俗!胃口不懂高雅和通俗之分哦!饿了,那花中极品也要吃!  相似文献   

6.
说错了     
经2东山们一1好老6 665擎月 ‘1一件一只1一有是5一·我这52 !。3{铝:1等,。,{ (师) (师)5哈哈2孔孔。{。这是它在。!二苹果叫呀(生)哈哈哈(生)哈哈哈2呀呀你你师师老老2哈哈哈!哈! 一1果叫甲,一v3攀52125 5 53333西羊3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说错说错5 5 32应该说是山羊叫是一只徉哗苹果!哗呀!一只大苹汪汪是狗 演唱时老师有意将量词及动物的叫声搞错,让幼J匕叫正,可随意编唱。说错了@陈镒康 @吴志浩~~  相似文献   

7.
赵彦婷 《高中生》2010,(5):58-58
小时候.老师总会在课堂上问我们:“同学们,你们长大了想当什么呀?”台下的我们用稚嫩清脆的声音喊:“我要当科学家!”  相似文献   

8.
卢衍梅 《课外阅读》2011,(11):166-166
“啊,老师!”“老师,好想你呀!”……正往办公室走的我被几个学生包围了,我一看,原来是我曾经教过的几个学生。这些学生围在我的身边,叽叽喳喳的:“老师,怎么这么长时间都没看见你呀?”“老师,你现在教的这些学生怎么样?”……话匣子一打开可就收不住了,有几个女同学还亲呢得拢着我的脖子,挎着我的胳膊。.  相似文献   

9.
班级辩论会     
“这节课考语文。”不知谁喊了声。我一惊,考试?莫非又要尝尝紧张的滋味?我赶紧望向教室门口,真不希望老师拿着试卷进教室呀,如果拿着语文书该多好啊……老师什么也没拿!真的!只见老师平静地说:“请同学们拿出昨天晚上写的日记。”啊,昨天晚上是就辩论题目“开卷是否有益”收集的有关资料,莫非这堂课要辩论?看着老师欣欣然站在讲台上,两手背在背后,似乎在筹备一节与众不同的课……果然,老师又说:“先读一下昨天收集的有关资料,然后,我们进行一场辩论会。”“哇!”“真的?”同学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忍不住议论纷纷。是啊,有一段时间没辩论过了,…  相似文献   

10.
“泡泡美,泡泡亮,吹个泡泡跑天上……”同学们,你吹过泡泡吗?告诉你吧,吹泡泡可好玩啦! 那天,我们的语文老师美女王神采奕奕的走进教室,满面春风地对我们说:“同学们,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她的话还没说完,教室里就炸开了锅:“是不是去春游呀?”  相似文献   

11.
王亚 《今日教育》2006,(4):22-22
这一周我上晚班,所以每天上班时,班上的孩子已经来得差不多了,正在早班老师的带领下,玩着桌面游戏。今天早晨,因为有很多事情要完成,所以我一进教室就走到了办公桌前,但没想到马上有人给我提意见了:“你还没和我说话!”俞郭嵘歪着脑袋看着我,满脸不满意的神情。我一愣,继而转过神来,摸了摸他的小脑袋:“俞郭嵘你早!老师忘了和你打招呼了。”他这才咧着小嘴,转身小跑到位置上。我转念一想,一把抓住他的小手:“你也没和我问早呀?”“有啊,你一进来我就说王老师早了!你自己没听见。”  相似文献   

12.
“哈哈哈……”咦?这是从哪传来的笑声呀!哦,原来是小记者班的老师在组织同学们做连词接龙的游戏。游戏规则是:各组选手的排头先写一个字,后一个选手紧接着写一个字,要与前面一个字组成词,依此类推看哪一组选手做得既快又好。  相似文献   

13.
友情履冰记     
老师让我负责每周交两篇稿子,并叫我动员全班同学都主动投稿。好朋友小宇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动员的对象,他文笔不错,写作速度较快,这正是我理想的人选。   费了好一阵工夫,我终于说服了他,他答应投一篇稿。周三上午,我满怀信心地去收稿,得到的答复却是:“我还没动笔呢 !”   “什么,还没动笔写呢 ?!天啦 !今晚就要交稿了,你还没动笔写。你说,这,这怎么办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没事儿,我会写好的,再说明天交也不迟呀 !”   “明天交 ?没事儿 ?你没事儿,我可有事儿 !没按时交稿,咱班可要被扣掉十分啦 !十分…  相似文献   

14.
上课了,同学们都端端正正地坐好了。就在这时,张老师拿出一张单子,突然叫着说:“唉呀,今天要开会呀,我差点儿忘了。同学们,今天就上自习课吧!你们要听话哦!”说罢.一溜烟就跑了。  相似文献   

15.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上作文课,写作的题目是“老师”。喜欢写这个题目吗?生:(勉强地)喜欢。师:假的。怕我难过,故意说喜欢,其实不喜欢。(生笑)是呀,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写了多少次老师,写了多少个老师呀!没什么好写的了。——我这话是不是说到你们心眼儿里去了?  相似文献   

16.
自考魔力     
“叮铃铃,叮铃铃……”电话铃响了,我赶紧拿起电话:“喂”,还没等我说话,电话里就传出“哈哈哈”一阵开心的笑声,我一听声音知道是二姐在笑.便试探着问:“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谁知她笑得更厉害了.虽然我看不到她此时的表情,但能感觉到她是从心底里高兴。她说:“是不是因为这次考试是补考性质,题简单?我全都会做.才考90分呀!”我听  相似文献   

17.
一天早上,我拎着女儿的福娃包来到班上。 可能是因为福娃特别抢眼,孩子们一下就发现了.璐璐笑着说:“王老师你买了新包呀。”含含说:“王老师,你的包真好看。”天天说:“王老师,你的包好大呀!”磊磊拍拍我的包问:“这么大的包,放的什么呀?”我也没在意,随手把包挂在了椅背上。谁料我的包却引起了更多答案最近。”听我这么一说,活动室里活跃了起来,孩子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相似文献   

18.
唐爱华 《山东教育》2005,(19):128-128
最近听了一节数学课《年月日》,课始老师问:“关于年月日,你都知道什么?”几个学生汇报后,老师准备向下进行,这时,一个男孩子依然高高地举着手:“老师,我还知道闰年是怎么产生的。”“好,我们等会儿再说闰年的产生,好吗?”老师请他坐下了。课继续进行,终于学到了闰年的特点,男孩子又一次举起了手,边举边站起来:“老师,我知道是为什么。”老师用手势示意孩子坐下,继续教学。下课的铃声响了,男孩子一下子站了起来:“老师,我还没说呢!”老师愣了一下:“噢,下课后你再讲给同学们听吧。”  相似文献   

19.
传递思念     
还没等我去拾,四周的同学就像疯子一样围了过来,这是我早料到的了,但真希望他们什么也没看到,那可是我的秘密呀!我抢了一步,迅速拾起本子,“嗖”地塞进书包,推进桌箱。 同学们见抢不到了,却仍不罢休地围在我桌旁,七嘴八舌地嚷道:“啊!好家伙!原来你这儿有王老师的本子呀!” “快拿出来,让我们看看吧!” 同学们的目光十分迫切,似有一种要“抢”的架式。我的心好紧张,急急地用手堵住桌箱,也冲他们嚷道:“什么呀!什么王老师的本子呀!这是我自己的本子!” “不对,就是王老师的!” 我还想跟他们争,这时,身旁的张小燕…  相似文献   

20.
出于礼貌,在中小学,上课伊始,总要有一段形成多年的师生间约定俗成的“礼仪”。当老师走进课堂。学生起立,行注目礼.老师来到讲台说声:“同学们好!”学生托着长长的声音齐喊:“老——师——好!”出于礼节,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无可非议。但如果你留心观察,听其声,观其神,听到“老——师——好”时,就会看出多数学生随声附和,例行公事。新课程进入课堂,师生尖系发生深刻的变化.对此.有的学校、有的班级、有的老师对“问好”针对特殊时间、特殊情况时赋予新的内涵。请看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