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娜娜 《中国教师》2013,(18):22-23
"数学阅读"是指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的方法和观点,认知、理解、汲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和前提。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由于语言教学离不开阅读,所以数学教学不能离开阅读。在小学数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头戏。鉴于高考英语试题中的阅读分数的比重以及高考对阅读技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学是语言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十分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说  相似文献   

4.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体现数学课程的文化性?数学既然是一种文化,那么就具有传播性,而传播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通过数学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感受数学文化,让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因此,在课标"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目标引领下,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化素材,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文化背景知识。通过探究各种教学途径,为学生有效阅读提供载体。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为应试而进行"伪阅读"的现象,学生在课后虽然做了许多阅读理解练习,阅读量也不小,但阅读理解能力却未见大幅度提高,究其原因,是标准化的阅读理解练习不是连续性的文本,无法真正发展学生的句法能力和语言能力。国外学者Donato等人认为,语言学习与文学阅读是相互构建的过程,语言学习目标应当与文学教学进行有意义的对接。开展英语文学体验阅读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来进行英语学习,是改变当下英语教学过分重"语"轻"文"现象,全面  相似文献   

7.
黎佳 《现代语文》2013,(4):107-109
阅读作为语文言语技能"听、说、读、写"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阅读课存在着过于关注语言知识、忽视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的弊端。近年来,认知心理学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开始用心理学中的认知策略来指导语文阅读教学。它深入地揭示阅读能力的获得过程,对于阅读教学有着深远意义。目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忽视了学生如何运  相似文献   

8.
正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可见,在数学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是显然的.当前,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力,已经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为此,我们课题组提出了"4C"理论,即"Comprehend,Connect,Construct,Contemlate".本文谈谈如何以"4C"理论为基点,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力.一、Comprehend——理解,数学阅读力排障的润滑剂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认为,语言的输入是第一性的,语言习得是通过理解信息,即通过接受大量的"理解性输入"而产生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阅读理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9.
高青 《考试周刊》2008,(4):101-102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生活的主体位置,教师通过组织、设计"活动"的形式,全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学习与发展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本文指出了当前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应试倾向"、"片面发展"、"忽视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与文化两张皮等几个较为典型问题,提出了将"参与式教学"全面引入中小学外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0.
顾争光 《辅导员》2013,(6):57-58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谨慎的、有意的而且是精心设计的语言。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龙非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任何一种语言的教学都离不开阅读。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而数学阅读不同于其他的阅读,有其特殊性,需要咬文嚼字、仔细推敲,融阅读、思考、动手操作为一体。一、点击现状反思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数学阅读情况不容乐观。数学课本通常仅当习题集用,偶尔老师布置了"看书"的作业,学生也往往只是浮光掠影,草草了事,读不准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  相似文献   

11.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一个新理念是"注重培养学生包括数学阅读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等诸种能力"。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指导,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是提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课题。数学是一种语言,而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近年来,阅读理解题成了数学考试中的新题型,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顾争光 《辅导员》2013,(4):57-58
<正>数学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谨慎的、有意的而且是精心设计的语言。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龙非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任何一种语言的教学都离不开阅读。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而数学阅读不同于其他的阅读,有其特殊性,需要咬文嚼字、仔细推敲,融阅读、思考、动手操作为一体。一、点击现状反思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数学阅读情况不容乐观。数学课本通常仅当习题集用,偶尔老师布置了"看书"的作业,学生也往往只是浮光掠影,草草了事,读不准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  相似文献   

13.
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就是读者利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去解读包含一定英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英语语篇课教学通常经历"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阶段。经过"阅读前"、"阅读中"的大量语言输入,"阅读后"理应成为语篇课语言输出环节。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试谈如何在小学英语语篇课"阅读后"教学环节开展有效的输出活动。一、复述输出,内化语篇复述语篇是指学生在理解了所学语篇的基础上,把语篇内容加以整理,用口头语言将语篇重新表达出来的一种学习方式。有研究表明,通过复述,学习者可以记忆积累范例,并可以从记忆中直接提取出块语,对语言学习的作用是极为明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呢?一、自读感悟,提高阅读能力语言的教学历史源远流长。"读"历来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如教《月光曲》中"皮鞋匠静静地听……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一段,应  相似文献   

16.
讲到"阅读",乍看好像是语文课和英语课中的专用名词。但正如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所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数学理解力也差,思维转换慢,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而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对数学语言都有较好的理解力,能正确地理解和获取各种数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一种语言,不过,这种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日常语言是习俗的产物,也是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产物,而数学语言则是慎重地、有意地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因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更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古诗是一大难点,它以其独特的存在形式、丰富深奥的内涵诠释着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而其文字精炼却意义深广这一特点在教与学当中给失聪孩子的学习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但同时它也是提高失聪孩子语言素养的很好途径。通过阐述一些在古诗教学中总结的经验,如表象阅读(感知整体、品析语言)、得义阅读(再现法、幻联法、寻踪法)、评鉴阅读(多视角评价,比较评价)等,旨在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古诗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一、通过加强英语阅读的教学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英语的语感,提高写作水平。"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是中国文化中比较经典的对于语言学习的谚语。这与英语学习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平时的教学之中,我们重视和加强阅读训练功夫不仅下在课上:比如进行限时训练,分析长句,在阅读教材课文的同时分析课文层次  相似文献   

20.
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不同于生活中的日常用语,它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严密性,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进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