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阆中是全国四大文明古城之一,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地名遗产委员会命名的"千年古县",旅游业在其经济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对阆中旅游资源的评价和认识还不全面,致使阆中旅游业发展受限.该文对阆中的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多角度SWOT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开发策略,为阆中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访古城阆中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位于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游,素有"阆苑仙境,风水宝地"之美誉。阆中古城保护完整,风格独秀中华。古城建址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备的典型范例。是四川惟一保存规模最大的古城,现有古城面积1.78平方公里,也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之一。棋盘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风格于  相似文献   

3.
阆中古城具有显著的风水文化意象,风水文化是其旅游开发重要的文化因子。古城风水旅游文化保护良好,特色突出,要素完备。该文化使阆中古城拥有明显的风水旅游文化感知。  相似文献   

4.
"第一排"一直是班主任为班上几个"混世魔王"预定的"风水宝地",被同学们戏称为"御座",所以好学生们心向往之,捣蛋鬼们避而远之。不幸的是我也是"御座"的预备军,比较捣蛋,成绩虽说不差却也在慢慢下滑。班主任也曾循循善诱,试图让我觉悟,  相似文献   

5.
<正>阆中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全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是中国春节发源地,被评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阆中坐落在嘉陵江西岸,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形成天然屏障,两千多年来,一直为巴蜀要冲,军事重镇。古城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棋盘式的  相似文献   

6.
卧龙岗武侯祠是南阳名胜。其周围历史环境的山川形势完全符合中国古代的风水理论,是一个背山面水、发脉耸峙、负阴向阳、环抱有情、行局合理的风水宝地。而其自身环境也与风水学中的藏风、得水等环境要求的要素一致,形成一个碧水长流、万物滋生、花香鸟语、水秀山清的良好生态环境。这种环境因素的分析和探讨,对于武侯祠整体保护和集聚区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风水",古已有之。《现代汉语词典》释:风水,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中国历史上,黎民百姓缺乏科学知识而迷信风水,帝王将相"不问苍生问鬼神"。历史发展到今天,风水迷信又沉渣泛起,一些官员、"老虎"、"苍蝇"更是屡陷"风水漩涡",不信马列信鬼神。深入考察官员的"风水"拙劣表演,揭示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提出治理"风水"迷信的对策,无疑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风水"作为中国建筑"文脉"的载体是十分明显的.中国"风水"的延续应以转型为前提.所谓"转型",一方面指"风水"在延续中要尽力剔除其中的迷信因素;另一方面,"风水"的延续也要借鉴借助于当代科学,提升自己的科学品位.目前,要谋划建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风水哲学"、"风水美学"、"风水诗学"、"风水景观学"、"风水地理学"、"风水建筑学"、"风水规划学"、"室内风水学"、"风水心理学"、"风水微气候学"、"人体风水学"等学科.陈志华教授和李中教授发文对"风水"全盘否定.我理解两位教授对以"风水之名大贩迷信者的愤怨之情,但是,我又不同意二位教授一概否定"风水"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章士钊曾言:历史是一出"动动相续的整剧",指定一时间点说"此某时代也","此某时代与某时代之所由分也",是"皆权益之词,于理论未为精当"。(1)这个提醒无论对中学还是大学的中国近代通史教学都极为重要。因为所谓"中国近代通史",最重要的字眼落在"通"上,而非"近代"上。要真正将"通"落实,中国近代通史教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则仍有待继续思考,其中"变化"二字就相当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唐广德元年,杜甫曾先后两次赴阆中,寓居时间不到五个月,却创作了66首诗歌。杜甫在阆中创作的诗歌一变此前草堂诗平和恬淡、萧淡婉丽的风格,沉郁顿挫之气显露无疑,并且已初具夔府诗歌衰飒悲阔之风神。杜甫阆中诗风发生变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是由于社会时局的变化和阆中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观上则是由于杜甫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1.
<正>112年前,具体说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十一月,晚清最重视教育的大臣张之洞在奉旨参与重订学堂章程时,在规定"中学堂以上各学堂,必全勤习洋文"的同时,强调"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他之所以刻意凸显"中国文辞",不是基于文学兴趣,而是担心西学大潮过于凶猛,导致传统中国文化价值的失落。此立场曾被批得"体无完肤",今天看来颇有预见性。  相似文献   

12.
对联是中国的国粹,对对联乃是读书人的基本功。比如,1922年,清华大学文学院招生时,就曾出过一题考学生,联曰:"孙悟空",并果然有人立即对出"祖冲之"——此乃最佳答案。  相似文献   

13.
亚马逊(Amazon.com)是美国最大的一家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曾标榜自己是"中国网上零售的领先者"。事实上,今年3月央视经济半小时曾对亚马逊卖假货进行过曝光,但此事件之后亚马逊却并未有所"收敛",其网上售卖假货的情况依旧。记者日前收到消费者爆料称,亚马逊网站销售假的贵州茅台、五粮液等酒。  相似文献   

14.
或许是她健劲的骨子和奔涌的血液,先天就笃定了这样的气质和秉性。 四川盆地东北缘嘉陵江中上游.源远流长的阆中文脉浩浩荡荡辗转了2300多年的星空岁月。说不尽这厢“风水宝地”的巧夺天工,道不完这片“巴国都城”的侠义柔情:“阆南山水天下稀,钟灵毓秀产英奇。乐山乐水人与智……培育人才树国基……”  相似文献   

15.
本刊曾在2012年第6期刊登"首届中国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启事",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此论坛,定于7月13-15日在北京举行。现因论坛举办时间与部分地区中小学放假时间冲突,经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办公会讨论决定,  相似文献   

16.
周权 《文学教育(上)》2010,(15):148-150
《龙脉》是湖北省首届网络小说大赛的参赛作品。小说主要讲述了清末民初三峡地区两个关系纠缠的封建氏族因争一处风水宝地——龙脉而明争暗斗的故事。小说语言既细腻又大气,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特别是曲折起伏的情节中穿插很多当地的历史和风俗,向人们描绘了一幅三峡地区独特风土人情的瑰丽画卷。本文将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小说中独特的风俗文化的展现。  相似文献   

17.
阆中其长年养在四合之势的群山中,地理位置险塞,与外界过往亦不频密,而难以跟上中原文化演进的脚步;但另一方面,相对独立的生活氛围,却催生出当地浓烈的宗教意识。中国的道教、印度的佛教、还有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和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纷纷汇聚于此,圈地建筑,传教论道,在这一相对稳定的地域中,培养出一批批各自相安的信徒。  相似文献   

18.
汉宝德教授<风水与环境>一书在台湾风水研究著述中堪列上品.作为当代中国风水研究中的力作之一,它立说有据,绝非目下坊间"风水俗书"可比.当然,汉先生并不完全认同风水含科学成份,说明他的"科学观"与我们不同,值得商榷,但他仍过细地理解和掌握风水知识,分析它,尊重它,包括通由"风水禁忌"研究揭示了风水作为"中国建筑-景现-规划美学体系"的性质,揭示了风水景观学首在追求景观客体要素"形式的和谐",对中国风水审美形式化的研究具有开拓性,在风水史研究中也获一系列值得肯定的创见,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在"9·11"三周年祭的诸多活动中,让中国媒体反 复提起的是纽约中国城的一段街道被命名为"曾喆 街",曾喆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裔。这位在纽约银行 工作的29岁青年,在世贸中心遭到恐怖袭击后赶赴 现场救护伤员,不幸被坍塌下来的建筑掩埋。美国福 克斯电视台正好拍到这一场景,虽然曾喆在镜头中出 现的时间不过10秒钟,却在整个世界的目睹中成为 永恒一刻。  相似文献   

20.
阆中历史上曾出现过两对兄弟状元,成为中国科举史上的佳话。伴随着四大状元的出现,"自放状头"、"陈母教子"等众多关于状元的传说也随之产生并广为流传。这些传说是古城科举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