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历史教学》2008年第6期刊载了黄牧航老师的“正确看待历史传承——二听‘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文。“黄文”说不少老师在课堂上公开宣讲:“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直接起源于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正因为有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涓涓细流,才有了今天西方民主制度的奔腾大河。”对这种说法,“黄文”作了彻底的否定,我觉得不够谨慎。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只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说直接起源于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显然不妥。正如作者所说的中间隔了千年的中世纪。但从历史发展来看,纯粹否定古希腊民主政治“源头”,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在不断经受列强侵略的情况下,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型。伴随着西学东渐的进程,人们对西方的思想认识也在变化:先是从“器物”上的学习,然后是制度层面上的反思与效仿。具体而言,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军事与科技,维新人士则侧重于西方制度的理论介绍与设想。真正搬用西方政治制度的是孙中山,他以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理论为基础,举起三民主义旗帜,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主权在民是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的核心。民国建立后,他力图用这种思想巩固民主政治制度,提高人民的政治觉悟。孙中山的民主政治思想有力地推进了近代中国政治文明的进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协商民主政治的核心在于由“公共协商”达至“社会和谐”。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展示了当代社会政治领域的新气象。对于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本质和现时期如何通过民主政治的发展来化解由于社会转型而带来的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形成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程度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主动的制度创新循序渐进地进行。  相似文献   

4.
发展民主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工程,但民主从其出身上来说,却是个“舶来品”,是西方政治文明发展的产物。为此,就有必要深入理解西方政治文明的核心元素——政治认识论。我们对西方政治文明的认识不但应“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最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金林南博士著的《西方政治认识论演变》一书,可以说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新的探索。仔细研读全书,令人耳目一新,有豁然开朗之感,具有以下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5.
政治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它的基本要求是“民主”、“科学”。本文认为,在现代化政治基本要求基础上,政治体系建设是硬件工程和基础设施,处理各方面政治关系和政治文化建设是软件系统工程。三者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把中国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纳入现代化轨道,他以发展民主作为政治现代化的核心;以建立健全和完善政治体系作为根本途径;以正确处理政治关系作为基本内容,以政治文化建设作为基本环节。继承了五四“民主”和“科学”精神推进了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的早期民主政治观是在西方民主政治精神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而形成的体系。李大钊认为:民主政治的基石是良宪;民主政治的精神是惟民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是平民政治;民主政治的培养在于国民素质。  相似文献   

7.
闪烁于《天工开物》一书中的有关宋应星的技术思想,其主要方面有:一,给出技术发展的公式,即:技术=“法” “巧” “器”;二,历史上第一次全面进行了工农业技术分类体系的设计和创新;三,高度重视技术革新,揭示技术发展的自身规律,客观上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技术方法体系;第四,从技术救国的角度出发,强调技术的应有地位,主张普及技术教育,学以致用,反对八股取仕,强烈批判社会上鄙视技术和工农大众的不良风气。  相似文献   

8.
西方民主与中国民本之说由来已久,二者各自代表了民族政治哲学的最高理想。鉴于近代以来多有学者将二者混同相比较,本文从权力性质的角度讨论了政治与行政、民主与本民的异同,由此提出民主政治与民本行政共同构成完整的“权力回路”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民本行政思想探讨了行政伦理对加强民主政治和民本行政的作用及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对人的本体性认识为基础建构政治思想理论,中西方形成了不同的政治论,主要表现为“民本”和“民主”的差异,这种差异源于不同文化体系的特质,并且在中西启蒙思想的近代性交汇中也没有消弭。“民本”和“民主”“权利”理论在中西方各自的文化源流中凝结出分属自己的形态,在比较的视域下对二者进行理论分梳,剖析其基本内涵及理论范式,可以得出,从思想源流上看是自然法理论与宗法文化观生成了不同的思想特性,在内在基本理路上则是西方体现为“权利”维度,中国体现为“关系”维度,同时差异之中还存在着重叠与联系,即民本思想中蕴含的民主性因子。经此比较探究,中西启蒙思想在近代性构建中的内在差别可见一斑,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连续性、包容性也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不少教师都把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看着是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在讲课中有不同的表现。一是公开宣讲。如有教师直白地说:“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直接起源于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正因为有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涓涓细流,才有了今天西方民主制度的奔腾大河。”二是古今对比。如有教师乐于将雅典的民主体制跟今天美国的民主体制相对比,认为首席将军就是总统,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就是国会,陪审法庭就是最高法院,古今对比,对号入座,  相似文献   

11.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邓小平提出的评价政治体制的三条标准,从政治学研究的角度看,就是政治体制的合法性与有效性问题。只有在民主规则基础和有效性基础两方面都有较高水平的政治体制,才能保持长久的政治合法性。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具有强大的合法性基础,但遭十年文革破坏面临了严重的合法性危机。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扭转了政治体制的合法性危机,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增强危机意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2.
How can we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education and democracy in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political condition? The recent presidential elections in the USA showed that the classical model of liberal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is shaking on its foundations. The question is how can artists and education respond to this political condition? In this article it is argued that art has a special quality to address political, and especially democratic, issues. It can strengthen education in its lessons in democracy and citizenship. Art has a special quality to walk on an alternative path of democracy, namely that of the civil domain. In the civil sphere artistic qualities and skills of designing and of imagination can play a crucial role.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认为,政务公开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规范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依法行政,从而真正发场社会主义民主,从根本上防止腐败,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社会还存在政治现象的情况下,平等的政治价值就在于它能最大限度地维护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发展。具体而言,平等有助于维护社会政治心理稳定,保证社会成员在交往中保持心理平衡,并具有较为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从整体上保持对既有社会制度、政治权威的认同,维护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稳定;同时,平等是民主的基础和保障,平等的任何发展势必推动民主新的飞跃,从而促进政治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电大“古代汉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教学科技”的思想建设“古代汉语”教学系统的问题。文章认为,把人类学习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实际教学中,设计出可靠、高效的“古代汉语”教学和学习模式,是电大“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从政治制度理论、法治理论、民权与人权学说三方面看,首先,伍廷芳对民主与专制国体、君主立宪、直选总统制、总统间接选举制政体的比较研究,说明他借鉴民主政治理论的得失。其次,整理他的法治理论,并比较沈家本等的观点,可以发现伍廷芳学习近代法治原则方面存在的成就与不足。最后,依据伍廷芳的民权人权学说及其与孙中山思想的异同,可以确定他对近代民权人权理论的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深入发展科学发展观、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展政治文明应从两个资源中提取营养。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保民"与"民贵"蕴含着打造和谐社会的丰富资源,是现代中国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保民"、"民贵"等"民本位"资源中,挖掘组建现代中国和谐社会的传统资源,提出健全民本位政治制度体制是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应基于传统文明"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拥戴,天下才安定,社会才和谐"。另一方面,中国古代"贵民"思想在现代民主法治的政治背景中,必须吸收全球政治主流制度中现代民主政治的内涵,无视世界政治体系民主、法治的合理性的社会是不和谐的。在现代背景下,我们不能把"以人为本"简单化,应提升到"以民(主)为本(位)"的高度,才是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当代中国政治文明方面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必须与时俱进。原有政治体制改革原则是政治体制改革新原则的前提和基础,政治体制改革新原则是对原有政治体制改革原则的继承与发展,是对原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提升、提炼和升华。政治体制改革的新原则包括:民主原则,即政治体制改革的启动机制是民主互动的,博弈机制是民主双赢的,以民主文化为支撑的,民主的实质是给人的尊严与幸福提供保障;宪政原则,即把民主纳入宪政的轨道,公民才有良质,社会进步才有良序;完善根本制度原则,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遵守宪法原则,即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  相似文献   

19.
信访制度的建构与制度的设计理念有着重要而直接的关系。信访制度设计的理念由基本理念、核心理念和结构理念所构成。基本理念:民主、法治、诚信;核心理念:保障人权、监督促进公权、追求和谐;结构理念:科学、开放、整体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这说明执政方式与政治文明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而我们党要在新的社会发展态势中建设政治文明,实现有效领导,就必须把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作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